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华(1991级精仪)
15年前的今天,我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清华园,开始了我的清华之路。夏日灼热的太阳光下,高大的杨树在那条几乎看不到尽头的南北大道上留下了短短的荫凉,给予初来者无尽的遐想。
离开我的故乡,这里给了我无数个新的开始,直到今天,在许许多多方面,我依旧告诫自己,自己还面对着许多开始。我的故乡是个贫穷落后的县城,生我养我的父母一辈子没有读过大学,我幸运地来到这里,看到碧绿的草坪和美丽的教学楼,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和神秘,似乎在那整个夏天,我都是这样的如同梦境一般度过来。
我是一个保送生,提前接受了学校安排的军训。从第一次和这些军人面对面地接触到两个月无间的相处,留给我许多终生受益的内容。他们朴实的身影、坚毅的品格、吃苦耐劳的精神,鼓舞我朝着成为一个清华人的道路不知疲倦地前行。
我的本科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五年,虽然我读的是工科(精密仪器),课本和实验看上去很单调,但是这一切对于一个不足20岁的农村孩子来讲,那么神秘,那么神奇,那么富有挑战。同时,我的本科同学来自祖国各地,似乎每个人都是神童,他们每个人都是学习非常优秀的,尤其是每个人都那么特别,至今回忆起来都栩栩如生,每个人的形象都历历在目。还有,我们富有活力,每天都不知疲倦地从事着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就是这样的一个集体,把我从一个没有见过正规篮球场的人,培养成了一个最热爱篮球运动的人,这种热爱一直陪伴我到现在,而且其程度日久越深。从1991年到现在,我保持着每周至少打一场篮球,安排两次体育锻炼的习惯,直到现在我都一直参加清华教师业余篮球队的活动。而且,这个年龄跨度达到50岁之多的教师篮球队10多年来给予我很多很多教益和帮助,我将终生铭记在心。
五年的本科生活,两年的学校工作,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尤其是我在清华从事的学生会、体协和团委的工作,给予我很多做人的锻炼。这一点在我毕业后近10年的工作学习中愈加体会深刻。也许,获得一个学历,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只是人生一个阶段就可以努力完成的事情,但是,做人,尤其是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优秀的清华人,我愈加体会这是要用一辈子去努力体会和学习的。
人生可以有很多个9年,但是, 我在清华的9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一段时光。从这里我的人生才有了真正的开始。从跨入清华南门的那一刻起,我就走上了这个神圣而且责任重大的“清华路”。
在学校的时候,尤其当我在面临人生和工作重大选择、困难处境的时候,我都会找个时间,来到清华园内那个荒岛,这是每个清华人都会记得的地方。一位老的清华前辈曾告诉过我,清华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过无数神圣的故事,尤其是这里。这里的水,这里的土,这里的树和空气,告诉我提醒我如何直面困难和烦恼,如何去做一个清清爽爽的清华人,如何走一条正正直直的“清华路”。
在清华工作期间,我曾经有几次去过张光斗院士的办公室。他老人家用拳头敲打我的胸脯,微笑地告诫我:“你这个年轻人,不要学习那些现实中功利的人,要做一个心里头站得直的人。”这句话和他老人家的深意我一直铭刻在心里,每逢重要的时刻,他老人家的形象和他的这句话总是能够警醒我,告诫我一个毕业于清华的学子如何用内心去面对,如何做出行动。大礼堂正对着的那个日晷雕塑上的四个字“行胜于言”,几乎成为了每一个清华人的人生指南。张光斗老先生正是如此一位楷模,如果我的人生之路能够达到他的凤毛麟角,我的清华路可以说是成功了。
毕业10年来,做好“清华人”,走好“清华路”,给我了很多压力,也给了我很多动力,我有幸成为一个清华人,更有信心自每一个此时此刻开始,走好我的“清华路”。
2006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