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回忆留学

2008-12-08 |

(1978级留英)

197812月的某一天,刚刚开始在清华大学念书没几个月的我突然接到学校通知,说是某天下午2点到工字厅集合去旁边的北京语言学院开会。会上,教育部宣布我们在座的来自北京各高校大约5078级的学生被选上去英国留学,并于春季学期开始进行出国集训。尽管当时不停地听说学校有人要出国留学,但怎么也没和自己联系起来,一时没反应过来出国是怎么回事。后来,系里主管学生工作的一位老师找我谈话,当时也没记清他的姓名。他谈得认真,我听得更认真。十几年后我作为清华的一名教师才和这位叫承宪康的老师有了深入接触。

符松教授

不过不久后,出国集训的意识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在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春节很快到了。我决定不回家,一个人猫在宿舍,准备好好补补英语,父母也很支持。但当时流行的《英语900句》还觉得比较贵,买不起,现在也记不起来英语学习的效果如何。

我们的集训被安排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北师大为我们专门设了一个留英预备班,聘了两位外教,都是美国人,女的叫Tina,男的叫白柯文,一位五代美籍华裔,基本不会汉语。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两人是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年轻,教学水平一般。报到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有一两位学生没来。因此,48位同学组成了留英预备班。班上的同学大部分来自北大、清华,个别来自北航、北钢、北邮等院校。除了自己我感觉个个都特棒,压力特别大,十分担心集训过不了被退回去,其实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当时我们一个宿舍共6位同学,都来自清华。其中,黄振宇兄是我们的班长,个儿大,有时被大家戏称为“大木”。袁俊兄是我目前在清华的同事,现在是材料系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学问做的是没的说了。后来在英国留学时,他和另一舍友曹山明兄和我同在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读书,分别学物理、电子和机械工程,也一起先后在Lexington GardensPrinces Gardens同宿一公寓。袁兄毕业后去了剑桥读博,并接着在那儿晃悠了十几年。曹兄回国最早,1983年本科毕业后就回国,被分配在国家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后跳槽至Motorola工作至今,“混得”如鱼得水。

同宿舍最“神”的要数陈征远兄。他是1978年北京市高考最高分得主,家境优裕,却无聪明绝顶之辈的派头,毫无傲气,反而有些“蔫儿”。陈兄不善交际、言谈,和我却十分要好,常拉着我(有时也包括曹山明)晚上出去散步,从北师大一直溜达到北太平庄,并常坐在新影厂门前草地上神侃至深夜。所谈之事很少涉及当时的学习,而是各自的经历、周围的人和事。我所谓之陈兄之“神”,在于他不是我当时想象中的那种刻苦用功的书呆子,出国对他像是平常之事,他对紧张繁忙的集训游刃有余,使我对“好学生”的认识一下子开阔了许多。留学英国后,我和他共12名同学被大使馆和英国文化委员会安排在英格兰南部一个美丽的小镇,在当地的技术学院读大学预科(A Level)。陈兄大概由于过于自信,在英国的高考中没有再次成为我们之中的状元,有些消沉,我反而成为那一圈同学中唯一考了三个A的人,我俩的关系因而有些微妙,但仍十分密切。陈兄的大学是在利物浦大学念的,但陈兄未能适应英国的大学生活,念了一年多后主动要求回国休息,尔后又回到英国继续念了一阵还是不行,学业未完就彻底回国了。我感动的是,他回国前我是他唯一要求见的人。见面也没什么好说,只是十分感叹。我当时只觉得还真是“侥侥者易折”。其实,陈兄回到清华后又生龙活现,学习又名列前茅,在某年的留美的CUSPEA考试中又是第一。目前,陈兄去美国已十四五年,但不知在何处得意。

同室最年轻的是杨志宏兄,但运气最差。他在集训尾声出国前夕时未能通过体检,“奥抗”呈阳性。好像有位王姓同学也是因此原因未能出国。不过,也有为学业的追求主动放弃出国的。1979年我们出国前,英国保守党女强人撒切尔夫人在英伦三岛上台执政,英国高等教育受影响颇大,外国学生开始要交学费,教育部因而也将留英名额压缩,约有8名同学要转去比利时学习,而我们也是唯一一批公派留英的本科生。当我们每个同学的专业也被指定下来时,彭桓武先生的公子因指定专业不合本人所追求的生物学,不服从分配而返回北大学习,令我等为其求学决心及先生教子之严十分敬佩。几年后,我们的彭同学终于如愿以偿,去美国学习生物了。

197977当我们终于踏上出国旅程的时候,心情无疑是十分激动的。然而很快,我们就投入了新的学习环境。在我驻英大使馆和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安排下,我们38人被分成三个组,我所在的组共12人,去了英格兰南方美丽的小镇奇切斯特(Chichester)。该镇人口万余,花园景象,退休人居多,是个养老胜地。令我十分惊讶的是,该镇的一些和蔼可亲的老人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大英帝国军舰上服役时来过中国。小镇中心是一天主教堂,颇有气势。据说,在英国有天主教堂(Cathedral)的地方方可称之为City,否则只能为Town。我们小组的头儿是李飞兄,人特聪明,个性豪放热情,但却独往独来,后在MIT获博士学位。1992年我有幸在美国做客座科学家(Visiting Scientist),曾驾车长驱美国首都与“老领导”李兄见面。李兄尽其地主之谊,使我对华盛顿特区略知一二。其时,李兄就职于弗吉尼亚的一高科技公司,仍做流体力学研究工作,和我同行,其学术权威勿庸质疑。本人曾数次邀请他来清华做教授,但始终未能动摇他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们是在Chichester College of Technology学习ALevel课程暨准备英国的高考。英国的教育体制与我国大不相同。从我们的观点看,其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堪称保守、落后,应当大批痛斥之。英国的中学分Ordinary Level (OLevel)Advance Level,类似我们的初高中。OLevel亦为公民义务教育,但ALevel的课程相当的“窄”,纯粹为高考指挥棒所左右。英国高考分得很细,不但文科、理工各考各的,就是理工类也可细到报考物理、化学、数学的试卷不一样,且只要求考三门。准备上数学系的可以不考化学,考两门数学(纯数学和应用数学)和物理即可。我们当时选的是考数、理、化,印象最深的是化学试卷为三份,分别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实验化学,分三次考,内容远深过我们大学的普通化学,按我们的现行体制来看是毫无“素质”、“通才”可言,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英国媒体也常有讨论,是否应在16岁的时候就决定终身职业。然而,讨论归讨论,英国的高考制度却一直延续下来,英国人的素质似乎也一直为世人所称道——绅士淑女的故乡是也。更为要命的是,英国的本科只念三年,优秀毕业生可直博,最短三年,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24、25岁左右就可获得博士学位。这么快的人才培养值得深思。英国不讲什么通才教育,却一直因本科教育水平高于美国而自豪。

英国高考填报志愿类似我们现在的研究生报考,需要去各个考生所申请的大学面试。1980年我和另外10名同学进了帝国理工学院。帝国理工的本科教育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其导师制,虽不及牛津、剑桥那样历史悠久,但对学生影响深刻,学生在小范围内与先生交往,一些专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大学生活本应丰富,而我则埋头苦读,虽也乘暑假之机畅游欧洲,卢浮宫、凡尔赛、威尼斯、佛罗伦萨、冷战时的东西柏林、维也纳、地中海滨等等都去过,对中西欧各国的文明有所领略,但毕竟数年寒窗,当考完最后一门功课时,不由得躺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长舒一口:今生再也不用考试了。毕业前我已经计划好了去曼切斯特大学理工学院直博,而英国的直博生是没有课程要求的。如今,我常对我的一些只会读书的博士生说,念书是念不出博士学位来的,可学校的奖学金考核就看成绩。如何培养人,各国历来不一样。我的博士生涯由两位国际著名湍流学者指导,一为Launder教授,现已是英国的“两院院士”(皇家学会和皇家工程学会会员),另一为Leschziner教授,现是皇家工程学会会员,他们在帝国理工时原是师徒,我则是Launder教授的徒孙辈了,由Leschziner指导。不过,前者是一典型英国伦敦人,后者则是受德国文化影响很深的瑞士犹太人,说着带有德语的英语。一次,在我们三人讨论会上,忘了什么原因他们二位讨论起德国和英国的大学教育来。Leschziner认为德国培养出来的人基础好;Launder认为英国的制度使青年人25岁获得博士学位,使他们在25~35岁的最佳创造期内没有学位的束缚。Launder还认为,每个国家教育体制上的缺点都在其传统中得以修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牛津剑桥历八百年而不衰的原因吧。对于中国社会来说,“保守”是有贬义的意思,上上下下不都在喊“创新”吗?我倒以为自己比较幸运能窥视“保守”。其实,牛津剑桥八百年历史对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来说十分平常,岳麓书院不是有千年学府之称吗?可是历史安在?我们就缺少一些“保守”思想,没有继承、修正、完善我们的传统。牛津剑桥刚开始的时候其实也就讨论神学、宗教、哲学等等,并无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工程进入大学也就一百多年。比较而言,岳麓书院当年传授的知识则先进多了。

总之,留学改变了我们的一生。国外留学10年(加上后来一年在美国工作),客观上使我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来观察中国自1978年后一步步的持续发展,能够更深刻地思考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上世纪70年代末在一些人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早回国不如晚回国,晚回国不如不回国”。1998年在改革开放20年之际,本人曾觉得可以将这句话反过来说,“不回国不如回国,晚回国不如早回国”。

以前出国叫淘金,现在不少人回国来淘金。想在国内发展,晚回国就不如早回国,否则,年龄一大,牵扯也多,位子也未必理想,高不成,低不就,还真是不如不回国,在国外安度余生呢。

* 作者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相关新闻

  • 302021.12

    赛司塔:两盆花——一个留学生的清华回忆

    我们与人交朋友,旅游,亲近大自然,养宠物,散步,培养许多爱好,以填补人生的孤独。也许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花在如何认识孤独以及如何处理孤独上。我们的人生也许是由我们理解和定义的孤独来定义的。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利用这种孤独,但有时孤独也可能会变得可怕。

  • 082016.10

    汪善进:清华精神永远伴随我

    1979年考上清华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1985年作为清华大学公派研究生来到法国留学,现任法国雷诺汽车集团发动机震动与噪音首席专家的汪善进前辈,回忆起这....

  • 252022.01

    水天同——“半世飘零弹铗客”

    水天同是我的异母兄长,他出生于1909年,生母早逝,他在祖母照应下长大。他从小擅于辞令,学校集会游行中,他常被老师抱到台上作即兴演讲。那是民国初年,学校和社会鼓励学生在大庭广众演说。进入中学时,父亲考察欧美教育归来,便鼓励他投考清华准备留学。他14岁(1923)考入清华学校,在他之前,已经有甘肃学生进入清华读书,因为过不惯那里的生活而申请退学的事情。他后来回忆说,临行时有亲友来送行,对他的赠言是“到清华...

  • 162021.12

    著名航天专家杨南生妻子张严平回忆录《君生我未生》出版

    著名航天专家杨南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前夕,杨南生妻子张严平女士撰写的回忆录《君生我未生》近日由该出版社出版。《君生我未生》杨南生出生于1921年12月29日,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是我国探空火箭和固体火箭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航天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南生院士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回归的海外留学生,杨南生自1950年从英国回来后,便带着周恩...

  • 132023.02

    我和三位越南留学生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62021.06

    首届庚款留美生的一篇轶文

    《清华上海同学会会刊》,本报记者老九,《一九〇九年级之追忆》,陆宝淦、程义法、吴清度、杨永言,范永增、朱维杰、梅贻琦、程义藻、胡刚复、张福良

  • 192024.02

    成长在清华大学四好班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82022.11

    清华1980级桥牌队风云桥坛的来龙去脉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92024.02

    追求科学 坚持真理——深切追念周同庆教授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62021.06

    水天同其人其学

    水天同先生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语语言文学界老一辈的著名学者。他1909年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23年进清华学校读书,1929年秋赴美留学。曾负笈哈佛大学,师从英美新批评派的先驱瑞恰慈(I. A. Richards)攻读语义学和古典文学,通晓英、法、德、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文字。水先生回国后,曾在北师大、北外、西外、兰大等校任教并担任北外图书馆馆长多年。由于海外留学和归国较早,水天同先生与西南联大外文系和中文系的诸君子如吴宓、温德、闻一多、刘文典等多有交往,他的文名也与一些文化大家有所联系,其中也传有不少的名士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