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在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心中,这届学生有点特殊,他们是清华大学第一届“强基计划”学生。四年前的2020年1月,教育部宣布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强基计划”时,李俊峰正担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此后,他深度参与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整体设计。与多数试点高校不同,清华在一开始就没有限于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而是设计了理工衔接类专业,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五大书院,将强基生的培养统一纳入...
5月7日,清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正式公布。
清华新闻网12月30日电 12月26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21讲在“荷塘雨课堂”开讲。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李路明教授应邀为校友们带来“从载人航天到神经调控”的主题报告。海内外近400名校友参与在线学习。李路明作主题报告李路明首先回顾了航天航空学院的建院历史和建设愿景,并介绍学院重要的科研成果及其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重大贡献。结合本次讲座主题,他从载人航天方面的科研工作讲起,内容包...
2月26日,清华大学核研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吴彬应邀主讲了“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校友学习日第31讲,主题为“勇攀核能科技高峰、潜心建堆报国育人”。共有150余名校友相聚“荷塘雨课堂”参与线上学习。吴彬作主题报告2021年11月3日,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彬从王大中院士的获奖情况、先进事迹、清华精神与“200号”精神三个方面作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我国...
3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马赛教授应邀主讲“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32讲,主题为“促进学科交叉、加强艺科融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刁庆军参加现场学习。
回答钱学森之问,不辜负杨振宁先生的期望,培育我国基础科学的世界一流杰出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教师的责任,也是“攀登计划”同学的使命。在当前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让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做学问的良好的小环境,使优秀人才容易脱颖而出。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的办公室本就不大,四处堆满的书籍更是占据了房间的大半空间。《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办公室时,竟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正在“书堆”中伏案工作的朱邦芬。“这样的环境更适合做学问。”他说。清华大学给了朱邦芬一个适于做学问的“小环境”。作为物理学家的他,这些年主持清华物理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理念,同样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来物理学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小环境”。2023年4月,...
7月27日下午,“清华校友学习日”第55场活动举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李睦应邀出席,并做以 “通过艺术寻找答案”为主题的讲座,1100余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活动。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亮出席本次活动。李睦主讲李睦从“了解我拥有什么”“知道我想要什么”“明白我获得什么”“懂得我呈现什么”“知道我喜爱什么”“清楚我给予什么”几个方面出发,引导校友们深入思考艺术和...
9月14日,“清华校友-行健书院知行奖学金”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捐赠,将有力地支持行健书院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术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引导他们在国家“卡脖子”关键领域不懈奋斗。世纪互联轮值CEO、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2级校友王世琪及家人,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等出席了签约仪式。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
6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刘石应邀出席“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45场活动,分享了以“唐宋词的旅程”为主题的讲座。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出席本次活动。1700余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刘石主讲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文体,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独特艺术。刘石系统介绍了词的定义、体制、特性、发展历史、经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