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成立

2017-03-09 | 来源 清华新闻网2017年3月8日 |

健康医学前沿论坛同时举行

3月4日,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成立大会暨健康医学前沿论坛在主楼举行。校长邱勇,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姜胜耀,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临床医学院首任院长董家鸿,医学院院长董晨等出席。

邱勇在成立大会上讲话。石加东 摄

邱勇在讲话时说,清华大学于2001年成立了医学院,经过16年的艰苦创业,医学院已汇聚了一批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青年学者,在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全球健康等学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医学实验班培养医师科学家的教育改革走出了一条新路。临床医学从无到有、艰难起步,在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12月21日,学校决定在医学院下成立临床医学院,与医学院现有的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健康学科等,共同构成清华医学学科的完整体系。这是学校“十三五”学科规划的一项重要布局,是清华医学迈向一流的关键一步。

邱勇表示,希望临床医学院以培养未来医学领军人才为目标,通过充分借鉴国际医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创新医学教育教学方法,成为健康中国事业高端人才成长的摇篮;充分发挥清华理工、人文学科优势,着力推进医工结合和学科交叉,开展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研究,为新药研发和医疗仪器创新提供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平台;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新路,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推动清华医学学科发展,为“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健康中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在成立仪式上,姜胜耀宣读了清华大学成立临床医学院的决定。

张雁灵对临床医学院成立表示祝贺。石加东 摄

张雁灵代表中国医师学会对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与其开展更多合作。他说,临床医学院的成立,是清华大学全面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清华医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落实国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工程做出了战略性贡献。

董家鸿介绍了临床医学院在医学教育、医疗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他表示,临床医学院将借助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和医疗卫生改革之势,借助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和建设“双一流”大学之力,建立健全以学术为导向的科学制度和治理体系,实现良善治理;面向全球延揽高层次医学人才,大力培养中青年医学、管理骨干,造就一批名师、名医、名家;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办医办学的模式,以市场机制加速临床医学发展;努力把握住未来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争取发展成为具备国际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现代医学中心,为“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董家鸿介绍临床医学院情况。石加东 摄

董晨在致辞中表示,发展精准医学需要把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诊治中去,临床医学院的成立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是清华医学迈向世界一流的重大举措。

随后,邱勇、张雁灵、姜胜耀、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董家鸿等共同为“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 石加东 摄

成立临床医学院,是清华大学“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布局。临床医学院集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以培养未来医学领袖为使命,依托学校综合性学科优势,着力开展高水平临床医学与临床转化科学研究,努力构建跨领域交叉融合、医理工协同、医研企联盟的精准医学研究体系,争取在重大疾病的防治策略和先进健康科技产品的研发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打造以“精准医疗、精益医疗、精诚医疗”为特质的卓越清华健康医疗品牌,推动健康医疗服务效能迈向国际一流。

临床医学院成立大会现场。石加东 摄

成立大会后举行了健康医学前沿论坛。论坛邀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副院长洪明奇(Mien-Chie Hung)、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韩德民、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等,分别就精准医学、健康服务业、肿瘤联合治疗、心脏药理学、感染性疾病的个性化诊治、医学教育等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交流。

出席本次成立大会的还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马特·布朗(Matt Brown),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等。


相关新闻

  • 102020.08
  • 252025.01

    清华医学发展大会举行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32011.03
  • 082020.07

    董家鸿:医生,应成为车窗里的那只手

    医学不仅是科学,还是人学,医学教育一定要高度重视医学人文教育,要培养拥有高度人文情怀、掌握科学理念和方法的良医

  • 112020.08

    清华医学院院长董晨:疫情凸显科研临床公卫结合重要性

    “我自己还是比较看好疫苗,因为毕竟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病比较有效的一个手段。”谈及外界关注的新冠疫苗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教授认为各....

  • 232024.12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黄天荫:体制内的外国人慢慢改革清华医学

    新加坡知名眼科专家黄天荫教授,到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工作三年,大刀阔斧推动清华医学架构重组。他说要落实改革,关键在于取得同僚和领导的信任,但“建立这种信任需要一个过程”。他侃侃而谈新中医疗体系的不同,冀望新加坡的医疗架构能在清华医学重组起到示范作用。新加坡医疗体系的运行以架构为主,中国则以领导为主;要先建立信任,才能在中国学府推动架构重组;中国年轻人在逆境中积极向上,新加坡年轻人生活环境太舒适,并...

  • 162020.08

    第五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健康医疗全球总决赛举办

    8月14日,第五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健康医疗全球总决赛在天津市武清区成功举办,武清区副区长刘东海,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清华校友三创....

  • 102024.05

    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4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4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40周年纪念大会在大礼堂举行。校党委书记邱勇院士、原校长顾秉林院士、副校长王宏伟教授,生物系恢复建系后的首任系主任蒲慕明院士、原系主任赵南明教授,生命学院首任院长、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生命学院院长时松海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雪梅院士等出席大会。庆祝大会由生命学院党委书记吴畏主持。出席大会的还有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理事长、医学蛋白质组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 162018.04

    校长邱勇:清华大学107周年校庆致辞

    在这芳华吐露、春意盈盈的四月,我们迎来了清华大学的107岁生日。我谨代表学校向海内外广大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多年来关心支持....

  • 262019.12

    董晨:用30年,做好一件“每天都不一样的事情”

    作为医学院第二任院长,董晨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医学院不是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旨在创造一个环境,培养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正如从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