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你知道我,不渴望你记得我,我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 刘西拉学长深情的告白正是无数清华人默默无私为国家奉献....
故园曾忆传佳话,神侣双琴闯天下。“白首少年”音容在,世上再无刘西拉。
弹指一挥,毕业已然20年。
“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2003年,在《杨绛文集》的《自序》中,杨绛这样给自己定位。
“我这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能把童年时期的梦想付诸现实,是很幸福的。”1936年出生的刘永坦,比世界第一台实用雷达晚“出生”一年,他却用一生追赶乃至领跑世界雷达技术的发展脚步。奠定理论基础、组建“雷达铁军”、筑造“海防长城”……刘永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对海...
从教48年来,刘西拉将最先进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他说:“老师,不但自己要燃烧,还要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
曾用一首《少年》燃爆全网,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团长刘西拉,于12月21日17时3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称,全国政协原常委、无党派人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西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十七时三十二分在上海逝世,享年八...
季羡林近影 2009年1月25日下午,解放军301总医院季羡林先生的病房里喜气洋洋。墙上横挂起长长的一串红色“福”字剪纸。牛年来了,季老的床头挂上一只憨态可掬的红色绒布小牛。精神矍铄的季先生管自己今年病房里的春节大菜叫做:“团团圆圆”。季羡林一家包了喜迎团圆年的饺子。季先生品尝完了“团团圆圆”以后,又其乐融融吟出两句古诗:“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布衣情怀 按照中国老百姓讲究虚龄的传统说法,...
1946年9月2日,22岁的朱光亚被导师、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选中,作为“种子计划”成员之一前往美国研习原子弹制造技术。一同被选中前往的还有李政道、孙本旺、唐敖庆等后来著名的科学家。历经13天的海上航行,“种子计划”成员终于到达美国。然而,他们却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在这里研习原子弹制造技术绝无可能。大家只能就地解散,自寻出路。1949年冬,朱光亚参加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留学生冬令会时留影朱光亚选择到吴大猷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