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逝世

2011-07-22 |

王大珩(左)与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蒋筑英在研究工作(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992211,王大珩在北京。 新华社发

1996年4月1,863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0周年成果汇报展览会在北京开幕,王大珩院士(右)等在参观三维立体影像技术应用系统。 新华社发

2005年8月23,首届中国(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拉开序幕,王大珩院士(右二)在观看展览。  新华社发

  记者21日从中科院获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王大珩,因病于20117211302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大珩1915226出生,祖籍江苏吴县。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他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理事长等职。

  王大珩在光学与光学工程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中作出了杰出贡献,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靶场装备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我国第一台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为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作出了杰出贡献。

  王大珩远见卓识,从战略高度上思考并联合其他科学家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出多项重大建议。他和其他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最后成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使发展高科技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这些建议为国家科技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大珩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是中国光学、仪器仪表和计量科教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领导的研究所以及他创办的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记者 吴晶晶)

转自 新华网 2011年7月21

相关新闻

  • 012025.07

    王大珩钱三强跨越半个世纪的君子长歌

    编者按2025年6月28日,是钱三强逝世33周年。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应用光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与钱三强相识七十载,两度同窗,终生相知相携。两人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1992年6月28日,钱三强逝世,好友王大珩闻讯,哽咽着给何泽慧(钱三强妻子)打去电话。之后久久默...

  • 222011.07
  • 082010.12
  • 242017.08

    “愿以身许国”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

    王淦昌,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上的求新与创造,他的名字始终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紧紧联....

  • 142007.08

    清华大学的部分中国之最(六)

    清华大学是拥有最多的中国高校之最的学府,在清华近百年的历史上,开创了无数个“第一”,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社会声誉最高,做出贡献最大的大学。

  • 182024.08

    巨星陨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逝世

    2024年8月17日22时55分,一位科技巨星陨落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杰出的科学家周光召去世了,享年95岁。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人物,是在20年前。其时,我到中国科技会堂采访,要上电梯时,却被工作人员拦下。这时,站在电梯里的一位白发老人说:“让她进来吧,不要耽误别人的时间。”老人戴一副眼镜、穿着短袖衬衫,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虽然电梯中再无交流,但却能强烈地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儒雅而温和。后来我才知...

  • 052019.08

    一个白族科学家的初心使命——记“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院士王希季

    提起“两弹一星”,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科学家。1999年,78岁的王希季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人们才逐渐认识了这位中国航....

  • 162020.10

    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捐赠中科院空间中心〡愿更多年轻人投身空间科学事业

    10月15日,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赵九章先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捐赠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举行。捐赠仪式上,赵九章的女儿赵理曾代表姐姐赵燕曾及家人,将赵九章“...

  • 022021.12

    我和“两弹一星”父辈:功勋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我父亲朱光亚曾说过,他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核武器事业是他和千千万万人共同完成的。”近日,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馆功勋厅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之子朱明远如此谈及他的父亲。当天,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共9位曾在中物院工作过的功勋科学家的后辈们分享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感人故事,重温了那段难忘的岁月。“执着追求”到极致的科学...

  • 122017.01

    著名语言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夫人李佩学长去世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夫人李佩先生2017年1月12日1时26分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