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全面发展才能成才

2009-01-15 |

俞晓松(1963土建)

1957年,我进入清华园学习。那个年代,学生们焕发着青春激情,校园里有各种各样有感召力的口号,如“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也有“至少为祖国工作50年”这种提法,不久,我作为团支部书记,在学生干部会上听到传达,大意是,这个口号很好,蒋南翔校长认为还要加上“健康”二字,只是又红又专,身体不好,还不算培养成才,毕业后虽然工作了50年,但经常生病住院,不可能做出多的贡献。清华园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已成为党中央向全社会发出的号召。

俞晓松学长(左32003年在清华

当时政治运动较多。我们这些学生干部除了完成学业外,多热衷于开各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这以后,多了一项任务,要组织、动员同学们上操场,锻炼身体。学校提出了每个同学都应达到“劳卫制”标准,校团委还规定了学生干部利用课外锻炼时间开会,每周不得超过两次,团干部、班干部,都要在操场上当好带头人。团支部的思想工作多了一个内容,就是动员若干“书呆子”型的同学上操场。

老校长蒋南翔的教育思想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在当年“左”的政治背景下,有些学生干部认为总有个别同学“思想落后”,不可帮教。记得在一次学生干部座谈会上,蒋校长明确提出,我们清华的目标应当定为把百分之百学生培养成才。他说,进清华的学生,都是学业优秀的,又经过“政审”合格,国家为每个学生一年投入教育经费数千元,进了校门的,不能培养成才,就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社会上流行的“团结95%以上”的口号,不适用于清华园。这也是老校长教育思想更深层的体现。

我在校学习期间,担负着较重的社会工作,有四年是政治辅导员,不大可能每周课余只参加两次会,但我坚持锻炼,赶不上篮球、排球这类集体项目,我定的是每天跑3000,只需十几分钟,这为我健康体魄打下了基础,工作以后也争取每周至少锻炼两次。几十年来,只有因外科手术才住过医院。

如果从半脱产辅导员算起,再过一年,我就达到健康地为祖国工作50年的目标,这也是对老校长在天之灵的告慰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