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建筑学院召开1958级校友入学六十周年座谈会

2018-05-24 | 来源 建筑学院校友会 |

5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958级建四班校友入学六十周年座谈会在建筑馆王泽生报告厅隆重举行,50余位年逾八旬的毕业校友及其亲属与当年的17位老师——吴良镛院士以及康寿山、王炜钰、郭德庵、常友石、高亦兰、林贤光、薛恩伦、凤存荣、曾昭奋、郑光中、詹庆旋、胡绍学、郑国卿等先生们欢聚一堂,共叙昔日清华岁月。活动由58级校友,建四班党支部书记,原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土地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陈书栋主持,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党委副书记张弘参加了本次活动。

1958级建四班校友入学六十周年座谈会现场(摄影:吴骞)

建四班校友们在1958年入学时共有108位同学,是建筑学院在五十年代前后招生最多的一届。毕业后,各位校友奔赴祖国四面八方,在不同工作领域纷纷贡献了巨大力量。如今,在各位校友入学六十周年之际,平均年龄已在79岁的老同学们能够再度相聚、忆往昔岁月,着实令人欣喜。

会议伊始,庄惟敏院长代表学院对各位校友返校参加入学60周年纪念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校友们介绍了近年我院及学科发展情况,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院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均取得A+的优异成绩,并指出这与各位校友的影响力密不可分。此外,庄院长还介绍了建筑学院校友微信平台等相关情况,希望可以以此来搭建学院与校友们的沟通平台。

庄惟敏院长致辞(摄影:王雪婷)

随后,建四一班团支部书记,原建设部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王侠宗校友代表活动筹备组致辞,他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回忆了过往的校园生活,六十年前建四班同学携手走进清华园,在最好的时间、最好的地点,遇到了最好的老师们,学习到了最好的知识,建四班也形成了刻苦攻读、积极进取、不事张扬、严格要求自己的班风。毕业后,各位同学分配到祖国四面八方,并且至今仍有多位同学坚守岗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做出贡献。王侠宗表达了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向教育和培养他们的各位老先生表达了深深谢意。

校友代表石安海则在发言中讲到,近年来他在坚持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做一些社会工作,如教育扶贫、主编《岭南近现代优秀建筑》等,并现场将1911-1949年卷赠送给老师和同学们。

58级校友发言,左起:陈书栋、王侠宗、石安海(摄影:王雪婷)

座谈中,校友与恩师们进行了亲切交流。现年已96岁高龄的吴良镛先生满怀深情的讲述了曾经与各位校友的往事,表达了对诸位多年未见的校友深厚的思念之情;原建筑学院院长胡绍学讲述了自己在规划院、设计院、政府机关、科研机构等多个单位及场合与校友们之间的故事,认为自己与建四班早已融为一体。建四班当年的各位老师也先后分享了自己与同学们的珍贵回忆:他们想起了当年长安街规划项目组日夜奋战的情景,至今还珍藏着当年的照片;回顾了当年为各位同学分配毕业后工作的故事,并评价建四班的同学做事踏实、平易近人、极有才气、品质最佳;重温了与同学们一起在图书室读书学习的经历,并对同学们的好学精神印象深刻。每一位老师都表达了对建四班同学深切的祝福,并祝愿他们身体健康,2024年再回来相聚!校友们对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充满着美好的回忆,让座谈会现场响起阵阵欢快之声。

建四班的老师发言:吴良镛院士(左上)、胡绍学先生(右上)、凤存荣先生(左下)、郑光中先生(右下)(摄影:王雪婷)

活动最后,参加座谈会的建四班校友及各位嘉宾在王泽生厅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共同表达对母校107岁生日的最真挚祝福。

1958级建四班校友与恩师合影(摄影:王雪婷)

建筑学院1958级校友集体签名留念

座谈会前,建筑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对部分校友代表进行了访谈:石安海,四川人,现任清华大学广州校友会会长,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石安海校友讲述了自己的职业历程,在毕业后先进入施工单位工作,后来转而从政。他建议同学们毕业后要多去基层进行锻炼,未来可更好的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设定合理期值。

马麟,吉林延边人,原北京市规划局原副局长、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马麟校友回亿起在学期间,学院尚未成立规划专业,但那时已有规划项目小组,他当年做长安街规划项目的经历,负责人吴良镛先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给马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他向规划专业学生表达了研究好城市经济问题,深入理解城市发展规律,让规划成果更好落地的美好希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