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陈薇:享受科研乐趣

2013-08-28 |

微寄语——

树立远大志向,找对方向,坚持不懈,不要让过程的坎坷阻挡你前进的步伐

几乎最不可能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却最终走上了科研道路,这是同学曾经对陈薇的评价。

1991年,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的陈薇作出了一个选择:参军,去军事医学科学院做科研。很多人并不理解她的选择,因为在此之前,她已经签约了南方一家著名的生物公司,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她将过上高薪白领的生活。

但一个偶然的机会,陈薇知道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知道这个单位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命令,从全国抽调最优秀的科学家迅速成立的。她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员。

进入部队以后,她才发现,她放弃的远比自己想象的多,军队的严格纪律、科研道路上的枯燥寂寞以及攻关过程中的艰难,都是她不曾想过的。

“能不能坚持,最重要的是兴趣,还有对工作的责任。”陈薇这样诠释自己在科研领域的一路坚持,即使后来遇见在她曾签约的生物公司工作的师弟,得知与对方收入差距在百倍以上,她也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在陈薇的工作状态中,累和苦都是最平常的字眼。在她看来,要想真正地做出点事来,都需要艰辛的付出。在她的记忆里,在实验室里一待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甚至中间都没有时间上厕所。忙的时候,大年三十晚上她都会待在实验室。

大多数人知道陈薇是在2003年那场抵抗非典的“战斗”中,那时候的她临危受命,带着团队对SARS病毒展开研究,用实验证明干扰素ω在体内外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增殖。

在那场战斗中,陈薇的工作状态不仅是苦和累,有时更要面对危险。在SARS肆虐的时候,她和同事南下广州一线采集非典标本进行攻关,而这个过程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做了这个事情就不能考虑这个问题了,就像医生一样,都会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我们不能因此不做工作。”在陈薇看来,困难也好,危险也好,都是她的工作所必须面对的。

对于陈薇来说,最欣慰的是自己的科研能够产生价值。2008年,她曾经作为抗震救灾防疫小组的组长,在一线为大灾之后无大疫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北京奥运会期间,她参与“军队奥运安保指挥小组”专家组,带领队员进驻20个主要场馆,负责各场馆的核、生、化反恐任务;她曾历时10年研制出一类新药基因工程炭疽疫苗,让我国、我军在防控炭疽芽孢杆菌这一最重要的生物恐怖剂和生物战剂方面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手段……

“对我而言,这是另一种生活乐趣。”陈薇说。

(陈凤莉)

转自《中国青年报》201382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