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陈巧玲:做微小而有意义的事

2015-08-18 |

陈巧玲

615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联合18个部委,在京正式启动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这次会议里,来自民间的月牙多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受到多方关注。会议现场播放了月牙多团队短片,并展示了月牙多食品安全调研小组编著的中国第一部食品安全档案——《中国食品安全档案》,创始人陈巧玲也受邀出席会议。

一次关于“社会责任”的讨论

2012429日,清华大学101周年校庆之日,清华经管学院MBA专业二年级学生陈巧玲与校友陈洪榕偶然地聊起了关于“社会责任”的话题。在到清华读书之前,陈巧玲曾在深圳比亚迪、厦门ABB等知名企业就职,从事过设计工程师、技术支持和销售等工作。在北京,她之前是在金融街做市场投资工作。

聊到来清华读书的理由,陈巧玲不加隐晦地表示来清华“镀金”的理由就是为了在事业发展上博取资本,简单来说就是“买大房子、开好车”。

清华确实给予了陈巧玲事业的基石,虽然不是以她预期的方式。直到今天,陈巧玲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与陈洪榕见面时他讲的一段话:“他就对我说,作为清华的学生,更应该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情,更应当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陈巧玲不禁想到了自己在《企业伦理及社会责任》课上曾经讨论过的一个果汁造假案例,进而延伸到了时下每个中国人都倍加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想和陈洪榕一拍即合,俩人当即决定以“清华人”的身份,为食品安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是否有可能探索出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由于我们两人都是非食品专业出身,对于食品安全无从下手,因此只能先从调研开始。”而之所以将调研平台起名为“月牙多食品安全研究中心”,陈巧玲告诉记者,“月牙多”取意于手指月牙,寄寓安全、健康之意。

没有办公室的月牙多,开会最多的地点是餐厅、经管学院的楼里,清华园滋养了陈巧玲的梦想,而她也对这份滋养总是心怀感激。

一本关于食品安全的图书

在月牙多成立之初,陈巧玲和陈洪榕最大的担忧便是自己之前的学习和工作背景与食品行业毫无关联。

“甚至在开始从事食品安全时,身边的朋友都不是太理解。因为食品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高科技行业,不算是一个好的从业行业。”当初以赚钱作为人生理想的陈巧玲,最终却选择了这样一件事情,很多人表示不解,何况她在清华读的明明是MBA

在组建和发展月牙多的过程中,陈巧玲表示最大的困难是担心自己不够专业,无从下手。但最终整个团队决心将劣势化为优势,希望能在食品安全方向运用一些新思维,“比如互联网思维以及经济学的思维”。

但是经过半年时间的调研他们找到了思路,从跟食品安全最直接相关的消费者和食品从业者身上找到了方向——“试着从经济学的思维寻求解决方案,从而跳出了食品专业技术的不足”。

“因为所有的食物都是经由食品从业者传递和生产的,我们想了解他们背后为什么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等等,我们是否可以从我们擅长的领域,比如从经济学的思维,是否可以为食品安全找到一些解决方案。”陈巧玲说。

而通过后来调研她发现,不管是从消费者角度,还是从食品从业者角度,双方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有些还是挺片面的。月牙多参考了很多国外的食品安全体系,比如美国食药监局网站,欧洲、中国香港等等的食药监局网站,以及很多有关环境和食品安全的书籍。

“这其中一本叫作《保护公众健康——美国食品药品百年历程》的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陈巧玲和伙伴们了解到,美国食品安全问题曾经也很严重,而书中主人公、美国FDA之父哈维·威利通过他的努力,不断促进美国政府、民众以及食品企业来推进食品安全。

这给了陈巧玲很大的启发,她和陈洪榕一致认为今天的中国也需要有人做这样的事情:先去探究食品安全的全貌,先去探究中国的食品安全到底是怎么回事,再去寻求解决方案。“于是我们决定写一本书,并起名为《中国食品安全档案》。”

历时两年的调研和写作过程并不简单,除了要在各自本来的学习、工作中分出一部分时间、精力之外,资金也成为月牙多面前的“拦路虎”。尽管如此,大家还是齐心协力的完成了这本调查报告,而且收到了很好的反馈。

“《中国食品安全档案》刚刚出版时我们还担心不专业,但是后来大家看到后反响特别好。包括一些专家学者对此书的评价都很不错,让我们非常开心。”

一个关于国人吃得安全的目标

“最近我们正在筹建月牙多食品安全技术研究院,主要致力于食品安全调研、食品安全理念宣传、食品安全常识科普,同时我们还正在构建月牙多的食品安全标准和体系,并探索将其落地的方案。”

除了陈巧玲和陈洪榕两位创始人之外,月牙多的其他成员开始都是以志愿者身份加入。目前团队大概有20人左右,有在校生、也有已经毕业的人员。

“月牙多的愿景是‘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吃上安全、健康的食品’,我们会一直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我个人,希望能继续把月牙多做下去。”陈巧玲坦言,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升,陈巧玲坦言自己和成员们都感受到了一份期待和寄托以及满满的责任和压力。“我们希望能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用实际行动践行食品安全。” (张晶晶)

转自《中国科学报》201573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