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我做学生辅导员

2009-02-02 |

——纪念计算机系成立50周年

谢树煜(1959自控)

2008年是计算机系(原自动控制系)建系50周年,也是自己走上工作岗位50年,写下一些文字以作纪念。

1954年秋,我考入清华动力系学习,1956年夏转入计算机专业读三年级,19587月成立自动控制系,195810月提前毕业参加建系工作。当时具体工作是筹建脉冲技术实验室。时间过了一个月,领导上又分配我去做半脱产的辅导员,大约做了一年。

中央培养尖端技术人才的重要决策

中国要自立于世界之林,中国要发展尖端技术,中国要掌握导弹原子弹秘密。

1958年夏,国防部五院和第二机械工业部为保证国家喷气技术和原子弹事业发展的干部需要,计算出19591960年每年需要自动控制和电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250人,两年共需500人左右。并专门向主持国家科委工作的聂荣臻副总理报告,建议“高教部抽调学生到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学习”。1958915中央同意教育部党组请示报告,并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发(58792、邓小平同志申613号的文件发送给有关19个省、部委单位“望即执行”。该报告上彭真同志批:“恩来、陈云诸同志已阅”。可见中央最高层领导对这一决定的关心。

通知中具体事项是教育部决定从部属11所工科院校四、五年级学生中抽调287名来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学习。抽调的学校包括西安交大、哈工大、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工学院、东北工学院、浙江大学、太原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和清华大学。

9月下旬清华派我与五院及二机部两位同志一起去哈尔滨工业大学落实抽调学生工作。由于得到黑龙江省委支持,工作进展很顺利,哈工大几乎是拿着学生档案让我们挑选。我们从电机系和精密仪器系四、五年级学生中大约抽调了40余人,9月底返回北京。这批学生10月初都按时赶到清华报到。

这时自动控制系的规模:四年级自动控制专业由清华自0两个班又增加了5个班,计算机专业由计0一个班又增加了2个班,共计10班,约300人,班号统一编为自001到自010。五年级由原来自9、计9各一个班又增加了2个班,共4个班,后来又增加一个提前毕业的四年制班。四、五年级共有15个班学生400余人。

为了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清华党委要求各系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一般由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抽调。195811月,我服从组织分配,走上这一新的岗位。自动控制系四、五年级辅导员有李晔、涂连华和我三个人。我分工管五年级和计算机专业四年级3个班(自008010)。具体负责党团工作和学校各项政治活动安排落实,以及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等日常工作。

1959年元月,为了贯彻中央全民皆兵的指示和全面培养国防专业学生,学校决定把我系计算机专业四年级三个班90名学生送到部队过一段军事生活,并进行特种兵训练。军训活动由我和汤弘寿负责。当时学军的口号是:学会当个解放军,立志作个五好兵;现在的国防专业学生、未来的国防军战士;掌握军事本领,时刻准备走上最前线。

元月20日下午出发。我们的目的地是昌平高级防空兵学校,为了得到军训锻炼,决定采用行军方式,行李用汽车运去,但每一个同志仍然坚持打一个背包自己背到底。

一月的寒风冰冷刺骨,但大家激情高昂,沿途歌声不断。经过3个小时行军后,我们到达了高级防空兵学校。

第二天军训开始。21日上午教员同志带领大家参观野外现场,战士们作自动火炮实战表演。下午进入正式军事训练,按照对空自动火炮连、排编制,每个同学都分配一个作战岗位,包括雷达、指挥仪、测距仪、一号手、二号手、三号手等。我们90个学生组成一个连,包括3个排9个班。训练采用实战练习,方法采用一对一,一个战士带一个徒弟,一个徒弟代替一个战士,类似包干制。

白天8小时野外训练,晚上也安排很多活动。如22日晚上请部队同志讲战士条令、军人职责,如何当一个兵。23日晚上请高防校政委李赤然少将讲长征故事,首长讲他第一杆枪是怎么得来的;讲毛主席战略思想,长征中宜川战役如何与张学良部队斗争;还讲了对今天大学生的希望。每天晚上各班开半小时生活会,总结军训及思想收获,还要读报、练歌、记小组日记等。干部会都安排在晚上10点以后。

25日上午全连上射击课,教员讲战略战术,练习联动操作,瞄准天上飞机进行模拟跟踪射击。系主任钟士模和学校领导一行20多人来教练场参观。26日系总支书记凌瑞骥前来检阅验收,实战演练准时在一个小时内顺利完成。联欢会上部队政委发表了热情讲话,部队政治部为我们全连作了鉴定,学校送了锦旗。晚上政委坚持派了4辆汽车把我们送回清华。

1958年秋,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声中,清华党委部署了1959年科学研究的12项目标,研制通用快速电子数字计算机被列为第11项任务,简称“911任务”,这台机器被称为“911计算机”。“911机”总体目标是苏联科学院的大型快速计算机BЭCM,平均运算速度1万次/秒,与苏联正在帮助计算所研制的104机规模相当。

研制“911机”的骨干力量是1959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班(计9)同学和四年级的计0同学,工程力学数学系作为“911机”的主要使用单位也投入很大力量,计算数学专业三、四年级数1、数0班的同学从任务一开始就投入这个项目,力数系党总支书记解沛基同志也十分关心任务进展。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领导上重视一切可能的学习机会。

19592月送计9同学去科学院计算所做毕业实习。这时104机正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分调和联调工作,对大家建立具体的整机概念,进行整机逻辑设计很有帮助,特别是104机调机中遇到的问题对“911机”设计和生产都有警示意义。在计算所时,安排我重点了解104机的电源系统。

911”的逻辑设计和插件电路设计基本确定后,面临关键任务是生产组装工作。19597月决定送计算机专业四年级计0同学去北京有线电厂(738厂)做生产实习就有特别意义。104机是由738厂生产出来的,他们掌握全套生产图纸、工艺流程、质检要求和技术资料,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这次生产实习由我和王春元负责进行,时间1个月。

7月初,进厂后听取了总工程师办公室和教育科负责同志介绍,讲解工厂概况、组织机构、职能部门设置、生产车间分工等,然后带大家参观工厂的主要生产车间、科室。现代化生产流水线总装车间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第二天开始实习,我们把同学分配到各重点车间深入学习一种生产技能。如在焊线和总装车间,师傅详细讲解生产过程和要求,从元件老化、测试,元件焊前清洁的处理,每个地方用刮刀刮、酒精洗、晾干上锡,对烙铁的温度都有要求,师傅对每个焊点的要求是“光亮、美观、无毛刺”。因为烙铁温度低了容易产生虚焊,焊点颜色发暗,温度高了易产生毛刺。焊点不饱满,每一个人反复练习好几天,才能动手焊正式产品。这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因为回校后,可能直接参加生产,也可能带领其他人生产,必须掌握焊线的工作要领。

在技术科的同学认真阅读磁鼓、磁带机等有关生产图纸,并且到机加工车间了解加工方法和工序、注意事项等。每人的责任都不轻。

三周以后,各工种进行轮换,达到精一通多的目的,实习完毕每个同学上交一份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虽短,但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大家都带着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参加实习。生产实习锻炼、培养了人,培养了一批“911机”生产总装的骨干,为“911”生产工作打下基础。

先进集体

我们和“911”任务一同成长。

911”的目标是先进的。1958年当时国内还没有人成功地设计过大型数字计算机,104机的图纸都是苏联提供的。

911”任务当时强调解放思想,强调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强调群众路线。

911”要有自己的特色,“911机”的指令系统、寻址方式、字长都是自己制定的,这就需要自己作整机逻辑设计。研制器材国产化,关键器件电子管选用北京电子管厂生产的花生管。因此,整机所需十几种单元逻辑电路都要重新设计定型,需要作高低温及电源拉偏试验,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也是“911机”工作的基础。

首次面对自己没有承担过的任务不退缩、不畏难,迎着困难上,不怕失败,不计个人得失。信心和勇气鼓舞大家去奋斗,最后我们胜利了。

参加“911”任务的学生是五个班级的大兵团,如何把大家组织好,把大家积极性发挥好,也是不容易的。三、四、五年级一条龙,每个人都服从工作需要,都是普通劳动者,不分高低贵贱。如有的同学分到材料组,跑材料一跑就是几个月;有的人管生产,在生产车间一盯就是几个月,没有怨言。计9王彦昌同学负责印刷电路板的研制,从腐蚀、制板整套工艺包括材料、工具设备的添置安装都要他负责。从一教楼梯间到新水利馆三楼无不洒下他的汗水,建成早期印刷电路工段。王彦昌同学毕业后分配到航天部三院,可惜他过早地永远离开了我们,真值得怀念。

领导“911”任务有个核心组,当时参加核心组的有金兰、王继中、房家国、郑衍衡和我。我是教研组年轻的教师,又是学生辅导员,因此我管学生工作。我也负责电源组工作。自己以身作则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9同学在“911机”逻辑设计、电路设计定型,在磁芯存储器设计及磁鼓、磁带机关键设备生产中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为“911”立下汗马功劳。

9班同学在我国第一台程序控制铣床研制中也发挥很好的作用。

9班是我校1956年成立计算机专业以来第一个五年制毕业班,也是自控系成立以来第一批毕业生。计9班朝气蓬勃,团结向上,埋头苦干,1959年毕业前荣获清华大学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这是1956年计算机专业成立以来第一个荣获先进集体班级,也是1958年自动控制建系以来第一批先进集体。

我度过了工作后紧张充实的第一年。

相关新闻

  • 132023.02

    厚德治心——追忆恩师吴敏生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12022.11

    西域边城的科研探路人——访1998级水利系校友孙福宝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12021.04

    对话朱邦芬:一个理性的理想主义者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62021.06

    老牛和我的深情厚谊

    今年是牛憨笨院士逝世五周年。牛憨笨,山西壶关人,光电子学和超快诊断技术专家。1960年考入我校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调入深圳大学,组建了光电子学研究所。他毕生从事国防军工研究,在变像管超快诊断、微光夜视及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期特刊发牛院士生前同窗好友陈承仁学长的怀念文章,以志纪念。

  • 192024.02

    永远的青年导师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92022.04

    张慕葏: 九旬高龄对母校最深沉的爱与回馈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72021.06

    清华园里好读书

    2021年4月,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朱镕基老学长的话表达了清华人共同的心声。对每一位清华学子来说,在清华园里度过的时光都是非常难忘的,为每一位学子打上了深刻的清华印记,清华园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回首在清华园度过的青春岁月,我心中就会涌起无数的怀念、热爱、感恩、祝福和期待。

  • 302020.12

    李一诺:坐在内心的金矿上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82019.04

    “金玉良言•薪火相传”——记社科学院2019年学生工作暨校友会青年理事交流会

    ——记社科学院2019年学生工作暨校友会青年理事交流会

  • 272023.03

    清华大学举行2022年度学生奖励大会暨辅导员表彰会

    载誉扬帆,笃定前行。3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2022年度学生奖励大会暨辅导员表彰会在主楼后厅举行。校长王希勤,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副校长、教务长彭刚,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集体代表和师生颁奖。获奖学生指导教师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系教授张楚汉,校友代表、1981级校友、诚志股份董事长龙大伟等参加活动。王希勤讲话王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