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梁友松:老清华范儿

2011-02-01 |

梁友松,1930年生,湖南长沙人,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531956年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19561958年任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助教,19791990年历任上海园林设计院建筑师、总建筑师,1990年至今任上海园林设计院顾问。

梁友松 先生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不大的客厅里,书柜占去了不少地方,插架的中文书西文书五花八门,让人很难看出书的主人所治何学。然后就是碟片:电影,美剧,古典音 乐梁 先生拿出一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翻印的The Concerto 1800-1900A Norton Music Anthology,说:“唱片对着总谱听,感觉的确是不一样。”对了,他还玩小提琴,书柜顶上就塞了一把来着。

   先生说,这样广博的兴趣,是清华带给他的。进入大学读书之前,他是一个淘气的中学生,因为参加反饥饿游行被学校开除,凭同等学历考入清华营建学系(1952年才更名为建筑系)。翻开同学录(年轻 时的梁 先生真是风神俊朗),他的学号是3846938指民国三十八年,也就是1949年,正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时候。入学时还在旧社会,毕业时已是新中国了。

  彼时的系主任是今天已成传奇、雕像静立在清华园的梁思成。 先生说,梁思成很看重学生的人文修养“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大学教育的一半,另一半是人文艺术的修养,两半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先生的小提琴正是在清华学的,“当时的军乐队招收学员要收钱,我站在窗户外面偷师的,没花钱。”

  本科毕业后, 先生跟着梁思成继续读研究生,“他的教法是美国式的,每周有两个晚上找我聊天,每个月让我写一篇读书报告,要求很严格。三年时间下来,我受益匪浅。”这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 先生现在徒手作出的图纸,比年轻建筑师用电脑绘制的还要漂亮。

  既然谈到梁思成,免不了要提及林徽因——“现在的小青年爱看的那个《人间四月天》啊,虚构的成分太多。”读研究生的三年间, 先生常常去导师家走动,看到的不是电视剧中向壁虚构的浪漫,而是典型的旧时读书人夫妇的相敬如宾。林徽因于1955年去世,已垂垂老矣的前清工部侍郎朱启钤前来吊唁,缓缓吟道:“黄梅不落青梅落,白发人送黑发人。”

  老清华令人感念的,当然还不止于此。有说话语速极快、中英夹杂的体育老师马约翰——“他会一边举起双臂,一边说:‘Young man,要锻炼你的muscle。’”有低调朴实、一心扑在学问上的物理系主任叶企孙——“ 先生现在没多少人知道了,但他做出的贡献非常大”;有晚年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一家住在一起的金岳霖——“ 先生对梁家的后人非常照顾,他们对 先生也很尊重。”而最让人低回不已的,是那时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民主、和睦的氛围:“我们 老师相处都很随便。想抽烟了,就去问老师要一根。高年级的同学常给我们的作品提意见,我们也常对他们的作品品头论足,系里形成了一种学术民主、互相切磋的风气。”耳闻目睹这些人和事,不由得你不赞上一句:真有范儿!(摄影 陈荣辉 撰文 郑诗亮)

转自 东方早报 201113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