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海燕:一次同学聚会

2008-04-24 |

张海燕,高三班

2007年春节刚过,高三班在北京的同学聚了一次。

我因为距离聚会的酒店比较远,特地提前到了一会儿。那是一个很不错的餐厅单间,房间内除了吃饭的大圆桌和椅子摆在中间位置,靠墙还摆设有沙发和茶几。服务员很热情地递上小湿毛巾、茶水和几小碟干果,说了声:请慢用。然后就把房门从外边关上,站在门口等其它客人。

不一会儿,孙晓芳来了,几年不见,高声笑着问好。说了些什么,大都不记得了,但是她的声音还是那么清脆,看来岁月永远无法在她的声音上留下什么痕迹了!孙晓芳还是那么健谈,应该说更能说了比以前。她问了我许多问题――我的工作、生活等等,还有为什么去南方工作,我忙不迭地回答着。交谈中,她无意间透露了她现在过的挺好,工作顺利(可能还得到了提升),生活幸福等等,而且还在热衷炒股。我也无意间恭维她两句,她开心地笑着。后来说到老崔到北京了,她就说:哎哟,自从老崔来北京后,我们聚餐的质量一下子就提高了几个档次,哈哈……正说着呢,老崔来了。

老崔西装革履的,可能是刚从某个重要场合过来。进来后,高声问候着,伸出右手和我握手,左手很自然地扶住我的右臂,使劲摇着说:哎呀,我们可有十几年没见了…… 老崔比在大学时胖了些,更有大家风度了。但是还是那么热情,一点儿都看不出国家厅局级干部的架子。孙晓芳和老崔握手,嚷嚷着:咱们今天可得让张海燕请客。我连忙应声:应该的、应该的。

再过一会儿,约好的时间到了,大家基本上都按时到了,可能只有周远翔、严萍和他们的宝贝女儿田田晚来了一点儿。教授一进门就赶紧表明:堵车,今天怎么这么堵!教授和严研究员都有些发福了。与时俱进的教育科研体制改革成果在他们夫妇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田田是这次能邀请到的唯一一位小客人,自然成了焦点。大家都很认真地逗她,她也很认真地回答着,不时把大家都逗乐了。看得出,田田虽然言谈举止活泼可爱,但是绝对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毕竟是教授家庭(加上田田老爷,应该说三教授)出身啊!

潘文翰还是那种高高挑挑的感觉,可是脸部有些胖了。他还是像以前一样说话不多听话多,但是车开得不赖,走的时候我蹭的他的车。好像是辆‘北京现代’。老姚和老邱比从前瘦了些,可能是因为保养有方,也可能是日理万机太忙了工作。几年不见,岁月或多或少在每个人身上都留有些痕迹,这一点我实话实说,不能瞎恭维。

席间,大家都很关心我。我把自己那点儿走南闯北的经历讲了讲,大家都很认真地听。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的,无非就是工作、生活的小事。只是我和大家平时沟通很少——我很惭愧,还得请大家原谅!我还跟大家吹牛:我工作的水电站在一个靠海边的山沟沟里,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片天,风从海上吹过一片云就能下雨,很快就停,天气预报根本不管我们。山里空气特好,还有国家4A级旅游区。老崔建议什么时候去看看,大家说这主意不错。我说:你这么大领导到我们那儿去,我们老总还以为有视察接待任务,到时候我根本没机会和你说话,呵呵孙晓芳忙指着老姚:这还一位国网公司的大领导呢。她总喜欢和老姚逗嘴,但是老姚见招就拆,不给孙晓芳得势的机会。当然,孙晓芳也没忘了将我一军:哎哟,张海燕怎么这么拘谨呀看来!也没忘了将老邱:邱局,听说你买早点都开车去,有这事儿吗?大家聊了很多话题:国外的同学、已故的同学(惋惜和悼念!),过去的故事、将来的计划――主要是毕业20周年聚会的事情。严萍话不多,大多时候都是顺着人家的话题发挥一下。周远翔好像喝了不少,但是有量没喝高。老邱还是跟以前一样,讲话声音很轻,话先说半句,停顿一下,再说后半句。潘文翰说了些什么,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他坐在我旁边。我的另一边是老崔,老崔边聊天边招呼大家吃东西喝酒。

席间吃了些什么,不记得了大都;有多贵,也不得而知了,因为最后还是老崔付的帐。在外边走四方经常因为公务或私事吃饭,但是都没有这次聚会感觉好――很像是一次家宴!没有过分的应酬的成分,完全是聊聊家常,吃吃便饭的感觉。很温馨!

哦,对了,有两样吃的东东我印象很深,一是一盘冬枣,很脆很甜。我后来自己也买了几次冬枣,但是都感觉没有那次的好吃。另一是刀削面,一人一小碗,有几样卤菜供个人酌情添加。碗太小,面也只糊住碗底,搁上卤菜和醋拌一下,吃起来感觉好好的,就是量太少没吃够。

(张海燕,2008221,元宵节)

(转自一九八三年级主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