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给了我参与‘研制地地导弹、发射人造卫星、送中国人上太空’这三件大事的机会,是党的事业为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报效祖国的广阔平台。”——王永志
1938级化工系校友张怀祖先生于9月15日去世,我们转载这篇旧文来纪念这位为石油化工事业培养人才贡献毕生精力的老学长。
钱伟长虽然是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但在教育领域同样颇有建树。他在做清华大学副校长时,积极参与教育思想讨论,提出了独到的教育理念,甚至为此引发了3个....
我国著名的市政工程、环境工程与核环境工程科学家和教育家李国鼎先生于2018年6月13日与世长辞。我们34位李先生的研究生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表示哀悼,并....
“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在能源电力系统安全优化、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唱响‘中国声音’,是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不变的追求。”管晓宏说。
“刚来北航工作的时候,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踏踏实实做科研,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能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也很关键,就是能培养一批人才。我的学生毕业后,很多都能在国内外著名的高校继续深造,这也是让我感到特别欣慰的地方。”谈及回母校工作的初衷,徐迈(2003-2006硕、2010-2013博后,清华电子系)笑着说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原化工学院教授张怀祖同志,因病脑梗医治无效,不幸于2017年 9月15日22 时在北京中关村医院逝世。享年98岁。张怀祖教授195....
时下,随着2024年春季学期进入尾声,一批年轻学子即将结束自己的求学生涯,进入科研岗位。同时,有更多年轻学子会在不久后开启自己的研究生学业。在此过程中,他们是否知道自己更适合哪些科研领域、选择何种科研课题,最终能否形成、又会形成怎样的科研风格?“这些都与学者在学习科研过程中形成的学术品味有直接关系。”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表示。年来,朱邦芬一直在提...
在祖国70周年华诞来临之际,为回顾近代中国百年社会变迁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峥嵘岁月,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9月29日上午,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
钱伟长(1912 年 10 月—2010 年 7 月),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力学、应用数学、中文信息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创建了板壳非线性内禀统一理论和浅壳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波导管理论、奇异摄动理论、润滑理论、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法、穿甲力学、大电机设计、高能电池、空气动力学、中文信息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1956年、1982年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