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知识奴隶”潘海东

2012-12-26 |

“我是一个知识的奴隶。”潘海东指着办公室窗户上一张写着“知识奴隶”的贴纸说。

38岁的潘海东削瘦、短发,笑起来有些腼腆。作为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的CEO,潘海东对各种新鲜的知识时刻保持热情和兴趣。

截至20114月,互动百科已经发展为由327万用户共同打造的拥有518万词条、53.7亿文字、565万张图片的百科网站。

互动百科每天有根据社会热点创造的IN词,每个月有十大热词盘点,还有年度热词盘点,这些是互动百科根据网民特点做的创新,热词在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流行潮流。

维基中国化的拓荒人

谁是知识的创造者和拥有者,谁对词语有解释权?在人类的历史上,少数的精英主导了人类的历史,历代的史官和知识阶层主导了历史的记录和对当下的解释。

如今,拥有了自由、免费、开放的互联网之后,这一切出现了改变的趋势。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记录历史,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解释词语,网民的智慧碰撞之后,构成了对整个世界的解读,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每一个人都有贡献。

潘海东就是那个提供展示每个人智慧平台的人。

北京科技大学学士、清华大学硕士、波士顿大学博士,潘海东有一个典型的中关村IT创业者的履历:经过国内的本科阶段教育,在国外接受了博士教育并接触到互联网回国创业,投身到中关村科技园互联网时代的热潮中。

20056月,潘海东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园成立互动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10万元创业资助,开始了在中文维基领域的探索。

维基的理念是“协同创造价值”,这是自杨致远创立雅虎以来,对互联网精神最完美的表达方式之一。维基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维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网络平台,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奉献精神,充分调动草根大众的力量,汇聚上亿网民的头脑智慧,不断累积成全人类共同的开放知识库。

对人类知识而言,互联网和维基的诞生使知识积累的几何级数膨胀和知识获得更加便捷。传统的百科知识全书《大英百科全书》在网络和维基的冲击下,印数逐渐减少,印刷版甚至有可能消失。而不管国外最大的维基网维基百科和中国最大的百科网互动百科,两者的市场份额都在逐年攀升。

原本打算进入本地搜索领域的潘海东,听从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副总裁李建光和前任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Michael Bruck等顾问的建议,最终选择中文维基网站作为创业的方向。

跟维基百科虽然形态类似,也遵循了互联网免费原则,不向用户收取费用,但互动百科与维基百科的运作并不完全一致。

维基百科的运营依靠用户的捐赠进行非营利的运作模式;而互动百科依靠出卖网页广告和多种经营来进行商业化运营。

潘海东选择这样的盈利模式跟中国用户的习惯有关,中国用户不习惯付费和捐赠,依靠广告收入就成了互动百科必然的选择。

潘海东对互动百科的架构赢得了市场的认可。2006年,潘海东去美国硅谷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他直接找到硅谷创业基金的两位负责人,5分钟拿到了这个基金的第一笔风险投资。

20093月,互动百科得到另一家风险投资商DCM第二轮3000万美元的投资。DCM合伙人林欣禾表示,DCM投资互动百科的原因是因为维基满足了人的两个最主要的需求:一个需求是人们永远在找知识,永远在找内容;另外,因为人是社区动物,人们找到知识后马上想要跟朋友们分享。这两个原始的需求加起来就是为什么维基会非常受人欢迎的原因,这是DCM投资互动百科的根本动力。

而第三轮的融资,潘海东表示,正在进行之中。

互联网精神的信仰者

潘海东外表斯文、白净,似乎是与世无争的书生,但面对强大对手和垄断的时候,他却未曾示弱。

2011年初,互动百科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提交了一份针对某行业巨头企业的反垄断调查申请书。

互动百科请求依法责令被申请人立即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不得利用市场垄断地位修改网站排名;请求依法对被申请人处以7.9亿元人民币罚款。

这个石破惊天的申请书被认为是“不自量力”,因为在体量上,两个公司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很多比互动有实力的企业敢怒不敢言,私下不少互联网大佬对潘海东竖起大拇指,“有种”。潘海东则认为,大不是企业不遵守市场规则的挡箭牌,“企业不光是赚钱的机器,也要遵守社会规则,企业也是社会公器。”

“所有的互联网创业者,当遭遇不公正竞争、垄断性打压时,要果断地挺身而出。”潘海东说。

经过不断的奋斗,互动百科从最初的一间办公室逐渐发展成为占据三层楼、拥有五六百名员工的中型公司。公司大了,潘海东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一睁眼就有五六百张口要吃饭。”

不过,他很庆幸生在了互联网时代。潘海东说,中国互联网产业没有任何壁垒,所以,中国互联网产业从第一天开始,完全处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资本化环境当中。

潘海东自认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互联网从业者不光应打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有义务维护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环境。他是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和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2010年,他当选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理事。2011年获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称号。

Web2.0时代,维基网站是领先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互动百科刚刚在全国成立5个分公司,在公司战略上也有变化。“我们将为中小企业提供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潘海东认为,必须跟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研发方面也有倾斜。(王超)

转自《中国青年报》20121225

相关新闻

  • 022009.03
  • 182010.10

    《穿过知识丛林》(台湾)

    作品编号:04作者姓名:黄清辉 设计说明: 清华大学校园环境优美,素有“工程师的摇篮”之称,作品“穿过知识丛林“以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两翼齐飞,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出发,用书本背面的条形码发想,其笔直...

  • 052017.04

    胡乔木与知识界的交往

    “胡乔木一生与知识分子接触最多,他与知识分子有着不解之缘……”

  • 172018.07

    知识分子费孝通

    知识分子是贯穿了费孝通一生的主题。他反复提醒自己是“五四之子”,是 “后五四时代典型的知识分子”。

  • 062011.09
  • 152010.10

    《知识之轮》

    作品编号:A01作者姓名:Nicolas Bertoux 作者国籍:Italy(意大利) 设计说明:作品由六小件雕塑构成。

  • 112018.10

    潘际炎校友逝世

    桥梁技术专家、中国铁路栓焊钢梁的奠基人之一、西南联大校友潘际炎先生于2018年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 172021.06

    叶逊敏:张弛有度的知识分享者

    2006年本科入学,2019年博士毕业,叶逊敏在清华园度过了近十三年的校园时光。与其他清华学子略有不同的是,在研究生期间,叶逊敏以“火树”的网络身份做了一名桌面游戏的兼职主播,还参与了《一站到底》《密室大逃脱》《最强大脑》等展现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艺节目,并一直在网络上进行知识分享和理性讨论,在网络上小有名气。2019年毕业后,他跳出专业限制,自主创业,现在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CEO。对于叶逊敏来说,“...

  • 142019.08

    潘光旦诞辰一百二十年︱被误解和被忽视的保守主义者

    潘光旦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在优生学、社会学、天才研究和民族研究等领域均有建树。他长期被学术界看作一位自由主义者,也有人将他视为社会民主....

  • 142019.08

    潘光旦诞辰一百二十年︱被误解和被忽视的保守主义者

    潘光旦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在优生学、社会学、天才研究和民族研究等领域均有建树。他长期被学术界看作一位自由主义者,也有人将他视为社会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