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真的想你了——清华!

2011-03-04 |

清华校友 一枝青
也许你离开清华校园已有十年,二十年,或者更久。也许清华的美好时光在你的记忆中被忙碌的生活所冲淡。在迎接母校百岁诞辰的前夕,热心的校友们愿为你拨动思念母校的心弦。他们是远隔重洋的学子,是工业科技的精英,也是刚刚结识的校友。为了祝贺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他们来到一起,排练了诗朗诵《清华,我为你骄傲》和合唱《百年紫荆》。在二零一一年元旦华盛顿“绿色家园2011”同心欢乐晚会上,他们用自己的声音表达了对母校的真切思念。

参加演出的是八位来自77级,80级,92级,95级,和96级的清华校友。看得出,他们没有华丽的服装粉饰,没有专业的朗诵技巧,也没有娴熟的舞台经验。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特点:Made in Tsinghua。朗诵词原作是清华人写的,歌词是清华人作的,歌曲是清华人谱的,就连演往台上送校旗的,也是清华人!舞台上,他们在回顾自己的青春,在歌颂自己的母校!

记得几周前他们刚刚结识时,除了多才多艺的刘渊外,其余的不是找不着感觉,就是舌头转不过弯儿。晚会总导演王璐看见这伙表演天赋先天不足的清华学子,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从纠正发音到调整语气,从安排造型到诗歌搭配,费尽如此心机。清华老学长吴大为老师作为忠实的听众,每次都为排练取得的进步而喝彩!校友们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在融洽的气氛里,相互指点,共同提高。刘渊把自己朗诵的示范录下来,传给大家试听。校友王宏模把朗诵的录音配上伴奏音乐,使大家有更真实的感觉。吴洁贞校友在晚上十点半排练完以后,还赶回公司在午夜十二点前上交计算机程序。赵宏强校友慷慨解囊,特地为演出而购置了一件得体的品牌西装。渐渐地,校友们学会了一定的朗诵技巧,找到了表达内心的感觉。关键是校友们找回了对校园时光的美好回忆和对母校清华的眷恋之情。一旦有了感情,朗诵也就更加自然和流畅!
演出当天的傍晚,舞台试音后刚回到后台,有一为颇有风度的年长者找清华的校友们。她说:看了你们的预演,很激动。她为清华的百年校庆而骄傲。经询问,才知道她是著名京剧名家马少良先生的夫人魏老师—曾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工作的老舞台艺术家。她真希望清华的朗诵能表演得更生动,并给出了宝贵的建议。那晚,有四个语言类节目表演。但是,魏老师却没有顾及其他,专门为清华校友作辅导。这足以看出清华大学在魏老师心中的分量!

舞台上不足十分钟的朗诵和歌曲,在一瞬间驶过。学子们的艺术水平无法和同场演出的老艺术家以及专业演员相比。但是,他们把母校清华的精神和荣耀带给了观众,迎来了观众的共鸣和阵阵掌声!下台后,连他们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演出效果。不少清华的校友看了后,都觉得很给力。就连为本节目改编诗词的北大才子许之微也叹道:“这个节目出人意料的好。观众反映你们朴素,清新,知识分子的味儿浓,很象那么回事。难怪清华的校友看了说激动。我真的很激动,激动得不记得哪句话是我写的了”。乍一听,好像许先生都有点后悔当年进了北大而没进清华。是的,校友们用对清华的深情触动了观众。就象校友吴洁贞自然表述的:“演完这个节目,我真的想清华了。”

别看他们是业余演员,可有些本领却不亚于专业的。朗诵中,有一段是刘渊先念:什么是清华的传统?然后吴洁贞接:什么是清华的精神?台下练了老多遍了,可谓倒背如流。也许是上台太激动了,刘渊出口就是:什么是清华的精神?把吴校友的台词给抢了。没想到吴校友神情自若,顺口改词:什么是清华的传统?衔接得如此自如,天衣无缝,使观众们毫无觉察!怪不得这样的才女轻而一举地就进了清华!另外,读者们别以为清华园里都是些白面书生,用老美的话讲:NERD。在八位参演的校友里,有两对小夫妻,占演员的百分之五十。他/她们在清华园里既学到了知识,又找到了知己,学业恋情双丰收!
圣诞节期间几家朋友聚会。一位母亲高兴地对人讲:“我们儿子前两天打电话回来,说:‘Mom, Happy Christmas!’这么多年没主动打电话回来问候,今年打回来了!”
听得出,这么一个简单的问候,让这位母亲分外地高兴!是啊,离开清华园后,学子们浪迹天涯,为了生活,为了事业奔波忙碌。多少年后,当想起母校时,如果能给母校一个简单的问候,母校会像那位母亲一样地感到欣慰。清华校友的诗歌朗诵节目谢幕了,可是华盛顿地区的校友们纪念清华百年校庆的活动才刚刚开始。请怀有清华情结的校友们和朋友们为华盛顿地区清华百年校庆的活动作出你的点滴奉献!就像诗歌最后的结尾写的:
啊,清华,我把美好的青春留给了你。
啊,清华,你用绚丽的光彩照亮了我。
请收下你海外儿女的祝福:
愿百年紫荆开放异彩,天地间永放光华!
二零一一年一月于美国华盛顿

相关新闻

  • 282009.04
  • 102016.10

    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博导,37岁攻克50年不解的科学难题,她是颜宁

    在今天这篇文章里,你将认识她——颜宁。当今最受瞩目的女科学家,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的学术女神,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博导,37岁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

  • 292016.04

    郝景芳:论一个清华学渣的自我修养

    2016年雨果奖各项提名名单于当地时间4月26日公布。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折叠北京》(Folding Beijing)入围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 292016.04

    郝景芳:论一个清华学渣的自我修养

    2016年雨果奖各项提名名单于当地时间4月26日公布。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折叠北京》(Folding Beijing)入围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 042018.07

    放飞青春梦想 谱写人生华章——清华大学首位支教博士孔茗的西藏情怀

    孔茗,经管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2013级博士生,师从钱小军教授;清华博士生讲师团“金牌讲师”。 她,从军十年,作为军校唯一本科毕业留校的女生,在军队....

  • 302024.08

    闻一多:至真至纯 良善同行

    纪念闻一多诞辰125周年——提及闻一多,那个拍案而起、怒发冲冠的爱国民主战士形象跃然眼前。论为人,金刚怒目、铮铮铁骨、热情似火的诗人闻一多,已经成为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伟岸形象。论为文,《红烛》之炽热,《死水》之深沉,都是文学史上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回望闻一多的一生,至真至纯、良善同行是他生命的熠熠底色,也是他为人为文的可贵美德。闻一多(1899—1946年)“我们只能够并且应当在旧的基石上建...

  • 312023.08

    海南校友会2023年“公益助学・情系海南山乡困难家庭大学生”捐赠仪式在海口举行

    情系山乡润无声,公益助学梦远航。8月28日傍晚,清华大学海南校友会2023年“公益助学・情系海南山乡困难家庭大学生”捐赠仪式在海口琼台书院举行,来自海南白沙、乐东、琼中、五指山、保亭、临高等6个市县的34名大学新生和部分家长代表,清华大学海南校友会校友代表,社会爱心人士代表,活动支持单位琼山区政府、琼台书院博物馆代表共70余人参加捐赠仪式。仪式由清华大学海南校友会秘书长叶瑷玮主持。吴坤平会长致辞会上,海南...

  • 082009.05
  • 192019.03

    我所知道的曹禺与郑秀

    “六十年的朋友不容易呀!”躺在北京协和医院病床上的曹禺深情地注视着我的父亲杨村彬和母亲王元美。曹禺因肾功能问题住院多年,父亲和母亲每次去北京总要去医院....

  • 01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