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0位清华人成为新一期“新基石研究员”

2023-11-02 | 来源 校友总会 |

1030日,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获资助名单正式揭晓,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的46位杰出科学家入选,清华大学有9位教师、1位校友榜上有名。38岁的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薛金鑫教授是本次最年轻的获资助者。获得资助的清华人如下——

数学科学系薛金鑫教授和于品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孙超教授、化学系刘磊教授、药学院丁胜教授和肖百龙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戚益军教授、医学院程功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刘清华研究员,以及清华校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彭承志

薛金鑫2008年在南京大学数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与动力系统相关的数学,包括天体力学、哈密顿系统、双曲动力系统、群作用、辛拓扑、几何流等。证明了四体问题存在非碰撞奇点,解决了天体力学领域长达一百多年的潘勒韦猜想;证明正定系统的Arnold扩散猜想;解决Lorentz型哈密顿系统周期轨存在性的Arnold问题和相关的Polterovich问题;完整分类了一类环面上的可解群作用;证明了黑洞背景下粒子运动的KAMArnold扩散行为;在通有初值的平均曲率流的Huisken猜想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2020年在顶尖数学期刊《数学学报》Acta Mathematica上发表论文,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以独立作者身份在此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学者。

于品2002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研究领域是偏微分方程中的非线性波方程,特别是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方程和流体力学中的波动现象。与合作者一起,在相对论方面,通过研究引力波的相互作用构造了能演化成黑洞的爱因斯坦方程的柯西初值,还证明了带电黑洞的局部与整体刚性;在波动方程方面,给出了高维激波形成理论的几何刻画,严格证明了Maxwell-Klein-Gordon方程大初值解的长时间渐近行为;在磁流体力学方程方面,证明了带小阻尼的非线性Alfven波的稳定性。

孙超2000年在兰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曾在荷兰屯特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流体物理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现任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燃烧能源中心教授。长期致力于湍流和多相流方面的前沿研究。湍流是流体运动的普遍形态,也是流体力学的核心问题和世纪难题。孙超教授拟在湍流系统中引入离散相液滴,通过探索湍流场中离散相和连续相的耦合动力学揭示湍流和多相湍流的多尺度结构本质规律。

刘磊199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蛋白质化学合成。针对型态多样且组合复杂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调控的生命过程,刘磊探索发现新的化学反应和合成策略,发展建立可覆盖整个人类蛋白质型态组的高效蛋白质化学合成方法体系,用以深度探索蛋白型态与生命过程的奥秘。

丁胜199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学士学位,2003年在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获得化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系、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药物化学系、格拉德斯通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及教授,清华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现任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丁胜教授是开发和应用全新化学手段研究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引领者,一直致力于发现和鉴定可以调控细胞命运和功能(例如,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中干细胞的维持、激活、分化和重编程)的小分子化合物。

肖百龙2001年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获得心血管分子生物学方向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及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致力于探究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自身如何感知机械力这一生命科学本质问题,解答了机械力受体PIEZO将物理机械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的结构功能机制,建立了定量解释其皮牛尺度机械敏感性的机械门控理论学说,发现了其小分子工具药物,探究了其生理病理功能。

戚益军199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8年在浙江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1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冷泉港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植物小RNA与长非编码RNA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植物表观遗传的作用机制。

程功2003年在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长期从事针对虫媒病毒性传染病的致病机理研究及疫苗研发,系列研究成果为重要蚊媒病毒的防治提供了生物学基础,促进了烈性蚊媒病毒传染病知识概念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代表着我国在蚊媒病毒传染病这一生命医学热点领域的重要突破,并推动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新型药物及疫苗研发,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有效防控传染病疫情做出突出贡献。

刘清华1992年在武汉大学获得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00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获得生物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终身副教授、日本筑波大学国际综合睡眠医学研究所教授,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主要从事睡眠和恐惧核心调控基因的筛选和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工作。他通过经典的生化分离纯化和体外重组手段,为揭示DicerRISC复合体的分子机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

彭承志1998年、200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创新研究院/合肥实验室骨干研究人员、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担任“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科学应用系统总师和卫星系统副总师。长期从事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实验研究,在大尺度量子物理基础检验和广域量子通信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工作。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2022年由腾讯公司创建的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旨在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01”的原始创新。项目设置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新基石研究员资助类别分为两类:实验类每人5年资助2500万元,理论类每人5年资助1500万元。


相关新闻

  • 192007.09

    新一期《清华大学优秀校友演讲集粹》出版

    近日,由清华校友总会与党委学生部共同编辑的《使命因艰巨而光荣 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清华大学优秀校友演讲集粹》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已发放至2007级新生手中。

  • 032023.11

    2023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榜单揭晓!3位清华人入选!

    11月2日,新一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发布仪式暨青年科技论坛将在杭州举办,正式发布了2023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者名单,3位清华人上榜——清华大学化工系助理研究员陈翔(2012级化工)、之江实验室研究员冯毅(2009级物理)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衣路英(2015级博,精仪)。他构建了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电解液数据库,建立了人工智能设计先进电解液的新方法,可以在上亿...

  • 162022.11

    2022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榜单揭晓!6位清华人入选!

    11月14日,2022 世界科技青年论坛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办,新一届“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入选者揭晓,6位清华人榜上有名,他们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林星(2010级博,自动化)、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王润铭、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助理教授吴嘉敏(2010级本、2014级博,自动化);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EO裴颢(2006级机械)、北京邮电大学研究员王光宇(2017—2020博士后,计算机)、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 262009.10
  • 292021.10

    2021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榜单揭晓!4位清华人入选!

    10月28日,世界科技青年论坛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办,新一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全球—亚太区榜单正式发布,4位清华人榜上有名,他们是:范楚楚、唐城、黄高、周谷越

  • 012021.07

    建党100周年之际,14位清华人荣获党中央表彰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据不完全统计, 有14位清华人获得表彰。其中,9位入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位入选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3位入选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 012024.04

    北美清华校友会联合会会员大会选出新一届会员理事

    北美清华校友会联合会(NAFTHAA)2024年3月23日举行了线上会员大会,完成了member-elected理事会成员的选举。共有9位校友成功当选,同2024年1月20日理事会选出的7位board-elected 理事会成员共同组成了第四届北美清华校友会联合会理事会。理事任期为两年。由于联合会会员数目的扩大,联合会理事会理事由上一届的14名增加为本届的16名。其中board-elected理事7名,member-elected理事9名,符合联合会章程规定。Member-elected 理...

  • 282023.04

    重磅!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评选结果揭晓 十一位清华人光荣上榜

    4月27日,2023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7个集体和1035名个人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1044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据校友总会不完全统计,至少有十一位清华人被光荣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们是——清华大学机械系研究员、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路新春(1994—1996博士后,精仪)、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韦岗...

  • 222021.02

    谱写新篇——纪念清华建校110周年

    谱写新篇——纪念清华建校110周年

  • 142021.04

    清华大学兆易创新基础学科建设基金成立

    4月12日,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朱一明、舒清明、程泰毅、邓禹、何卫、胡洪六位校友捐赠母校,设立“兆易创新基础学科建设基金”,响应国家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号召,支持学生在基础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促进有引领性的创新成果的产生。兆易创新董事长朱一明、副董事长舒清明、CEO程泰毅、CTO邓禹、代理总经理何卫、副总裁胡洪六位校友,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人事处处长王宏伟,物理系书记肖志刚,电子系主任汪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