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十年回首清华

2008-12-10 |

民(1992

离开清华已经十年了。

说“离开”其实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在这十年中,还是经常故地重游的。尤其在刚毕业的几年,清华还有许多同学在攻读更高的学位,那时候一回到清华就尽情地玩乐,总好象是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后来故人不在了,慢慢地回清华的频率越来越低,每一次回来都感觉到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陌生感越来越强。回清华的理由也越来越少了,回来了也不知道该干什么。我有时候会带着妻子到清华里吃砂锅饭,谁都知道开车几十公里来吃六块五一碗的砂锅饭,并不是十分合理的生活安排,其实只是找个回来的借口罢了。每次回来,看到那么多学生匆匆地来来往往,戴着眼镜,背着书包,骑着叮当作响的自行车,我总是想起自己当年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十年以前。人们常说“物是人非”,而我每次回到清华,都感觉“人是物非”,虽然清华园变得更漂亮了,环境更优美了,但是清华的人没有变,我想清华的精神也没有变。

当年在清华求学时,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总想早点步入社会,早点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这十年经过努力,也算混得还凑合,但是越来越怀念学生时代的青春、自由和豪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前一句恰是学生时代的写照,后一句则代表了离开学校后的十年——虽然真实的生活并没有这么凄凉,但风里来雨里去,辛苦艰难总是有的,人在江湖,总会身不由己。

十年了,时间使得记忆有些支离,往日生动的影像如今已经成为不连续的片段。在这些画面中,背景已经逐渐褪去,事件断续难以接驳,唯有画面中的每个人都越来越清晰,或神情激昂,或忧郁深沉,或装腔作势,或笑魇如花……在清华度过五年的求学时光中,永远难忘的是我遇到的那些人。

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中,一个同学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上清华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你不得不遇见很多人,而且你还不得不佩服他们。”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当初考上清华时,都是各个省市的尖子,都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到了清华才知道山外有山。五年的时间和这么多人中之龙一起摸爬滚打,即使原来是条虫恐怕也能长出角来了。我想这是清华的毕业生能够取得较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这么多和你不相上下甚至超过你的人朝夕相处,人会变得谦逊、包容、协作、坚韧,并且更加聪明。

在社会上混了十年,工作中经常会和清华的校友打交道,朋友,同事,上司,下属,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每当遇到清华的校友,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和信任感。也经常和别人聊起清华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归纳起来如下:首先,清华的毕业生是所有名牌大学毕业生中最不狂妄、最不张扬的;其次,他们具有非凡的自学欲望和自学能力;再次,他们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还有,他们面对挫折和打击具有良好的心态;再有,他们往往具有无限的升职潜力。我想这都是由清华的人文环境造成的,那么多优秀的人聚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竞争,才会使其中的每一个人具有这些优点。所以,每一个成功的清华人都应该感谢其他所有的清华人。

清华的教师们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是前辈,代表着清华的传统,他们的学识和治学的态度令人钦佩,他们是千千万万家长要把孩子送到清华来上学的真正原因。对于渴望知识和意气风发的学生们来说,他们是真正指点迷津的人。十年前我的老师们,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已经病故,但大部分仍然在工作岗位上,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帮助过自己的人,老师们是其中永远值得心存感激的。

十年,给人一种久远的感觉,但是并不妨碍亲近。我们看到那些离开学校已经四、五十年甚至更长的老学长们,他们回到学校见到老师和同学们时的那种神情、感情和心情,没有任何的陌生、疏远与隔阂。十年,更不该有这种感觉,只是这个数字让我们这些还算年轻的人不太习惯而已。

十年,我们所能给予清华的回报还远不够丰厚,但是,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2002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