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
这是一个温暖的日子。无论你身在何方,都为她的生日魂牵梦绕。无论你是鹤发还是童颜,都希望在这天为母校送上最深情的告白。
而下面这份告白格外令人动容——
在清华大学106华诞之际,11位百岁老学长用他们饱经岁月沧桑的手,写下了对母校最真挚的祝福。祝福中说不尽的是感恩,传递的是清华精神,心系的是母校未来的发展。
他们已走过百年风雨,一生不变的,永远是对母校的深厚情结。
他们中或卓越或平凡,始终铭记的,永远是母校对自己一生的教诲……
马识途 1915年1月出生,1945年西南联大中文系毕业。职业革命家,当代著名作家、书法家。现居成都。


刘绪贻 1913年5月13日出生,104岁。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武汉大学教授,美国史专家。现居武汉。

吴瀚 1914年3月8日出生,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一二·九”运动亲历者,北京图书馆研究员。现居北京。

彭德一 1915年3月21日出生,102岁。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现居北京。

任扶善 1915年5月4日出生,102岁。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现居北京。


王继明 1916年2月出生,101岁。1941年西南联合大学土木系毕业,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排水管道工程专家。现居北京。

李蔺田 1917年1月6日出生,100岁。1935—1937年在清华大学外文系学习。在校期间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专业教育司长。现居北京。


李增德 1917年7月16日出生,100岁。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曾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从事翻译工作。1961年调安徽财贸学院执教。现居广州。

“清华清华,祝你寿无疆;
清华清华,水荡荡木苍苍……”
欣逢母校106校庆,
有幸与师生校友共贺华诞!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民族复兴之梦自强不息!
注:开始句引自昔日军乐队《前进清华》,当时我也是乐队队员,队长王修琛,我从师张肖虎吹横笛。
李增德
1938级经济
2017.4.17于广州
吴大昌1918年1月出生,99岁。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系。194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农业工程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现居北京。


许光锐1918年7月28日生,99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数学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52—1987年在南航教授俄语、数学、英语。曾任南航业余学校副校长,夜校系副主任,外语教研室(今外国语学院)副主任。

贺母校清华大学106周年
水木清华,源远流长。
代代清华人,清华精神代代传。
祝母校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许光锐
2017年4月18日
彭成一1919年7月24日生,98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1945年留学英国,1947年回国。历任南京航空学院教授、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百年清华,世纪荣光。在清华大学106年的办学历程中,无数清华学子用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谱写着属于清华人的辉煌篇章。
据清华校友总会了解,清华校友超过百岁者还有很多。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很多人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这其中,有著作等身的历史学家刘绪贻;有目前还活跃在文坛的不老神话马识途;有学界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申泮文;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李诗颖;有医药卫生行业先驱、核医学专家王世真;更有中国围产保健之母的巾帼代表严仁英。
除了卓越的学术成就,这些老学长最让人敬佩的是他们自强不息,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精神,比如王同辰学长98岁还申请到国家专利;语音学家吴宗济学长在他98岁的时候依然乘坐公交车上班;李增德学长现在每天都会通过电子邮件、Ipad和外界保持联系;爱国实业家熊知行、曹锡光夫妇一直热心慈善事业;任扶善、彭德一、吴大昌学长为教书育人事业默默奉献了一生,晚年为级友联络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此外,清华首届招收并毕业的女生葉叶琴走过了107年的风雨岁月;更有夫妻双双百岁的中共元老宋平、陈舜尧被传为佳话。
学长们的百年人生是一部大书,书写着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作为清华人的优秀代表,他们是母校的骄傲,是后辈的楷模。祝福清华106岁华诞,也在老学长的祝福声中祝愿他们生命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