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马利国:做好自己的事

2013-04-11 |

○王雪冬

编者按:马利国,1993年入学,1993-200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直博。毕业后赴河北省廊坊市工作,历任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和廊坊市发改委副主任。

又红又专的政治辅导员

在校期间,他是又红又专的辅导员,带出了一支先进本科生党支部,并荣获“优秀辅导员”称号;他带的材八年级先后有10名同学被选拔为辅导员。

清华十年,马利国校友多次获得学校表彰,最让他引以为自豪的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尽管后来离开了科研岗位,但提起这段经历,他说“现在虽然不再从事科研工作,这个奖却给我极大的精神激励,使我的人生境界得到提高和升华。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有干一行专一行的责任心,攻读博士期间孜孜向学,既是对个人学业的负责,更是对所承担的国家项目负责;再有就是给了我努力工作迎难而上的进取心,唯有坚忍不拔,才能经受得住一次次失败的洗礼和考验:也让我坚信付出总有回报,增强了踏实肯干、奋发投入的工作信心。”

做科研如此,做管理也是如此。他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言传身教,热心尽心地为学生们提供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和参考。他素以对学生了解、公正坦诚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好评。尽管已毕业多年,仍有许多学生和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也会像兄长一样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着他们,为他们的重大人生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以前班里的学生李亮亮本科毕业后赴斯坦福学习,完成学业后申请回校任教,那时候他已在廊坊工作,系里还特意打电话征求他的意见,现在李亮亮已经是材料系的副教授了。

扎根基层

2003年初,马利国即将博士毕业。是留在条件优越的首都北京,还是到基层广阔的天地,他面临着人生的抉择。那时候学校正在力推挂职工作,鼓励优秀毕业生去基层发挥作用。2002年,河北省政府与清华大学进行省校全面合作,乘省校合作的东风,马利国于20039月份被选派到河北省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挂职锻炼,任管委会主任助理。廊坊作为肩挑京津两地,凝聚环渤海经济圈力量的核心区域,正在着力打造人才高地,马利国为市委、市政府的求贤若渴所感动,将关系正式转到了廊坊。

当时他刚刚新婚,妻子孙艳荣是北大的博士,已经确认留校任教。面对家人的反对,他采取软磨硬泡的方式征得了妻子的同意,并且,又通过一段时间的说服工作,最终,妻子放弃北京大学教职,追随他来到廊坊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成为那里的一名副教授。如今,他们的孩子已经4岁,工作之余,接孩子上下学,为妻子做做饭,成为最简单的幸福。

做好自己的事

初到廊坊开发区时,正值开发区主要领导提出创建创业服务中心的设想,马利国凭借他的科研经历和在学校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主动请缨,承接下了这个硬任务。他马不停蹄地带着团队到西安高新区、武汉东湖开发区和上海漕河泾考察,撰写调研报告,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成立机构,落实人员和场地。让这样的一个设想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在推进着,并被誉为助推开发区 “二次创业”的“三驾马车”之一。这一成绩使他深得各方面肯定,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

在留任时,经过综合考量,组织上将马利国安排在发改委副主任的岗位上,希望他能够在综合部门接受更多的锻炼。经过挂职历练,他已褪去初出校门的青涩。应该说,他把人生青春激扬的十年留在清华,把人生风华正茂的十年留给了廊坊。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那是最美好也是最弥足珍贵的十年。他在沉淀积累,在思考升华,在寻求突破。而理想与信念,唯在这时,才愈发显得珍贵,充满力量和温情。

马利国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多年,他一直发挥自己在北京尤其是清华人脉熟络的优势,为园区引项目,为企业办实事。2011年年底,刚到中国交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型央企、世界500强)工作的一位师妹打来问候电话。电话中谈到,中国交建正在筹建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希望在北京周边选址。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和大型央企开展合作的良好机会,立即着手推动中国交建项目组同志和有关园区对接。经过多方努力,20126月,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签约落户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区。项目落地后,项目组同志办理前期手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协调解决。这次项目引进使代表我国桥梁研发设计最高水平的长大桥国家工程中心入驻廊坊,既符合河北目前与央企广泛开展合作的产业发展要求,还可以带来很多上下游企业,奠定廊坊与中国交建进一步合作的基础。

2011年百年校庆开始,马利国受廊坊清华校友会会长王尚真推举担任秘书长。他热心服务校友,把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大量奉献给了校友;他精心组织校友活动,使得老少一致交口称赞;他团结校友齐心协力做好校友会工作。目前,廊坊校友会不仅注重域内校友的联谊,还从廊坊籍校友的维度增强联络范围,同时加强区域联动,与京津校友多次交流互动,与唐山校友会结成“友好校友会”。这种多维联谊很好地体现了清华校友文化,有利于校友思想碰撞、信息对接、资源共享,搭建了促进校友事业发展的平台。在清华大学第十五次校友工作会议上,廊坊校友会荣获母校“百年校庆特色工作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马利国校友就是这样,做好自己的事,无论对工作、对家庭、对校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相关新闻

  • 132024.05

    廊坊校友会举行2023年年会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12020.08

    校友联络:江西校友会召开2012年第一次理事会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32024.05

    欧洲清华校友交流沙龙举办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52009.05
  • 022025.03

    周光召:担当使命,选择自己的科学道路

    周光召(右二)在杜布纳研究所周光召不仅是我国科技领军人物,更是对国家和人民有着深厚情感的爱国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破裂,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华合同,撤走技术专家,中国正在紧张推进的原子弹事业面临着巨大困难。中央决定,派自己的优秀科学家参与原子弹计划。1960年底,前往苏联访问的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来到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以下简称杜布纳研究所),和那里的中国科学家进...

  • 212024.10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我的事业在自己的祖国”

    浩瀚星河中,有一颗国际编号为218914号的小行星名为“唐敖庆星”。这是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2020年1月9日批准,为表彰唐敖庆在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命名的小行星。1950年,在美国一位化学泰斗家中,一场师生间的长谈正在展开——导师哈尔福德说:“我对贵国目前的落后情况确信不疑。你若回到那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是相当困难的。”“虽然我的祖国满目疮痍,但一个爱国者是不会嫌弃祖国的。”学生答道。回到祖...

  • 072020.01

    廊坊清华校友会召开第五届校友代表大会 马利国当选会长

    1 月5 日上午,廊坊清华校友会第五届校友代表大会暨廊坊清华校友会2019年年会在廊坊广阳开发区召开。李江平秘书长向大会汇报了第四届校友会工作情况。大....

  • 012024.07

    让热爱给予自己绵延的力量|校友代表沈伯韩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6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2004届校友代表、新华社四川分社总编室编委沈伯韩讲述了自己作为摄影记者,从校园走向业界的心路历程,鼓励学弟学妹们坚守理性,尊重常识,保持宽容,独立思考,努力做一个不唯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人。以下为沈伯韩发言全文:沈伯韩致辞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毕业生代表来参加清新2024届毕...

  • 112024.07

    把黄土地看成自己的生命 ——记地质学家刘东生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2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