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黄祖洽先生塑像在北师大物理楼前落成

2019-06-05 | 来源 公号“京师物理”2019-06-05 |

2019年6月2日,由黄祖洽先生门下全体研究生敬立的黄祖洽先生塑像在北师大物理楼前落成。

黄祖洽先生1924年10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于2014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黄祖洽先生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氢弹研制的探路先锋和我国核武器物理问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是对我国科学技术与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两弹元勋。黄祖洽先生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学报》、《中国物理(英文版)》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二届成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共发表研究论文及专著等130余篇(种)。黄祖洽先生由于 “轻核反应与核少体问题”的理论研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作为“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的主要作者之一,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因“中子和稀薄气体的非平衡输运和弛豫过程”和 “浸润相变的研究”两项成果相继于1991年和1996年分别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员、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004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所著《射线束和材料改性》一书,作为科普项目《院士科普书系》之一,于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黄祖洽先生1944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先是在钱三强先生和何泽慧先生的指导下从事核乳胶研制的实验研究工作,后来又跟随从英国归来的彭桓武先生研习理论物理。1950年黄祖洽先生作为新中国后清华大学毕业的第一位研究生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6年后改为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现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然后于1965年率领氢弹理论预研小组并入核武器理论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九研究所的前身)并任副所长。直到1980年调离核武器研究所,他和原子能科学打了30年的交道。大体来说,前15年做的是为和平利用原子能服务的反应堆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后15年做的是有关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其间也做过一些有关中子输运理论和临界安全评估的研究。

1950年到近代物理研究所后,黄祖洽先生本来有志于基本物理问题的研究。然而由于国家的需要,他毅然转到发展中国的核科技方面的研究上来。1953年,黄祖洽先生开始从事核反应堆的理论研究。1955年11月至1956年6月去苏联实习期间,他曾纠正苏联援建我国的重水反应堆原设计书中有关临界数据的错误。1958年,黄祖洽先生领导并参与了核潜艇用反应堆的初步理论设计,组织领导了多种类型反应堆的理论探索,培养了我国第一代反应堆理论人才。黄祖洽先生是中国核反应堆理论和设计的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之一。

在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理论问题的研究方面,黄祖洽先生是物理问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59年下半年,黄祖洽先生领导原子能研究所的四人小组,开始探索原子弹的设计原理。1960年,黄祖洽先生领导“轻核理论”小组开展氢弹理论预研,为我国取得氢弹快速突破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直到1965年并入核武器理论研究所的四年多时间里,黄祖洽先生领导轻核理论组,解决了一系列有关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基础问题,对氢弹中各种物理过程、氢弹作用原理及可能结构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和研究,起到了为后来的氢弹理论设计探索道路、准备有关方程和数据的重要作用。同时,1961年底,黄祖洽先生在二机部九院兼职,任理论部副主任,参与并领导了原子弹设计中所需的状态方程、中子输运、中子引爆装置、核反应堆动力学方程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加强型弹的理论设计工作。

1965年,黄祖洽先生被调至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任副主任(后改为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九所副所长),参与氢弹的理论突破,并领导一些型号氢弹的理论设计。黄祖洽先生开创性地完成了带中子的辐射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推导和确立,研究了核武器数值模拟计算中必不可少的、各种材料的状态方程及中子多群参数,研究了原子弹中点火中子源的设计和中子产额的问题,探索研究了加强型原子弹,领导了含热核材料的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在探索氢弹原理过程中,黄祖洽先生负责一条技术途径的试算工作,在氢弹原理突破后,他参与领导多种型号核试验装置(包括氢弹原理试验装置和第一颗空投氢弹核试验装置)和第一代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方面建立了卓越功勋。

黄祖洽先生在制订核材料的临界安全操作规程及建立核数据中心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1966年,黄祖洽先生参加了为保证核燃料生产和加工中的临界安全而成立的临界安全小组并任组长,用中子输运理论解决了核工业生产中的某些临界安全问题,提出了保证临界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并制订成操作规程,这一规程成为国家指导核燃料临界安全的规范文件。1972年初,在黄祖洽先生的极力倡导下,正式成立了中国核数据中心。黄祖洽先生一直担任中国核数据中心的顾问,关心着中国核科技事业的发展。从1974年开始,黄祖洽先生指导开展“轻核反应与核少体问题”的理论研究,相关的核数据研究成果为核武器产品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0年黄祖洽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时年56岁。5月,黄祖洽先生从核工业部九所副所长调至北京师范大学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现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兼所长。在把自己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后,黄祖洽先生开始了“深情寄木铎”的教育生涯,全力投入到了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由于黄先生的到来,他的学术地位和威望使他自然地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研究队伍的带头人和核心,推动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和核科学研究的发展。也正是由于黄先生的到来,北京师范大学的理论物理学科于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理论物理学博士点、以及后来的理论物理学全国重点学科和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黄祖洽先生在教书育人上有许多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方法。他把导师的作用归结为:“鼓励、引导、帮助、把关”,把提高研究生素质,扩大知识范围,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科研能力和优良学风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在学术水平上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耳濡目染地学到了严谨治学、民主讨论的学风,培养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黄祖洽先生十分重视把研究生培养和教师本人的学术研究相结合,提倡“教学相长”。他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输运理论以及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所著《核反应堆动力学基础》及合著的《输运理论》和《表面浸润和浸润相变》等专著是相关领域的重要著作。30多年来,黄祖洽先生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科学洞察力、民主而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培养了一大批博士、硕士、以及年轻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单位科研和教学的骨干,不少毕业生也已经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除了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外,80多岁高龄的黄祖洽先生还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直至最后病重入院。1999年,已经75岁的他主动请缨为本科生授课。黄祖洽先生的这种敬业精神在学校里被传为佳话,成为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黄祖洽先生讲课深入浅出,幽默风趣,逻辑性强,物理概念清楚,深受学生们的爱戴,连年被学生投票选为“北京师范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本科教学十佳教师”之一。

黄祖洽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和物理学术期刊的建设工作。为了普及原子能的知识以及原子能技术的应用,黄祖洽先生撰写了《科学家谈物理:探索原子核的奥秘》及《射线束和材料改性》等科普读物。从1983年起黄祖洽先生担任中国物理学会主要刊物《物理学报》主编,直至1999年,使《物理学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84年中国物理学会创办了英文版的Chinese Physics Letter,黄祖洽先生担任首任主编,1992年中国物理学会又创办了英文版Acta PhysicaSinica(Overseas edition),黄祖洽先生也是首任主编,为中国物理学研究成果及时与国际同行交流开辟了新阵地。

黄祖洽先生可谓“一生两辉煌”。在1980年以前,黄祖洽先生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和战略核武器物理问题的研究和设计立下了不朽功勋,他和彭桓武先生一起奠定了中国核反应堆理论和设计的基础,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原理探索和理论设计率先开路,贡献卓著。在1980年后,黄祖洽先生除了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输运理论和凝聚态理论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发展,还为中国物理学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发展殚思竭虑、锐意开拓、广育人才、启发后学而无私奉献。

黄祖洽先生塑像的落成为北师大新添了学术与人文景观,不仅能够弘扬了两弹一星的科学创新精神,还能更好地勉励后辈学子发扬以黄祖洽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