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大学聂建国团队:赶超世界结构工程新潮流

2013-02-22 |

赶超世界结构工程新潮流

——记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聂建国教授及其团队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3-01-19 高靓 赵姝婧 赵聪

  2013年1月18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聂建国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验室后院里,大大小小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实验模型,见证了土木系聂建国团队的奋斗岁月。

  聂建国团队瞄准新型大跨重载组合结构这一前沿课题开展持续研究,最终解决了传统大跨重载结构的多项瓶颈难题,取得了大跨双向组合结构、大跨组合转换结构、系列节点构造技术和综合抗裂系列技术等多项技术发明,这些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项大型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推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追逐土木工程强国梦

  1994年秋天,聂建国完成为期两年的清华大学土木系博士后研究工作,选择留校任教。他一直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说自己“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已基本完成大规模基础建设。由于缺乏应用需求,研究新结构的动力明显不足。而我国在当前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土木工程仍会维持快速发展水平,这为我国赶超并引领世界结构工程发展潮流创造了机会。”

  聂建国坚信:“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必将实现老一辈提出的土木工程强国目标,组合结构必将会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公共建筑与高层建筑对大跨重载结构产生巨大需求,但传统的大跨重载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存在截面尺寸大、自重大、施工难度大、综合效益差等明显不足。聂建国认为,钢材适于抗拉,混凝土适于抗压,如果能把钢和混凝土的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必将能组合出更具竞争力的结构形式。

  要做一等事业,离不开“十年磨一剑”的艰苦奋斗。目前,聂建国团队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新体系和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组合结构基本性能、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等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拓展了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范围,解决了大型复杂工程结构中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关乎国计民生不允许失败

  聂建国说:“外形决定了建筑的美观,但它的安全性能则直接取决于内部结构。土木工程学科关系到国计民生,科技工作者责任尤其重大。”每当看到那些在桥梁事故和地震垮塌中逝去的生命,聂建国都在心里告诫自己:“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决不允许失败!”

  在清华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新实验大厅里,总能看到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聂建国。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参与试验的整个过程。

  “一个结构模型试验从设计到制作,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试验的破坏过程却只有短短几分钟,为了这宝贵的几分钟,我们投入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每次只是在试验结束后看照片,就不会有现场那种深刻体会以及随之激发出来的灵感。”聂建国说。

  聂建国和团队成员的很多灵感都来源于工程实践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但又不局限于具体问题本身。“这样做出来的成果才能反过来指导并引领一大批类似的工程。”聂建国说,“我们始终坚持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高于工程、指导工程、引领工程。”

  怀着这样的抱负,聂建国团队努力践行着“做一流科研,出一流成果,做学术精品”的理念,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新型大跨重载组合结构体系和技术,这些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包括大跨结构、高层建筑、国防工程等多个领域,得到国内及国际同行的认可。

谦虚面对奖励 悉心培养人才

  优秀科研成果的创造,与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紧密相连。对于人才培养聂建国有他的独到理解:“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更重要的是要‘为人’,‘为人’才能更好地‘为学’。”

  聂建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他的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一直以来,无论取得什么成绩,聂建国始终非常谦虚,他经常说自己只是赶上了机遇,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获得了一些进展。对于这次获奖,聂建国说得最多的是“应该感恩于前辈的引领、指导和鼓励,感恩于国家大发展给土木工程学科带来的历史机遇,感恩于清华这个平台,感谢我的学生……”。

  本次获奖项目第二完成人、土木系青年教师樊健生说:“聂老师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假期,都尽可能坚持在办公室、试验室工作,经常工作到很晚。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在办公室找到他,随时可以跟他讨论问题,畅谈研究方向和工作方法,而他永远都充满了热情和旺盛的精力。”

  刚毕业的博士生陶慕轩至今难忘与导师初识的情景。“那时,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粗浅的研究想法通过邮件发给聂老师。没想到,他立即回复并约我见面,还把我的文档用红笔逐字逐句做了修改。”陶慕轩说,“在我科研启蒙时期,聂老师培养了我的兴趣和自信心。”

相关新闻

  • 012008.06

    清华大学校旗登上世界之巅

    5月8日上午,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的冲顶活动中,校友严冬冬随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并将清华大学校旗带上世界之巅。

  • 052020.06

    征服世界科研高峰的女性攀登者——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丁晓青教授

    丁晓青,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并留校任教。长期从事智能图文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图像处....

  • 132020.08
  • 192016.03

    世界顶级品牌的管理者 ——清华大学[1999级] 昝晓 访谈纪实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昝学姐和我们约在了坐落于华贸中心的新光天地,这里是众多国际顶级品牌的聚集地,她建议我们有空时多来逛逛。

  • 302019.05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正式成立 清华大学担任联盟首届主席学校

    5月28-29日,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印度、南非、澳大利亚、巴西、中国9个国家12所大学的校领导及气候变化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相聚清华园,在清华大学召开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第一次全体会议。

  • 202021.04

    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国广大青年学生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

  • 182021.11

    清华大学5位教师2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王梅祥、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姜培学共2位教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电子工程系教授罗毅共2位教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此外,还有2位校友获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校友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王国庆(1988届本...

  • 282022.06

    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清华大学首批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研究生获得学位

    经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清华大学首批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严格的培养环节考核,来自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能源与环保三个工程专业领域的六位2018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工程博士学位。首批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毕业生参加2022年学位授予仪式(因疫情原因,部分学生未到校参加仪式)清华大学作为全国首批25个工程博士培养单位之一,在六年工程博士培养试...

  • 292016.11

    冯远: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11月25日上午,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做客新华网文化频道、书画频道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艺术界高端人物访谈《文化艺术大....

  • 052022.07

    清华大学主办第十届世界和平论坛

    7月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的第十届世界和平论坛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维护国际战略稳定:共同、综合、合作”。在为期两天的论坛期间,多国前政要、驻华使节、智库负责人将重点讨论如何推动当下被中断的全球化继续向前发展。论坛将集思广益,对国际局势展开讨论、研判并提出相关建议。第十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现场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法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