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陈朝松:行健不息需自强

2014-09-22 |

  回顾陈朝松的求学之路,清华大学老校歌里的那句词“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需自强”是其真实的写照。

  陈朝松出生于广西的一个小山村,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十来岁的陈朝松就成了留守儿童。出身的贫寒和童年的孤独,并没有阻碍他追寻梦想的脚步,反而练就了其自强与坚韧的性格。

  从村里的小学到乡里的小学、乡里的初中、县里最好的初中、市里最好的高中、再到考入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所反映的不仅是简单的地理位置变化,更是他追梦的印记。这一路走来,并非一番坦途。

  中考前夕,陈朝松不慎左手骨折,住在学校宿舍十分不便,其后两次模拟考是在左手裹着绷带的情况下完成的,并最终取得中考县第四名、市第六名的好成绩。

  高考前20天,他患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全身乏力。他还是坚持下来,最终他成为2006年广西高考理科第二名,如愿进入清华大学,成为计算机系的一名新生。

  清华计算机系,有着“一半天堂、一半地狱”的称号。所谓的天堂,是对那些国家计算机集训队、信息奥赛获奖者而言的,而像陈朝松这样“上大学前不知道计算机系要学编程”、“甚至没有碰过电脑”的人而言堪称“地狱”。

  实力差距,让他颇有挫败感,没法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但他从来都不轻言放弃,“那些无法把你打倒的,总将使你更加强大,关键是自强。”陈朝松经常这样激励自己。经过不断反思、心态调整和大量时间的投入,他不仅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每年都获得综合奖学金,并担任班长带领班级获得集体荣誉,更在社团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奋斗的方向——公益。

  陈朝松为人所称赞的是他对公益的长期投入与坚持。在清华园近7年的时间里,他从公益参与者变成公益组织者和引导者。

  作为参与者,他参加过校园讲解、助老捐衣、公益支教等诸多志愿活动。对公益支教,他尤为投入。在与贫困地区孩子的接触中,他真切体会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感受到了个人的微小付出却能点亮他人心中梦想的力量。内心强烈的触动使他在公益支教这条路上坚定向前,他到过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西、新疆等欠发达地区,数十次站在讲台上和学生分享成长的感悟与经历。

  作为组织者,他加入清华学生教育扶贫公益协会并任部长、会长、辅导员。他和团队组织志愿者周末前往河南、河北等地支教,四年多时间里受益学生超过52000人;他们发起“电脑传爱行动”,利用暑假时间募集社会闲置电脑资源,三年来为北京9所民工子弟小学建立了微机室。他还联合教育扶贫公益协会的几位老会员,用每月薪水的一部分在当地学校设置“撒爱励志奖学金”,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作为引导者,他担任计算机系本科生的辅导员、学生教育扶贫公益协会辅导员、清公益咨询协会会长等职务,书写公益志愿思考感悟超过12万字,以大学生支教为主题的硕士论文19万字,举办和参与公益相关的沙龙十余次。他希望引导同学更多参与志愿,用专业精神去从事公益,在公益中找到自己的责任与价值,积蓄能量,改变世界。

  对公益的坚持使陈朝松获得很多荣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清华大学十佳研究生志愿者等。

  当被问及“为什么义无反顾地长期坚持公益”时,陈朝松的回答简单却让人感动。他说,中学时他虽然学业突出但却家庭困难,是每个学期的助学金和困难补助帮助他渡过难关。进入大学之后,他更是获得了学校全方位的经济支持,这才使他能不受经济困难干扰、安心学习。

更让他感激的是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老师和辅导员,是他们无私的爱让自己能不断前进。“我坚持公益,本质上也是在传递关爱、传递感恩。我特别期待等我帮助过的人将来有能力了,也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样社会一定会更美好,而这也是清华人应有的责任。”

转自《中国青年报》2014922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