百年清华

水木清华:文科的味道

2007-07-03 |

在清华的四年一晃而过,与清华的关系也从"学生"变成了"校友"。毕业时故作潇洒轻松地将学生证上交的那一刻,我还意识不到自己将会多么怀念在清华园中度过的四年,也预见不出还原记忆碎片时的感慨。

与清华结缘的原因和过程或许人人各自不同。对那些未尝屈居次席的"大牛"们来说,清华是他们高手过招、独孤求败的不二之选;对那些曾经感动于王国维、陈寅恪、梁实秋、钱锺书、梁思成、林徽因等传奇人物的心灵而言,清华是追寻理想、事业和浪漫的最佳归宿;而对于那些跟多年前的我一样,在十八岁时才第一次有机会自己选择未来的大多数高三同学而言,为了遥不可测而又实实在在的未来,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是需要理由的。

学文科的同学是敏锐的,在做出选择之前考虑的东西可能也会更多一些:名气、热度、师资、风范、气氛甚至气质……远非理科生们的心思那样简单。我们长于用雄辩的理由说服别人,却常常不知如何说服自己进行选择。是选择热门专业还是追随理想信念?应该更看重学术前沿还是大师风采?历史传统和国际接轨孰轻孰重?这些问题可能不会有统一的答案,但或许应该有更多的视角值得考量--特别是对于文科而言,一个综合的评价恐怕远远不是能够用一串串的统计数字所能概的。既然如此,就让些许片断来折射吧。


传统与复兴

与理工科相比,文科似乎更容易"因时而变"。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敞开大门之后的中国学术界逐渐与国外接轨,我们才发现自己已经从方法上落后了,迫切需要对文科研究转变观念。于是,在某些文科专业沿用了几十年的老教材被国外原版教材所取代;国际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注重缜密推理与实证分析的治学态度也给我国文科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人文科学更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回归",社会科学则更注重引进更加完善的研究方法。文科不再甘于成为"随形势而沉浮"的附属性学科,逐步找寻着自身的发展规律。

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学上,就导致在经济、金融、管理、新闻、传播、法律、文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的人才培养思想和课程建设体系与一二十年前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某些学科的变化甚至是根本性和革命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中的"传统文科高手"试图凭借先发优势尽快转型以适应变化;而致力于建设"新文科"的后起之秀则凭借引进先进研究手段、借鉴国外学科发展规律,利用没有束缚和垄断的优势由前沿交叉学科带动主流文科的发展,从而不断取得具有国际水准的快速和突破性发展。

清华九十多年的历史中,既有"老文科",也有"新文科"。历史上,清华园里大师云集,贤人辈出。文科学者中以"古今融会、中西贯通"为指导思想、以推理和实证为研究方法的"清华学派"名声甚至压过了其他理工科的学者们。这样讲毫不夸张: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这"四大导师"无可争议地构成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国学"的最强阵容;还有冯友兰、金岳霖、季羡林、吴宓、吴晗、钱钟书、梁实秋、张奚若、潘光旦、朱自清、闻一多、费孝通、吴晗、曹禺、夏鼐、张岱年、英若诚、吕叔湘、吴组缃、王力、王瑶、李健吾、李赋宁、许国璋、王佐良、许渊冲、卞芝琳……这些学者既有国学根底,又深切了解西方文化;既不是卫道士,又不是西方文化的搬运夫,他们无一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界的脊梁,也是清华文科被外力中断几十年之后重建时所依存的血脉。

1952年,清华文科服从国家安排,忍痛被划拨给了兄弟院校,离开了其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直至扬名海内外的故土--清华园。那一刻起,多少大师和学子热泪长撒,对清华园魂牵梦绕。清华人和清华文科有自己的风骨,但在国家利益面前不会计较自身得失,因为用自身的才能和奉献成就社会的需要和繁荣一直是清华人恪守的信条。

历史难以用今天的观点加以评说,也从来不是清华人借以懈怠的理由。当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逐渐远去、高等教育全面恢复正常之后,清华从决定恢复文科的那一天开始,就对于文科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程度、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作为回归的游子,文科在清华享受到了更多的优先与体贴。清华学生所能享有的各种海外访问交流项目之多已经令人羡慕,文科专业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的机会还要明显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文科院系接收其他院系本科生保送研究生的门槛也非常高,最优秀的一部分理工科学生也有不少选择文科专业继续深造。由于清华的文科专业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冷门学科",优势学科也坚决不搞"批量生产",所以文科生在清华非但不是"弱势群体",还颇有些令人眼红,成为清华园中的"新贵"。

氛围与成长

常常听到师弟师妹们问:"清华的人文气氛如何?"说实话,所谓"人文气氛"似乎是大得难以全面把握的一个话题,也不是清华人喜欢挂在嘴边上的口号。窃以为,"人文气氛"不等于"文人气氛",更不像师弟师妹们从某些小说上读到并向往的"上课写情书、楼下弹吉他、半夜喝醉酒"那么简单。--人文气氛究竟是什么?它与文科学生数量没有必然联系(正如文科的作用本来就不是"凑数"),它不是体现在表面,也不是体现在嘴边,而是充盈在清华园的空气中,荡漾在清华人的心中。"科学"和"人文"在本质上都是统一的。正如清华既有新兴的高楼大厦,更保留了茵茵绿草、亭亭荷香和逶迤连绵的小丘一样,清华的味道不单调、不颓废、也毫不冰冷。

清华是有自己的人文氛围和风骨的。她不浮躁、不张扬,骨子里沿革下来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崇尚真理、不畏权威、严谨治学的精神,即便在院系调整之后,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科学泰斗,以及为人民所称道的朱鎔基、胡锦涛等很得民心的领导人。这些校友哪个不是充满深厚求索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清华人的"自由"和"民主"精神都是低调的,平静时汩汩流淌如泉水,迸发时熊熊燃烧似岩浆。在很多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和敏感问题上,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时刻,清华人毫不含糊,一向敢于直言不讳、拍案而起。七十年前,针对所谓"华北自治",清华学子第一个发出了"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呐喊;国家百废待兴之时,77级的清华学子又首先发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肺腑之言。清华人是无愧于国家、民族和历史的一个群体--虽然我们曾被人为地割断了文科的传承,却从不敢舍弃了人文精神的血脉。

水木清华润物无声。当我念过几年文科之后,逐渐发现思想自由和治学态度严谨是不矛盾的。正如陈寅恪等国学大师,思想独立自由,作风却极其严谨。清华的气质也不是简单的一个"自由"或者"包容"所能涵盖的,而是一种在浑然不觉中融入高素质群体,并在潜移默化中习惯了用高标准行事的气质。是一种心甘情愿选择付出、选择刻苦的气质。传说中清华的压力和挑战,恰恰是一个不愿意搪塞自己的人选择清华的理由。正如IT业中公认最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黄埔军校"恰恰是作风严谨踏实的"蓝色巨人"IBM一样,一个最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地方,未必是最"自由"的地方,而应该是能够使一个"新鲜人"(英语中大学新生被称为freshman)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成长的地方。而当你回首四年清华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清华所改变,并为你的改变而欣慰。

师资与建设

翻开每年的招生通讯,都会发现很多学校新近增设了文科类专业。坦率地说,一些文科专业增设起来相对"容易";由于不需要大量资金添置实验设备,所以不少学校都迎合需求新增了类似的专业。不过,清华的文科建设决不搞"随行就市",正如清华做事向来是有原则的。这种原则是清华建设文科所遵循的思路,也是作为一所大学对各位真正热爱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科考生的诚挚邀请和庄严承诺。

清华建立文科决不是为了搞"重复建设",也并非"跑马圈地"以提升自己的声誉,而是希望整合清华多学科的优势,在思想储备上、制度完善上和决策实施上解决国家在发展当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基于这样的目的,清华文科不可能为了追求规模而不讲究质量,更不可能因为处于发展之中就在师资力量上打折扣。坦率地说,清华的眼光颇为挑剔,清华文科也决不会因为起步晚就降低对师资力量的要求--如果不是在国内外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兼备实力和名气,恐怕是没有资格站在清华的讲台上的。

由于清华文科不拼数量、讲求质量,所以论教师数量,可能不如一些大规模的专业财经院校、政法院校或外语类院校"多",但如果比较"精"的程度,清华不会输给任何学校。当你在网络上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不妨顺便查询一下网站上清华各文科院系的教师名录,甚至可以打印出来之后拿给认识的文科大学老师,请他们评价清华文科师资结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清华的名师决不是只"挂"在网页上,而是会一个不少地出现在本科生基础课的讲台上。正因为如此,清华很多文科课程吸引来了京城其他院校的众多旁听生,在每次上课之前都会引发占座热潮。

清华文科现在的研究生学位点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各文科专业也都拥有了博士点,并且大多建设在代表了各自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沿、热门方向上。例如法学类的民商法学、经济学类的计量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类的传播学和文学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等,这些都是各文科专业中最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分支学科。虽然我国的学位点每隔两年才评选增列一次,且须在取得硕士点几年之后才可以申报博士点,但清华文科的博士点依然在飞速增长。在国家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中,清华文科虽然规模相对不大,却与靠规模取胜的传统文科强校相差无几。最近几年在《中国社会科学》以及文科各一级学科顶尖刊物上面发表论文的数量,清华超过了相当多的传统文科强校,进入了由少数几所学校组成的领跑集团。截至2005年4月,清华发表的被视为文科科研水平排行榜的SSCI收录的文科论文数已连续5年居全国第二位,若考虑到清华文科教师人数的因素,人均论文数计算则高居全国第一。


法学院

当我四年前成为清华新生的时候,全国已经有333所大学设立了法学专业;四年过去了,这个数字一定还在增加。那么,始建于1922年的清华法学院的特色在哪里呢?从2001级开始,清华法学院大幅改革了本科生教学,只设置了8门专业必修课,从而为本科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研究方向留下相当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同时,院里已经开设了各专业方向选修课组,将选修课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和丰富,力求更深、更细、更新,年前提出的"滚动开设百门以上专业课程"目标早已实现。诸多新颖、实用、甚至是"独家"的课程常常引来诸多兄弟院校的旁听生。

在往年的招生咨询中,总有一些家长问到这样的问题:"清华的法学院开设什么专业?你们法学院有没有"国际法"专业?"其实,自1999年起,国家已明令禁止各院校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分专业进行教学,要求各高校全部使用"法学"名称进行招生培养(目前,所谓的"经济法"等本科专业只存在于各地的"自考"和"成教"院校中)。坦率地说,如果在法学教育的本科阶段就分专业进行培养,不但不利于进一步深造,而且毕业生恐怕连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都比较困难。

说到教学质量,就说到了清华法学院的强项。这里的"海归"教师的比例是国内各法学院中最高的之一,每学期还有多位外聘的海外和港台教授来院开课。法学院现有的50名教师中,有教授21名(其中有博士生导师13名)、副教授15名、讲师13名。共有32名教师分别具有7个国家的博士位,3名教师具有中国和外国两个博士学位。在教师队伍中有多位知名的法学家,有具有联合国国际法庭执法经验的专家,更有一大批极具潜力的年轻学者。他们中有3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杰出青年法学提名奖获得者,3名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得主,1名国家跨世纪人才。更有众多教师在科研教学中因成就卓著而受到国家和部委的多项奖励。这些担任相关学术组织领导职位的著名教授/博导们将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决不会是"教授招生、助教上课"。目前,清华法学院中有40%的教师能够使用外语授课,也是中国内地仅有的开设较为系统的英美法系法律课程的法学院。同时,法学院的学术活动非常多,学生们经常恨不得有分身术,把时间上"撞车"的精彩讲座一网打尽。

就专业特长来说,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清华法学院以"民商法学"为特长。"民商法学"包括不动产、合同、侵权、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商标)、婚姻继承、公司事务、证券、期货、票据、破产、保险和海事海商等领域,是法学各领域中最为博大精深也最贴近应用的一个部门,是当前法学发展最热门的方向,更是符合我国所处的大陆法系发展沿革特点的方向,具有这方面特色的法学院理应是特别值得高中生们考虑的。清华法学院在此方面拥有多位国内顶尖水平的专家,其实力在国内数一数二,历年来考研报名人数均超过录取人数的20倍以上。在刑法、诉讼法、国际经济法和法理学等重要学科,也都有博士生导师等最好的老师担纲本科生主干课。

根据我的切身体验,国际交流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我国法学教育的整体水平较低,如果能有机会体验先进的英美法系法律教育,对研习法律的裨益是不可估量的。就学习环境和机会而言,与兄弟院校的法学院相比,目前清华法学院拥有最好的设施、最高的保送研究生比率和最多的参加国际交流和竞赛的机会。除了各种初期短期海外交流项目之外,法学院每年派出10%左右的学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NUS)、香港大学(HKU)和香港城市大学(CityUHK)交换学习半年。在国际比赛中,清华大学至今保持着中国代表队在亚洲杯模拟法庭大赛(2000/东京)、国际商事仲裁比赛(2003/维也纳)、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比赛(2004/悉尼)和亚太商事仲裁比赛(2004/香港)的最好成绩。


新闻与传播学院

对新闻专业感兴趣的你是不是也具有独行天下跋涉四方的梦想或者不畏权威提出质疑的冲动?来清华吧。清华新闻学院将"新闻大篷车"开到了雪山脚下、探访海边人家、重走漫漫长征路;去西部的荒漠里体验"暴走",去内蒙古的草原上感受"在路上"的悲喜与感动。用学院官方主页一句颇具浪漫色彩的话说:"他们行走江湖,用手中的笔回报社会。"新闻学院的课堂总是七嘴八舌大鸣大放,一旦有国外元首高官访问清华,他们更是充分利用手中的话语权,毫不留情地接连发问,将永远处在新闻焦点位置的清华一次次地推向聚光灯下。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设立至今已有近20年,并在2002年正式建院,目前是全国仅有的6所拥有新闻传播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北京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拥有国家正式批准的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的只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社科院新闻所4家)。以"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为办院原则的清华新闻学院的长项在于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和媒介经营与管理,已在国内具备了相当的知名度。但是,为了保持本科基础教育的宽口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本科阶段不细分专业,全部按照"新闻学"专业培养,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本科生的知识广博程度。根据这种思路,除了要求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和自然科学基础、新闻传播原理和技能之外,着重培养本科生宽阔的国际视野与熟练的国际交流能力,并具备新闻从业者所必备的创新精神、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建设性批判思维。

清华的新闻传播学院与其他院校有什么不同?我所接触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清华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体现在"高起点,入主流"上,致力于向中央级主流媒体输送人才。对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China Daily和大公报(香港)这样的中央级"主流媒体",或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这些媒体与市民的距离似乎不如一些晚报、都市报和广播电视报热闹、亲切,在报道娱乐新闻和社区动态方面也并不擅长,但却是公认的代表新闻传播最高水准的标志。一个新入行的记者在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主流媒体所能受到的训练和熏陶,是绝非在地方媒体所能提供的,而这些训练恰恰是能够决定一个记者未来层次、水准和成就的最初因素。须知,一个成功的记者决不仅仅是因为跑得快、睡得少,而更在于站得高、看得准。

基于这样的培养理念,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的学习生活常常是有趣而多样的。多年连续承担培养国家各部委和省级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任务的清华新闻学院,自然也不会忘记给自己的"嫡系弟子"们传授绝招。从准备方式、提问角度、遣辞造句到表情着装,学生们将会完全被视为职业媒体工作者进行严格训练。学院还高度重视实习环节,有相当多的学生有机会在中央部委和国家级新闻单位以及各地新锐媒体实习,曾经以一份令人艳羡的"接受清华新闻专业实习生单位名单"流传于大江南北的BBS,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新闻专业学子的眼球;而在毕业去向上,半数左右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选择了就业的毕业生基本都去往国家级主流媒体。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真正喜欢文科的人有体会,文科与理科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各学科交叉渗透,要求广泛涉猎各相关学科的知识,而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就是各学科济济一堂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学院。中文系、外语系、哲学系、历史系、社会学系和政治学系这6大学系以及思想文化、国际问题、科技与社会、经济学和教育学这5大研究所,使得学院在文科的各学科领域都有专门的研究机构,为人文学院的本科生打造了一个由10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倾力设计的"大文科"的培养氛围,也为本科毕业以后在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继续深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特权"。

人文学院的名师也可以洋洋洒洒写一长串,目前拥有55名博导,77名教授和107名副教授。其中不乏伦理学学者万俊人,宗教学学者王晓朝,逻辑学专家王路、蔡曙山,经济学家蔡继明、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社会学家李强、孙立平、景军,中国语言文学学者解志熙、格非、汪晖、罗钢,历史学家张岂之、李学勤、秦晖、李伯重、葛兆光等各自学科的领军人物。这些名师将在2005年通过全新的教学培养方案参与到本科生教学中去,比常见的"按大类"招生更进一步,实施"人文实验班"和"社科实验班"的大板块教学模式。

集合了文学、哲学和历史学三大学科门类的人文实验班无疑是最能充分享受人文学院综合实力的一个专业了。前两年不分专业宽口径培养,后两年分流进入文学、历史学和哲学3个专业方向。一位留在学校的师妹告诉我说,她看过人文实验班课程设计方案之后感觉十分嫉妒,因为"清华显然是把这些学生当成宝贝来培养了"。可以说,2005年开始招生的人文实验班是已运行了六年的"中西文化实验班"的"全面升级版"。它沿袭了"老清华"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的追求,突出中西汇通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致力于的复合型人才。除了特别强化英语水平之外,几乎比学生数量还多的知名教授们会把人文科学的精髓集中展现给这些幸福的师弟师妹们,力争使读史、思辩、析文成为这些弟子的拿手好戏。

如果说人文实验班是在总结清华和其他兄弟院校多年办学经验基础上的超越与升级,2005年首次招生的"社会科学实验班"则完全是清华在充分调研之后的首创。社会科学实验班的"实验性"究竟体现在哪里?表面上来看,是集合了社会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三个学科专业进行复合型培养,但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在于对21世纪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与人文科学不同,社会科学更注重方法论的培养和理论体系的建立,甚至需要借助数学、统计学等工具进行研究。

以社会学为例,近代社会无法回避的巨大变革迫使社会科学学者广泛涉猎各学科相关知识,对研究方法和交叉领域的强调和重视已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与城市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清华传统强项的紧密结合给了清华社会学独特的优势,不但在《中国社会科学》等代表中国文科最高水平的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甚至将一些成果发表在了《科学》(Science)等代表世界顶尖科研水准的刊物上。在进行研究生招生时,当时没有本科生的清华社会学系曾吸引来了包括北大、人大、南大和南开等院校在内的国内七大社会学系的本科成绩第1名学生前来申请,最终因名额所限仅有三人如愿;而在学生毕业去向上,虽然清华社会学等专业目前每年的毕业生仅有数人,却连续多年有学生被哈佛等著名院校录取继续深造。

如果你跟我一样常看《环球时报》和《环球》杂志,一定不会对其中的《清华环球论坛》和《中国对外双边关系预测》两个栏目感到陌生,而其撰稿专家就来自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承担社科实验班国际关系方向课程授课任务的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拥有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已拥有多年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经验,从2005年开始也将精兵强将投入到社科实验班的本科生教学中去。清华的国际关系学科主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国际安全战略、国际军控与裁军、经济外交、中国对外政策、国际政治思潮和国际关系理论;而以区域化分则集中于东亚、北美和欧洲。国际所的教师中90%具有博士学位,学术骨干均具有在政府职能部门政策研究机构的多年工作经验。国务委员唐家璇、外交部长李肇星、驻美大使杨洁箎、中联部部长戴秉国都是国际所的兼职教授。在科研方面,国际所的特点在于特别强调科学研究方法在世界关系研究方面的应用,所以社科实验班在本科阶段打下的自然科学基础便显得尤为重要。

人文实验班和社科实验班在培养目标上虽然不同,但教学特点却有相通之处:其共同特点在于关注学术前沿和社会现实、注意学科的综合交叉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人文精神传递和科学精神养成。在培养方式上,突破现有文科的过窄过细模式,强调基础性、前沿性和交叉性,坚决避免将"实验班"办成各学科专业课"大杂烩"式的简单累加;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经典研读、讨论式、选课相对自由和加强实践环节,由知名教授担任导师加强课程和研究指导,使得学生在多样性优秀文化熏陶下成长。

成立于1926年的清华大学外语系曾走出了曹禺、钱锺书、季羡林、许国璋、李赋宁和英若诚等著名学者和教授,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英语和日语两个本科专业。清华外语系的特色在于借助人文学院和清华大学的综合性背景,在本科课程设置中融入的大量的相关学科内容,强化外语基础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充实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相关知识。选择外语类专业的同学对未来的打算不外乎两种:进行文学研究和对象国研究,或者从事外交、商贸或新闻等外事类工作。不管是哪种打算,都无法靠单纯的语言技能完成。清华外语系相比于专业外语类院校的优势就在于提供给本科生各种选择和发展的可能性,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充实人文研究功底和综合业务素质,而避免在四年之后毕业时的再度茫然。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清华的日语专业在本科阶段一直坚持英语课程不断线,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向英语专业本科生看齐,以确保毕业生的竞争力。


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记录下四年间在清华研习文科的一点感受,竟然有了一点不舍。想起每次从北京的沙尘中骑车进入清华园的时候,自己便立刻被庇护在浓浓的绿荫之下,四周也很快静谧下来,摒除了任何的喧嚣与聒噪,不禁慨叹"再没有比清华园更适合读书的地方了"。

但我还是想说,清华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读书"。在清华的这四年,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别人相处,更明白了如何与自己相处。学会了如何去适应现实,也明白了如何去坚持理想。
离开清华的时候,我们已经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明白了怎样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用一句话概括,清华是一个让我真正长大的地方。选择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成长。

欢迎你来清华园,这个九月。(转自清华大学 本科招生网)

相关新闻

  • 082007.05
  • 142016.03

    祁卫:清华生活追忆

    我想考考自己,20年前的那5年,也就是在清华大学本科的那5年生活,我现在还能记起多少事,指的是那种不用仔细想,直接就能在脑海里闪出来的。所以我就边想边....

  • 202009.11
  • 262016.03

    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档案馆)

  • 282016.03

    “水木清华”毕业合影

    毕业时在“水木清华”的合影(铸42班)

  • 282016.03

    曾经的水木清华

    曾经的水木清华(无41)

  • 132023.02

    我与清华文科的缘分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62016.03

    难忘水木清华

    每每提起水木清华,除了想起母校的那一草一木,一屋一桥以及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涯,更多的还是清华那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 132023.02

    清华园来了文科生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82022.02

    在清华文科工作那些年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