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郑用熙:15年组织捐建32所希望小学

2011-02-17 |

82岁高龄的郑用熙老人头发花白,行动已不是很方便。走进老人的家,简单而朴素,一盏常用的旧台灯缠绕着一圈白色胶布,然而正是这位老人,做起公益事业却非常大方,从1995年至今先后募集并捐款777万余元,在全国18个省市捐建了32所希望小学。

郑用熙(左)关英学长夫妇

一说起自己所执着的教育捐助事业,老人眉目间立刻透亮而有神采。

据老人回忆,自己“捐助”的念头源自1987年回访母校浙江省台州中学。“当时我和老伴的月工资也就200多元。出于为母校做点事的初衷,1989年9月我把积攒了将近40年的一万余元积蓄捐给了母校作为奖学金。”老人说。

因为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并且一辈子都在清华大学理学院从事化学研究工作,老人当时就决定这笔基金用来鼓励每年在浙江省化学竞赛获奖的优秀学生。直至2009年基金中款项全部用完之际,已有20届学生中的133人得到了这项奖学金。

让老人颇感“遗憾”的是,就在他倾其所有设立了基金不久,同年10月30日希望工程正式成立。老人描述了当时得知这一消息的感受,“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想立刻为希望工程做点什么,但是确实已经拿不出任何钱了。于是我和老伴商量,用每年工资的结余资助一名小学生5年的书本费。到1995年我们先后资助了6名儿童。”

即使如此,那几年郑用熙老人的内心仍然觉得充满“亏欠”。“我个人的力量太微小了,每年有那么多孩子上不起学,如果一年只能和一位孩子结成助学对子我觉得很不甘心。于是1994年年底,我和老伴商量,决定以清华大学校友的身份发动身边的人参与进来。”郑用熙说。

据老人介绍,第一批募捐活动参与者不足20人,开会的地点就选在老人的家里。由于当时希望工程规定,捐一所学校需要20万元,郑用熙老人便将这个数字定为了最初的募捐目标。

“每一名组织者都很想尽一份力,但是在当时20万元是一个太大的数字。我们讨论了一天也没有得出结论。后来我和夫人当场拿出倡议书,愿意参与募捐的人就签字,不愿意参与的人也绝不勉强。结果仅有7人签了字。”老人回忆说,“当时夫人鼓励我,北京有这么多企业、公司,如果我们凑不够钱,就算一家家‘化缘’也一定能募集到20万。”

1995年年初,郑用熙在第一批参与者的协助下按照手中清华大学和前西南联大校友录上的名字、地址一个不落地发送倡议信,“很多校友都身在海外,往海外寄信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避免信件超重,我用易拉罐做秤盘,筷子当秤杆,螺丝疙瘩做秤砣,做了一杆秤。每次邮寄前先会称称重量。”除此之外,管理捐款需要大量的收据,由于三联收据每本要比两联的贵1.8元,老人就买来两联的,剪裁废弃的台历纸做最后一联。

时至今日,老人回忆当时仍无比感动:从发出募捐信开始不到100天的时间内,先后有来自世界各地1300余名校友捐助了20余万元,随后老人一直不断收到四面八方校友的捐助。“用第一笔钱,我们在河北狼牙山和北京密云建立了两所清华希望小学。从1995年到2010年,我们在全国18个省市共捐建了32所希望小学,集资777万余元。”郑用熙说。

在所有的希望小学中,马海德希望小学是老人最为难忘的一所。据他介绍:“这所希望小学在云南省凤庆县大寨乡松林村。这个村子一度流行麻风病,村民遭受到严重的歧视,麻风病患者即使治愈了也因为有后遗症而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1999年秋,我们将马海德希望小学校址设在这里,第二年学校就投入了使用。从此,这个地区的麻风病人有了读书的地方,去年一名孩子还考上了云南大学。”

对于未来,老人坦白地说,因为年事已高,不敢有太过宏伟的设想,但只要自己能动一天,捐助工作就会继续下去。“当初之所以会捐助贫困学生,就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太苦了,几次险些辍学。教育是立国之本,我只是想以自己的力量,为未来留下点东西,我的内心也会觉得很坦然。”郑用熙说。

(原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5月8日,辛明 、欧阳骆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