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2007-11-02 |

胡祖六,现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主任,美国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曾任瑞士日内瓦——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与研究部主管。先后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和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6年间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特区)官员,先后供职于亚太局、财政事务局和研究局,从事经济研究,并参与对许多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磋商与技术援助工作。其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公共财政、国际贸易与金融。其研究成果之一《全球竞争力报告》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飞跃式发展,令举世瞩目。Made in China,即“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市场上司空见惯的产地标签,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业已初步奠定。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崛起,有一系列的成因,包括政策、环境、时机等。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适逢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经济开始转型,劳工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国内地很自然地成为了东亚新型工业化经济体生产外包来料加工的重要基地,中国今天之所以成为玩具、成衣与家电生产王国,与东亚新型工业化经济体近十余年来的对华直接投资、产业转移与生产外包密切相关。

但是,中国制造业迄今以低端劳工密集型为主,中国制造的产品主要还是处在全球供应链的低附加值部分,技术水平和边际利润很低,现在还面临着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环境危机深重等困境。这意味着,中国过去二十余年低成本、薄利润的传统制造业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如果中国制造业不能尽快转型,它的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有可能制约中国整体经济未来的发展。

所谓转型,就是实现由低端制造为主提升到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从而提高资本回报率和国际竞争力。为完成这一转型,需要技术进步和创新,投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与商业秘密等。

实际上,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多少是区分“制造”与“创造”的最主要标志。一个国家拥有的知识产权太少,其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就只能扮演一个初级加工的角色。这种专司加工制造的做法在中国这样一个低收入国家工业化初期,是有积极作用的。最显著的贡献是增加了劳工密集型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了贫困人口。但从长远而言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国际竞争的压力将或迟或早迫使中国放弃传统的制造业,而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欧洲、美国曾经走过了这样一段路,日本曾经走过了这样一条路,台湾地区、韩国也已经走过了这样一条路。

美国经济的演变主要是一个由制造到不断创造的故事。除了电脑软件、医药、飞机和好莱坞电影,如今人们找不到太多带有“Made in USA”的产品。但是,没有人怀疑在那些带有“中国制造”或“墨西哥制造”的产品中大多数包含着“美国创造”的内涵。

中国现在认识到要走均衡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一个由有形的“中国制造”到无形的“中国创造”之根本性演变。为了顺利实现这一转型,中国需要特别关注三个方面:第一,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本。第二,鼓励研发,推动科技创新。没有持续的大量的研发投资,中国的知识产权拥有量就无法增加,从制造到创造的跳跃也就无法实现。第三,保护知识产权,发展资本市场。推动创新的强大市场竞争机制必须有两个重要附加条件予以保障,即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与司法体系,和能够为企业家募集创业风险资本并为支持企业不断成长而提供后续融资的资本市场。

近二十年业已建立的雄厚工业基础、丰富的人才资源、中国文化中固有的冒险和创业精神,为中国从低端制造业到高价值创造性的经济领域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知识产权是关键。中国要依靠市场自由竞争,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机遇,大力发展教育、增加研发、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发展资本市场、刺激创新和创业,实现跳跃式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