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胡和平看望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工作的清华毕业生并座谈

2011-11-07 |

  清华新闻网114日电 (记者 高原 通讯员 熊剑平 庄茁 20111115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之后准确入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入空间无人对接试验的重要阶段。在这样的喜庆时刻,校党委书记胡和平一行来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看望在这里工作的我校毕业生并进行座谈。

  座谈会上,胡和平向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辛勤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挥洒青春和汗水的毕业生致以亲切的慰问。他说,了解到从飞船进场到发射、测控、运行等各个环节中都有清华的毕业生在工作,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长期以来,清华大学始终坚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培养人才。学校努力创造良好条件,为青年学生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使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成才。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各项事业都在快速发展,祖国的航天事业为大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成就事业的空间。虽然大家的工作岗位是平凡的,但是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广大清华校友在各条战线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为国家民族作出了贡献,为母校增添了光彩。

  最后,胡和平勉励大家要善于学习,特别是在实践中学习;要扎实工作,牢记清华精神,把行胜于言的校风转化为工作作风;要勤于思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左五)与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工作的清华毕业生合影留念

  座谈会上每位参会校友都介绍了自己在中心的工作、生活情况,对母校给予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从航院毕业的薛辉博士说,清华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发射中心是自己的现实家园,航天事业为自己提供了广阔舞台,这里的人甘于平淡,但不会甘于平庸,在平凡的岗位上会努力工作,不愧于“清华人”的称号。

  李树芳、刘永利都来自计算机系,毕业后都到基地工作,李树芳现在还入选了总装备部“双百”人才计划。他们说,到基地后有很多感悟,特别喜欢母校的校训和鼓励学生入主流上大舞台的风气,而在校期间“三点一线”、加班熬夜的习惯和现在基地工作的状态也很类似,自己在学校学习、科研中积累的东西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应用。在航天系统传、帮、带的氛围中,自己适应得快、成长得也快。从软件学院毕业的路远程说,当自己攻克一个技术难关时是最幸福的时刻。他曾经通过自己钻研,掌握了某关键技术,为基地节省了科研成本。

神州八号点火瞬间

  龙翔、杨鹏涛、豆建辉、张腾是最近几年毕业到基地工作的精仪系、电子系、航院的国防生,他们在基地的表现得到了所在部门的肯定。龙翔说,清华给予他严谨、勤奋、朴实、朴素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最重要的是给学生赋予了一种责任感,包括把平凡工作干好的责任感。基地很注重培养青年人,自己这几年轮换了三个岗位,每个岗位对自己都是很好的锻炼,使得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面得到拓展。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注重业务素质的“面”和“峰”的关系,需要时也会再回学校充电,母校永远是自己的后盾。几位国防生还特别回想起在学校和军校读研期间,学校领导及班主任、辅导员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及全程跟踪培养,觉得非常温暖,任何时候对自己都是一种动力。他们请母校放心,他们会把“清华人”的光环藏起来,把“清华人”的责任扛起来,勤奋工作,努力铺就中国航天事业的康庄大道!

  参加座谈的十几位同学中王新峰是立功、嘉奖较多的航院毕业生,是百年校庆晚会“向母校报告”节目中的一员。他说航天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每个岗位都很重要,每个岗位都是平凡的工作,但是在遇到问题时,就需要不平凡的能力和素质。他没有谈自己的成绩和荣誉,却谦虚地表示会把母校的关心化成工作的动力、压力,以更好的工作成绩来向母校汇报,向祖国汇报。

  数学系的薛熙当年因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而对航天事业产生了向往,本科毕业后就毅然选择来到基地工作。他说每次执行完任务,感觉很累时就会躺在地上,枕着厚实的土地,看着纯净明亮的星空,就会想起“天行健”、“地势坤”,想起母校的校训,自己全身又充满了力量。他说母校的部队校友联系工作做得很好,到基地后多次见到来看望毕业生的领导,感觉自己仍然是清华母体上的一个细胞,很温暖,当然也有压力,希望自己将来60岁以后也可以自豪地走在校庆的校园里。学数学出身的他还不忘对在校的学弟学妹提建议,说学习工科的同学也要多学点数学,即使将来到部队工作,数学的功底对自己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从2003年开始,为了实现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太空对接的历史性时刻,我校多名教师带领科研团队,在轨道运行、航天员健康检测、交会对接、强度与寿命、对地观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原创性科研工作。更令人骄傲的是,近年来我校有20多名本科、硕士、博士生毕业后选择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他们分布在该中心不同的岗位上,和战友们一起成为托举“神箭”的幕后英雄。除此之外,在其他装备研制、应用及管理部门,还有很多年轻的清华人在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着。在西昌,在太原,在西安,在北京,直到行驶在浩瀚太平洋上的“远望号”,从测试、组装、发射到在轨测控、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清华人的身影。年轻的新一代清华学子,正用他们的青春,谱写着爱国奉献的华章。

相关新闻

  • 182015.11

    史宗恺看望清华在藏工作毕业生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一行访问西藏拉萨、山南、阿里三地,走访看望在当地工作的清华大学毕业生。

  • 312012.05

    胡和平一行赴武威考察清华学子工作情况

    5月28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一行来武考察清华学子在武威工作、生活情况。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党委常委、学生部部长过勇,就业中心主任助理毛....

  • 172021.06

    清华大学“天格计划”三号卫星载荷发射入轨

    清华大学“天格计划”三号卫星载荷发射入轨

  • 272012.07

    胡和平出席在新疆工作的青年校友座谈会

    清华新闻网7月26日电 7月14日,在新疆工作的清华大学青年校友座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 082012.05

    校党委书记胡和平与在基层工作的年轻校友座谈

      清华新闻网5月7日电 (记者 周襄楠 通讯员 任艺林)5月6日,校党委书记胡和平与在北京市基层工作的年轻校友20多人进行了座谈。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出席,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各位校友就在基层工作的收获、体会和感悟进行了充分交流。校友们普遍认为,在学校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对自身的发展非常重要,在基层工作,要培养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扎扎实实地...

  • 012011.02

    陈希 胡和平看望清华老学长杨绛先生

    2011年1月30日下午,辽宁省委副书记、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专程看望了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学长。

  • 052012.05

    胡和平看望张光斗先生并祝贺先生百岁华诞

      清华新闻网5月5日电(通讯员 茁石)4月30日,校党委书记胡和平来到301医院,代表学校看望张光斗先生并祝贺先生百岁华诞。胡和平向张光斗先生赠送寿礼  胡和平对张光斗先生一生致力于祖国的水利事业和教育事业,栉风沐雨,殚精竭虑、默默耕耘,诲人不倦的高尚品格和大师风范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张光斗先生对清华大学的建设发展付出的汗水心血和做出的重要贡献致以诚挚的感谢!  胡和平向张光斗的家属表示了亲切的问候,并...

  • 202011.04

    顾秉林 胡和平:百年清华 永创一流

    ——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与实践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 自1911年建校以来,清华大学在百年历程中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民族齐奋进、与时代同步伐,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光荣传...

  • 052008.09

    清华选拔5名优秀毕业生到西藏基层工作

    【新闻中心讯】8月30日,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选拔、培训和准备,清华大学2007、2008届5名毕业生奔赴西藏自治区。

  • 212021.06

    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那些逐梦星空的清华校友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离不开全体航天人一路披荆斩棘。这其中也有众多清华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