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柳克俊教授回哈军工忆传奇往事

2013-11-06 |

柳教授在他捐赠的我国首台军用电子计算机元件前讲解

  一封密信调入哈军工

  柳克俊1933年生于南京一个普通家庭,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在电机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当时正赶上开展教学改革,要向苏联学习,很多高校都派来了苏联专家,清华大学也不例外,这样我的导师又多了一名苏联专家。”柳克俊回忆说,随后,国家决定在一些学校直接邀请苏联专家教学,后来选中了哈工大,这样,原来清华的苏联专家有的就要转到哈尔滨去,柳克俊在读完研一后,也随着迁往哈工大。

  在1956年年初,也就是在柳克俊来到哈尔滨的第3年,研究生处交给柳克俊一封信,让他拿着信出学校,沿着有轨电车轨道走到头,看到有解放军站岗的地方,把信交给他就行。“当时我也没多想,我把信交给士兵后,他把我带进大楼里的干部处,工作人员看了信后告诉我: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103部队(哈军工代号)的人了。我当时很惊讶,工作人员看出了我的心情,对我说:以后需要你回清华大学的时候,我们会送你回去的。”

  7月份,柳克俊毕业了。这时从校外开进一辆吉普车,学校领导、研究生处的老师和103部队的人一起找到他,将他带到了哈军工海军系的大楼。上楼后,柳克俊见到了海军系的两位领导,这才知道,他来到这所学校当教员,是要在海军系建立水中兵器射击指挥仪专业。

  发明“用计算机找对象”

  在柳克俊的眼中,计算机不仅能够用于科研和军事,而且还可以解决个人的终身大事。“用计算机找对象”就是柳克俊发明的,谈起这个话题,柳教授笑了:“计算机找对象很准啊,你需要对方什么条件,只要在计算机上做下编程就可以解决。”柳克俊回忆,1960年左右,海军工程系的老师平时都忙于科研工作,许多老师30好几也没成家,每人只能利用周日一天抽空去跟女孩子散步、聊天,以此获得进一步的了解。

  “这样做太费时,不可能挨个见面,如果把这些女孩子的信息录入计算机,选出自己喜欢的类型再见面,这样成功率就很高了。”柳克俊说,最后他提议“用计算机找对象”的这个方法,让许多同志都找到了另一半。

  搜集计算机元件捐赠哈军工

  记者随柳克俊教授来到了哈军工纪念馆,看到了他捐赠的我国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元件,“这些计算机元件只是整个计算机中很小的一部分,我用了四五年时间才将它们搜集到。”

柳克俊说,早在很多年前,国家的一些博物馆,甚至有美国、英国的一些国家级博物馆都找过他,想要收藏我国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元件。四五年前,柳克俊意识到这些元件的特殊意义,就让学生去海军各个部队搜集这台计算机的元件。“由于地址的变迁,部队的改变,这些元件已经不知道流落何方,集齐真是很难。”柳克俊说。去年9月份,当哈军工纪念馆筹建办找到柳克俊时,这些元件才刚到他手中不久。“真是太巧了,如果再早一个月,恐怕连我都还没见到这些元件,更别提捐赠了。”柳克俊笑言。最后,柳克俊表示,他争取将剩下的元件全部搜集到,捐给哈军工纪念馆。

(宋菲)

转自《生活报》2013831

相关新闻

  • 082007.11
  • 272017.06

    沈从文的胡同传奇

    仅就个人居住条件而言,沈从文的后半生的确有些动荡、狼狈。胡同传奇的终篇虽然涩重却也足够辉煌,让人深受震撼与鼓舞。或许这正是“传奇”的本色吧。

  • 132020.08
  • 192024.03

    她,一个世纪的传奇

    3月16日,周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物理所)主楼前,巨大的红色幕布上印着一位白发老太太的照片。聚集于此的长者和年轻人,都称她为“先生”。他们口中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还原出这位老人近一个世纪的传奇人生——她打破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弹道专业不收女学生的先例,成为首位德国军工女博士;她和丈夫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她是中国核物理、高能物理与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名字是我国第...

  • 082010.10
  • 242008.06
  • 112012.07

    书生靶场写传奇

    来源:解放军报 2012-06-04 王铁 曾磊 朱宝书  主人公小传:葛爱学,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某所办公室副主任兼高工,国防科技大学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出版...

  • 062004.09

    传奇清华学子余龙文

    传奇清华学子余龙文 传奇清华学子余龙文作 者:黄文辉 郭梁 发布日期:2004-09-06 按:余龙文,1984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1995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毕业后来到团中央工作,曾任团中央青工部企业家工作处处长,兼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2002年挂职广西北海市副市长,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招商区副局长。 在清华校友人物中,余龙文是一个不能不...

  • 282019.10

    百年传奇校友黎凤鸣

    当年我们外语系的法语老师黎凤鸣2019年10月16日,以年近九十的高龄 ,独自一人从香港匆匆赶来参加南开大学百年校庆时,她创造了一个新的“百年传奇”!

  • 282024.02

    用创新突破书写“双奥”传奇——记“国家卓越工程师”李久林

    “很多人都被‘鸟巢’的外围钢结构所吸引。其实,它内部的混凝土柱子长短不一、倾斜各异,而且与钢结构穿插在一起。如果一眼就将尺寸、颜色相同的柱子和钢结构分辨出来,那么你对‘鸟巢’工程的了解就很深入了……”1月30日,在北京城建大厦的办公室里,刚刚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的李久林(清华大学2018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校友)热情地为记者推介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这两座北京奥运的地标性建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