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我的自述

2008-08-01 |

(节录)

陈士橹 *1945航空)

1920924,我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县千祥镇上东陈村。13岁毕业于千祥小学后,由父亲陪同到金华报考浙江省立第七中学(现金华第一中学)。我们先步行105华里到义乌,然后坐火车至金华。那一天,我第一次看到火车、汽车和电灯。

2004康克军副校长参加西安校友校庆聚会时与陈士橹院士(右)交谈。

虽然被金华中学录取了,但根据当时的家庭经济条件,我是上不起中学的。记得第一学年的学费,还是靠家里卖掉唯一的耕牛后才凑齐的。我深知生活的艰难和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而一贯勤俭节约,刻苦攻读。从初二起,年年都获奖学金,高中考取了公费,并终于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于金华高中。

当时正值抗战时期,日本飞机经常到我国大中城市狂轰乱炸,我们基本上没有防卫能力。在一种“求新”、“航空救国”的思想主导下,我认为航空是新学科、新专业,大有发展前途,故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航空系。进校后,我从不看小说,不玩扑克,集中精力学习。这样,又以每学期全班第一或第二的成绩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系(后领清华文凭)。在大学的老师中,教飞机结构的王德荣教授,教发动机的宁幌教授,教物理及空气动力学的王竹溪教授、王宏基教授,教数学的杨武之教授、赵访熊教授等,他们的谆谆教诲也均使我获益匪浅。

1945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6年夏三校复员回京津,我回北京清华大学航空系任助教。

时值解放战争,南北交通不便,为了照顾家庭,我于1948年承上海交大航空系主任王宏基先生(原西南联大航空系教授)介绍,由清华转至上海交大航空系任助教,后升为讲师。两年后,我讲授工程数学、微分方程及飞行力学中的飞机稳定性与操纵等课。

1952年院系调整,上海交大、原中央大学及浙江大学的三校航空系合并,在南京成立华东航空学院。在19521956年这四年中,我先后讲授高等数学、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水力学、飞行力学(包括飞机气动计算及飞机稳定性与操纵)等课程。

1956年,我由华东航空学院派往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为期两年。我的导师是被苏联人誉为“大人物”的知名教授奥斯托斯拉夫斯基。由于进修期限为时过短,不要求攻读副博士学位(一般需三年半)。可是想到在华航为我们12位进修教师举行的欢送会上,范绪箕副院长,黄玉珊、王培生等教授都热情鼓励我们攻读副博士学位的情景,我决定将奥氏给我的科研课题往纵深发展,完成副博士论文。至1957年暑假后开学时,论文已完成初稿。导师审阅后很高兴地对我说:“作为副博士论文足够了。”并在教研室说:这位中国人数学很好。”19586月下旬,我在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顺利地通过了我的副博士论文《飞机在垂直面内的机动飞行》的答辩,从而成为在该院获得副博士学位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19589月,我结束了两年留苏生活,回到新建在古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华东航空学院于1956年内迁西安改称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北工学院并入后称为西北工业大学),开始了我为航空航天事业服务的新征程。

*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相关新闻

  • 292010.01
  • 022011.08
  • 172009.06
  • 222011.07
  • 112020.08
  • 172012.02
  • 022021.11

    我的自述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62021.08

    马洪琪:“信仰之光照亮了我的前行之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继续投入水电工程建设中,带领新一代的水电人,为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党兑现庄严承诺,贡献一份力量。”——马洪琪自述马洪琪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1967年,25岁的马洪琪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分配时,他选择到云南。出生于上海,为什么要去云南?“我的理想是治理江河、兴利除害、为国为民。我学的是水利,就应该和江河在一起!”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初到云南,马洪琪被分配到中越边...

  • 112021.11

    百岁杨苡回忆民国时期教会女校

    “我信心满满地对她说,等旗杆上升起国旗时,我就回来了。虽没对她说多长时间,但我心里想的是一年,没想到会是漫长的八年,当我再回到天津,已是十一年以后了。”翻译家杨苡今年102岁了。近年来,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一直在为她做口述回忆录。这一过程不像专门的访谈,他们就如往常聊天一样随意。余斌说,“碎碎念”恰是杨先生自述的特点。1927至1937年的十年间,杨苡就读于天津中西女校,那时的她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

  • 062008.10

    钱钟书夫人杨绛将出版传记 记录98年风雨

    来源:京华时报2008年9月27日9月26日三联书店透露,钱钟书夫人、著名作家杨绛传记《听杨绛谈往事》即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并计划于10月8日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步上市。据称,该书作者为教育家吴宓之女吴学昭,书中记录了自杨绛出生至98岁的经历。杨绛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称“征得我同意而写的传记,只此一篇”。新书将于10月8日全国同步上市。据三联书店透露,《听杨绛谈往事》实际上相当于一本杨绛的自述。作者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