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魏华伟校友在2013年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013-01-16 |

魏华伟,男,中共党员,19789月出生,河南省遂平县人,19989月—20026月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20022月—20049月在河南省储备粮调剂公司工作,20058月—2008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法学院,师从章程(张卫平)教授。硕士毕业后,积极响应中组部等部门大学生到基层任职的号召,主动要求回河南省担任村官。20089月起任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党支部副书记,20098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111月,被组织任命为上蔡县芦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201111月,当选文楼村党支部书记。20114月被推选为驻马店市第三届党代会党代表,20118月被选为驻马店第三届市委候补委员和河南省第九届党代会党代表。

无悔的选择

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党支部书记 魏华伟

(2013年1月1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学弟学妹们:

非常荣幸应母校的邀请参加今天这个隆重的毕业典礼,请允许我对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弟学妹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感谢学校给了我今天这个机会,能够让我对教我育我的老师们说一声:谢谢!

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响应党的号召,满怀激情与憧憬地来到了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省级艾滋病帮扶重点村。在文楼4年多的时间并不算长,我经历了不少事情,我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这些年的感受:

对我来说,选择到农村工作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母校清华有着“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读研期间通过社会实践和走访校友我逐步确立了自己的毕业去向。我曾与院党委书记李树勤老师一起探讨过人生选择,李老师知道我有到基层工作的想法后,就鼓励我说:“一个人对祖国和人民贡献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他所掌握的知识多少,更取决于他的综合素质,取决于他毕业后的人生选择。愈是艰苦的地方愈需要人才,愈能锻炼人,年轻人眼光一定要放远一点。”老师的鼓励使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因此,当中央组织部发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号召后,我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

文楼村是一个闻名中外的“艾滋病村”,全村共有3611人,现在仍有339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少人对艾滋病心存顾忌,村民们的外村亲戚和他们断绝了往来,村民外出打工也不敢自报家门。我选择去文楼任职,也是为了挑战自己。

入村后,我被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进村的第一天,就有村民说,“你是来镀金的吧?”“是不是在学校表现不好,被发配到咱文楼了?”“干得好,敲锣打鼓送走,干得不好,砖头砸走。”也有人议论,“你来我们村,就不害怕艾滋病吗?”“你一个大学生能做什么农村工作?”总之,说什么的都有。面对村民的质疑,我没有去争辩,而是利用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17个村民组、700多户村民家庭,对全村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渐渐地,我和村民的关系近了,工作也慢慢上道了。

还记得刚入村不到一个月,村民们种植的10万多斤木耳没有销路。我自告奋勇,跑到郑州找销路,因为是艾滋病村的木耳没人愿意买,我只好找领导和朋友帮忙。几天的风餐露宿,我得了急性阑尾炎,做完手术第二天我就躺在病床上联系买家,终于将木耳销售一空。这件事让我成了村民们“可以掏心窝子的亲人”,村民们也把我当成了“自己人”。

贫穷曾经是文楼的标签,许多人因为卖血感染艾滋病。到村不久,几个村民找到我说:“魏书记,我们病号出去打工受歧视,重活又干不了,你能不能引进几个项目?”看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村民们摆脱贫穷。

2010年,我联系了一家节能灯生产厂到村里投资,但厂家一听说有艾滋病,便婉言回绝了。外面的企业不来,我们就自谋出路。我和村“两委”班子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利用文楼多年的蔬菜种植传统以及靠近县城的地理优势,鼓励村民成立合作社发展大棚种菜。为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增强信心,我们多次组织村民出去参观考察,据村里一个党员统计前后共开了29次会。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终于有几户村民带头投资新建了温棚,去年最好的一户销售收入达到6万元。村民雷铁山对我说,“魏书记,你当初让我建棚,我怕赔本不敢干,还责怪过你,现在赚钱了,真不知怎么感谢你。”在我的倡议和协调下,村里转包菌种厂,搞活饲料厂,流转650余亩地引进高科技农业示范园项目,一个个新项目兴办起来了。

做农村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下雨天,我到五保户家看看是否漏雨;天旱了,我到水利和电力部门争取变压器和抗旱设备;道路坏了,我到县里争取修路资金;村民发展缺资金,我帮忙联系小额贷款;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学费不够,我帮着找些赞助。我的努力付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回馈给我的是信任与支持。20098月我全票当选文楼村村委主任,201111月我又当选文楼村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我们做起事情来才能有底气。

在走访群众的时候,我发现村民文化生活贫乏,很想有个小剧团丰富业余生活,我也觉得文楼除了脱贫致富,更需要振奋村民精神、树立文楼形象,我支持大家把小剧团做起来。当我正在为购置乐器和服装道具缺乏经费而发愁的时候,我得到了来自母校领导老师的支持,学校的新百年发展基金给予了6万元资金,小剧团终于搞起来了。我们的小剧团既可以演出传统剧目,也把把孝顺父母、自立自强、子女教育、法制宣传,以及党和政府在艾滋病救助方面的成效等具有时代感的内容编排了进去。小剧团把村民的精气神都调动了起来,村子整体精神风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到文楼后,我更深体会到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是依靠群众、加强制度建设,既要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领导作用,又要尊重、采纳村民的意见。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关注文楼,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去年春节河南省卫生厅驻村工作队又送来了1400壶食用油。因为前几年的分配方案群众意见特别大,我与村两委班子通过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形成初步方案,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最终讨论达成了一致。这次分油过程公开透明,第一次没有发生村民上访的事。

四年来的农村生活、工作,我遇到过好多困难,最难的就是克服对艾滋病的害怕心理。现在想想刚到文楼的时候,自以为乐观的心态就是一种“憨胆大”。当我不断地看到、听到身边的艾滋病人去世,特别是2010年,一位朝夕相处的村干部发病10天就骤然离世。说实话我真的有些担心,将近半年的时间,身体一不舒服就往艾滋病上想。在组织的关心和学校老师的鼓励下我最终战胜了自己,克服了这个心理障碍。

四年多来,我由衷感到国家和学校引导我们下基层的决策是正确的,基层工作得到的锻炼将使我终生受益。这几年里,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不后悔吗?我不后悔!选择当村官,也许我失去了舒适的环境、优厚的待遇,但我收获的是意志的历练、能力的提升、性情的陶冶。文楼的村民们在逆境中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让我乐观地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困难;村民对党对政府和社会的感恩之心教会了我宽容;病毒携带者家属对亲人的不离不弃让我感动,这种朴实的责任感是伟大的。我相信这些感受会鼓舞和激励我一生,正如习近平同志与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时指出的:“农村基层是青年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好课堂,也是我们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

四年多的踏实工作,群众满意了,组织肯定了,我自己也进步了。20111月我被任命为上蔡芦岗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20114月被推选为驻马店市第三届党代会党代表,20118月被推选为中共驻马店市第三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和河南省第九届党代会党代表,河南省委组织部还发出了向我学习的通知。我多次作为村官代表参加中组部组织的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并交流工作经验。学校的领导老师们的关心、肯定和支持也一直鼓舞着我,史宗恺老师和法学院的领导老师们多次到村看望我。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清华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崛起,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直面艰苦。正如陈吉宁校长所说“受得了委屈,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始终坚持原则,永远乐观向上”;清华人在工作岗位上要戒骄戒躁、俯下身子、贴近群众,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清华人要始终坚持用知识开阔自己的思想胸襟,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清华人要始终坚持用实践铸炼自己的理想信念,要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做第一流的事业”。

学弟学妹们,我想用下面的话与你们共勉:立大志要从选方向做起,上大舞台要从敢担责任做起,成大事业要从淡泊名利做起。

谢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