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雒建斌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16讲:中国制造2025——纳米制造

2020-07-01 | 来源 公号“清华终身学习”2020-06-30 |

6月27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16讲在“荷塘雨课堂”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摩擦学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雒建斌应邀为校友们带来“中国制造2025——纳米制造”主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600余名校友参与在线学习。

中国科学院院士、摩擦学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雒建斌作主题报告

雒建斌首先介绍了世界制造业发展状况。他指出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一个国家强大与否,最核心是看制造业。从制造业综合指数来看,美国位于第一梯队,日本和德国位于第二梯队,中国经多年发展已从第三梯队进入第二梯队。中国制造业相比美国还有一定差距,在质量效益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也是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依据。中国制造是一个长远发展规划,从进程来看,2025年中国制造进入世界第二方阵,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位居第二方阵前,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2050年中国制造业可望进入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当前中国制造业存在GDP能耗高和核心技术缺乏两大问题。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一方面要把握时代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互联网,另一方面要补四基,包括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部件和基础核心技术。

雒建斌介绍纳米制造作为中国制造的一部分,是纳米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桥梁,在各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包括三大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第一种纳米制造方法是约束成形,典型应用是纳米压印技术。研究者通过对五彩缤纷的蝴蝶翅膀进行研究,发现翅膀上存在微纳结构,在光照下发生折射和反射,呈现出不同颜色。纳米压印技术就是制造微纳结构,可应用在无墨印刷。有专家采用压印方法,发明了秦岭高山竹叶疏冰蒙皮仿生制造技术,用于实现无人机防除冰。

第二种纳米制造方法是增材制造,包括纳米涂层和纳米自组装。LED的发光芯片上应用纳米涂层,从而造就LED使用寿命长、转换效率高的独特特性。基于纳米介孔材料的悬臂梁选择性自组装技术,在多孔氧化硅里嫁接二氧化碳分子,可以用来制作二氧化碳气体灵敏传感器,用于生命迹象探测。

第三种纳米制造方法是纳米去除,包括纳米激光去除、纳米切削、纳米抛光。纳米激光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从海水提取出的氘,通过纳米激光,发生热核剧变,从而产生巨大能源,这将有可能完全解决人类能源结构问题。纳米切削可用于工业领域高精度高能效打孔,也可应用于生命健康领域,清除血管中的血脂和血栓,还可以利用太赫兹波进行安检以避免X射线对人体的损伤。纳米抛光主要用于计算机硬盘表面抛光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目前芯片制造领域,我国和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芯片制造的五大核心设备中,清华机械系正在进行两大关键设备——光刻机平台和CMP整机的研究。

最后,雒建斌介绍了清华科研团队在纳米制造和超滑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

在互动环节,校友们通过“雨课堂投稿”,就纳米制造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向老师提问,雒老师一一细致作答。

直播课程截图

课后,雒建斌接受采访,表示校友学习日活动非常好,校友毕业后还能够继续了解学校的发展和最新的科技前沿,不仅是4年或者8年的校园学习,而是终身学习。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震,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校友办副主任杨柳全程参加线上学习。清华2012届社科学院校友、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培训中心项目主任黄蕾主持本次活动;学院在线教育办公室全程进行直播保障。

雒建斌与工作团队合影

“清华校友学习日”系列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继续教育学院、校长办公室、终身教育处共同组织并协作实施。2018年11月25日开启学习日活动首次讲座,此后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根据校友们的学习需求开展“专题讲座”。

2020年2月29日,第12期校友学习日首次登上“雨课堂”直播平台,这种打破空间限制,在同一时间、同上一堂课的线上学习和互动方式,受到校友们的高度认可。“清华校友学习日”将持续整合优质资源,为校友提供职业发展与学业需求的支持和服务,构建一个互帮互助、终身学习的校友交流空间和氛围,期待更多校友关注和参与。

供稿:合作发展办公室

撰稿:郭晓旭

图片:孙茗、郭晓旭


相关新闻

  • 302024.05

    孙洪波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53讲:激光超精密特种制造

    5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孙洪波应邀出席“清华校友学习日”第53场活动,并以“激光超精密特种制造”为主题作报告。1100余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亮出席本次活动。孙洪波授课光是如何编织我们的世界的?激光技术又将如何重塑我们的未来?在本次讲座中,孙洪波从“光”的故事谈起,从光在能源和信息领域的潜力、在制造和工业方面的应用等角度切入,...

  • 302021.06

    骞伟中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26讲:纳米科技与现代化工

    6月26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26讲开讲,本次学习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校友们相聚在云端和教室,共享学习盛宴。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系副书记骞伟中应邀为校友们带来“纳米科技与现代化工”的主题报告。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杨柳参加现场学习。骞伟中作主题报告骞伟中首先向广大校友介绍化学工程系的发展历程、贡献成就、人才培养、师...

  • 042021.06

    廖洪恩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25讲:智能精准诊疗的创新与挑战

    5月29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25讲开讲,本次学习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校友们相聚在云端和教室,共享学习盛宴。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院副院长廖洪恩应邀为校友们带来“智能精准诊疗的创新与挑战”的主题报告。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柳参加现场学习。

  • 052025.09

    张涛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5讲:智能无人系统与具身智能

    8月30日下午,“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5场活动举办。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涛教授应邀出席,为校友们带来题为“智能无人系统与具身智能”的专题报告,千余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亮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发展部部长宋述强主持。张涛主讲张涛首先回顾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自1970年建系,到今日“控制”与“智能”双轮驱动的学科布局,形成了厚基础、强交叉的...

  • 302025.09

    刘国忠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6讲:清华简与中国古代的简帛文化

    9月27日下午,“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6场活动举办。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刘国忠教授应邀出席,为校友们带来题为“清华简与中国古代的简帛文化”专题报告,近千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亮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发展部部长宋述强主持。刘国忠主讲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先民长期以简帛作为主要书写材料,形成了独特的简帛文化。它不仅是早期知识传递、思想记录的核心载...

  • 022022.03

    吴彬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31讲:勇攀核能科技高峰、潜心建堆报国育人

    2月26日,清华大学核研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吴彬应邀主讲了“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校友学习日第31讲,主题为“勇攀核能科技高峰、潜心建堆报国育人”。共有150余名校友相聚“荷塘雨课堂”参与线上学习。吴彬作主题报告2021年11月3日,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彬从王大中院士的获奖情况、先进事迹、清华精神与“200号”精神三个方面作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我国...

  • 292023.03

    刘涛雄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42讲:数据要素及其治理

    2023年3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涛雄应邀出席“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42场活动,以“数据要素及其治理”为主题进行了讲座分享。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杨柳出席本次活动。1400多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刘涛雄主讲随着我国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292025.04

    黄翊东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2讲:面向智能感知的光电子芯片

    在清华大学建校114周年之际,4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黄翊东应邀出席“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2场活动,为校友作了以“面向智能感知的光电子芯片”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一千余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赵劲松、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副书记刘一民出席本次活动,清华校友总会发展部部长宋述强主持活动。本次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电...

  • 292023.06

    刘石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45讲:唐宋词的旅程

    6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刘石应邀出席“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45场活动,分享了以“唐宋词的旅程”为主题的讲座。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出席本次活动。1700余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刘石主讲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文体,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独特艺术。刘石系统介绍了词的定义、体制、特性、发展历史、经典词...

  • 032025.01

    何金良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0讲:全景感知构建智慧电网

    2024年12月28日下午,“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0场活动举办。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所长何金良应邀出席,为校友们带来题为“全景感知构建智慧电网”的专题报告。近千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亮出席本次活动。何金良主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核心工具,被视为数字技术的核心和国际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