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教师座谈深切缅怀王树林校友

2010-01-19 |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58岁的清华大学校友王树林在海地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消息传来,清华师生十分悲痛。118日下午,王树林生前学习、工作过的精仪系和土木系部分教师在工字厅东厅座谈,共同缅怀英烈,寄托哀思。校党委副书记邓卫出席了座谈会,校党委宣传部、校友总会的有关同志一同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向波涛主持。

  原精仪系党委书记、王树林学生时代的辅导员王东生教授回忆说,19749月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进入清华学习的王树林,在入学教育的建设劳动中就表现出很能吃苦的精神。入学后,文化底子较薄的他学习刻苦、方法对头,进步很快。而他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待人诚恳、非常热情,身边任何人遇到困难,他一定会尽最大力量帮助解决。有位叫王道军的同学毕业后回到四川老家,后来不幸英年早逝。在物质条件艰苦的上世纪80年代,王树林每次到四川出差,都要从北京背着挂面去看望王道军的遗属,下了火车转汽车再长途步行,节衣缩食从自己极为有限的工资里掏出钱来接济他们,还组织全班同学为他们捐款。毕业后失去联系的同学,他热心地一一寻找,有机会就去看望;在京的兵团战友们,也是靠他一个一个聚在一起的。

  王树林在公安部的领导曾向王东生介绍说,这几年来他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兢兢业业一以贯之。从王树林的家人那里,王东生也听到了很多他“拼命”的故事:2001年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就去重庆出差,返京时腿疼得连飞机都下不了,爱人说起来就直掉眼泪。虽然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但在西藏315事件、新疆75事件等重大情况发生时,王树林都毅然冲在公安装备运输第一线。王东生总结说,王树林始终把国家需要、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待人诚信,工作敬业,是清华校训的很好实践者。

  王树林的另一位老师、精仪系方仲彦教授说,听到噩耗的那一刻,他想起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时王树林所在的小分队正在崇文区218厂实习,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他临危不乱、妥善应对,还积极组织同学们帮助校内老师搭架地震棚。“那一次我们躲过了,万万没想到这次地震夺去了他的生命!”震惊和痛心之余,方老师也表示,王树林为国家作出很大贡献、为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献出生命,是值得清华大学和全国人民为之骄傲的,他的精神值得大家钦佩、学习。

  曾与王树林共事两年的土木系教授杨德麟也介绍说,同事们回忆起王树林,第一句话都是“这个人太好了!”他处事成熟,乐于钻研,工作敬业,“跑着步去干活”。帮老师傅修车,帮室友买饭,“那真是个热心肠的人”。

  精仪系毛文炜教授用一句满怀深情而又掷地有声的话概括了他对这位30多年前的学生的评价:“生的平凡,人品高贵,从事的事业伟大,虽死犹荣,永垂不朽!”

  校党委副书记邓卫表示,获悉王树林不幸殉职的消息后,校长顾秉林、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向王树林学长的家属发去唁电表示深切悼念和慰问,校友总会也致电表示慰问。王树林是清华大学的杰出校友,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要让更多师生、校友了解他的事迹品德,学习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学习他不计名利、不辞辛劳、无私奉献、勇挑重担的精神,学习他正直善良、满腔热情、助人为乐、待人以诚的精神。(程曦)

转自 清华新闻网 201011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