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李向阳:从清华学子到走向世界的计算机科学家——心怀梦想,向阳而生

2020-10-27 | 张超 | 来源 公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校友会”2020-10-27 |

李向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90级校友,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信息与智能学部常务副部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ACM中国前联合主席,ACM Fellow,IEEE Fellow。李向阳教授一直从事智能物联网、移动与边缘计算、数据共享贸易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自2000年以来已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及会议累计发表4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CCF A类论文160余篇),包括本领域著名的会议ACM MobiCom论文16篇,谷歌学术论文引用总数22000余次,H-Index 76, 8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并获授权国内外专利40余项。

又是一年金秋时节,二校门两旁的银杏叶随风飘落,被骑着自行车匆匆上课的学子们压出了一道道金黄的车辙。

30年前,也是这样一个落叶纷飞的秋天,李向阳开始在清华园里追逐他的梦想。在这里,他领略到大师风采,塑造了自强品格,开阔了学术视野,养成了探索精神,最终找到了点燃人生的那把火炬。

30年,岁月的流逝诉说着时代的沧桑变化,但是母校在他心中留下的那些斑斓光影,依然珍贵如当年。

李向阳,本科时期,于清华园大礼堂前

求学:农家少年,向阳而生

上世纪70年代初,李向阳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家境并不富裕。童年时期的李向阳没有展露出日后将会成为科学家的“特殊天赋”,甚至在小学二年级时,因为贪玩和偏科,他的数学只考了60多分,一度被视为班里的“差生”,还被劝说留级了。

幸运的是,因为留级,李向阳得遇生命中的启蒙老师。那位老师从开始的课堂教学交流中意外发现了他的潜质,觉得“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可以非常有逻辑地去思考老师课堂上并没有讲解到的定律,是个可造之材”——这句鼓励的话语,让年幼的李向阳开始树立信心,并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升入初中的数学摸底考试中,李向阳成为班里唯一取得“优异”分数的学生。一位非任课老师见他天资聪颖,便鼓励他去参加数学培训和竞赛。由于每次都要从乡下去县城上奥数班,为了照顾李向阳,这位老师还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日,每到周末就骑着自行车载着李向阳去上课。

基础欠缺、交通不便,但是数学之美带来的动力,深深触动着这位少年的心房,任风吹雨打都无法阻挡他追求梦想的步伐。就这样,寒来暑往,他们无畏辛苦地坚持了好几年。

谈起这段经历,李向阳说:“我是农家子弟,一开始觉得数学竞赛和清华都遥不可及,没太敢想过。是恩师一直帮助我,不断给我鼓励和信心,才让我距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我现在经常会想起恩师骑着自行车载我去上奥数班的情景,那段经历我从来都没有觉得苦和累,反而觉得非常甘甜。我想,那是我人生道路上取之不尽的幸福源泉。”

1988年,李向阳入选了全国仅收20人的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集训班。

1989年,李向阳获得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江苏省第一名。

1990年,李向阳被顺利地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历经一番寒彻骨,终得梅花扑鼻香。这位“向阳而生”的少年,正式圆梦清华。

科研:清华出身,国际视野

清华园给李向阳的第一印象是:树木葳蕤、水波流转、古亭林立,处处充满着古朴而沉静的气息。后来时间久了,李向阳开始慢慢体会到这个园子多元化的魅力——她古老,而又现代;她理性,而又人文;她严谨,而又开放;她浪漫,而又求真。这种融多元于一身的魅力,让他一生热爱。

李向阳(中)和清华同学们在大礼堂前留念

“来清华后我发现,优秀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既学习好、组织活动又好、体育也好……在这么优秀的环境中,我就告诉自己也要多尝试、多努力、多提升才行。”

本科时期,李向阳积极参加学生会活动,筹办运动会、文体比赛,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而且大一大二的时候发展党员,我很早就入党了,是一位老党员呢!”提及此处,李向阳脸上洋溢着自豪。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清华教会了我‘何为规矩’。比如上专业课,老师在基础课程中对你的动手能力要求非常高,有的课程会要求你做一个收音机或者电子钟,你做不好就不能蒙混过关,老师会手把手教你直到你学会为止,但绝对不允许你不认真;还有体育课,你跑步不达标就要反复练,绝对不会给你‘放水’的机会。这就是清华人的认真劲儿、这就是规矩。”

“我高中体育勉强及格,是清华培养了我锻炼的习惯,是清华培养我入了党,是清华给了我读双学位和辅修的机会,是清华实验室的老师和学长带我进入科研的殿堂,培养了我对科研的执着。”

“清华园五年时光,我得到了一个农村孩子根本想象不到的教育资源、师资条件和学习氛围,母校以其多元化的魅力,将我培养成了一个德智体较全面的学生,一个敢想敢为、愿意挑战的人。这一切,都深深烙印在我的骨髓里,成为我精神的一部分。”李向阳满怀感慨地说。

1990级计05班合影(前排右一为李向阳)

本科毕业又读了一年硕士后,李向阳决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于是出国深造。

4年美国求学,2000年博士毕业,李向阳进入美国的私立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做助理教授。期间,一切从零开始,找课题、建立实验室、申请基金,没有人指引带路,他独自探索前进,慢慢地在异国他乡开辟出了一片学术天地。

清华出身,海外的求学和工作经历让李向阳接触到不同的科研文化,由此也更加了解学术前沿的发展方向,并培养了他博采众长的国际化视野。

长期以来,李向阳致力于智能物联网性能分析、优化与保障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构建的研究,是国际上首次将射频识别室内定位精度提高到毫米级的学者。

李向阳参加会议做科普

自2000年以来,李向阳已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及会议累计发表4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CCF A类论文160余篇),包括本领域著名的会议ACM MobiCom论文16篇,谷歌学术论文引用总数22000余次,H-Index 76, 8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是计算机领域内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知名学者。

虽然在外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李向阳的内心始终牵挂着祖国的方向,特别是每次学术会议中,如果碰到清华的师弟师妹们,他都感到非常亲切。想要回国的想法,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非常坚定。

2015年,已经在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拿到终身教职的李向阳,正式辞掉了美国正教授的工作,全职回到国内,并入职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担任执行院长一职。

“当时肯定有很多人问您,眼看着前途一片光明,为什么选择回国吧?”采访中,我们问道。

“最初回来的时候,不少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其实,我的动机再简单不过:无论在外漂泊多久,都要回到生我们、养我们的祖国。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归属情感。”

“另一方面,名校是国之重器,在面对美国封锁设备、技术和人才等这一系列挑战时,身为清华学子,在身负清华荣光的同时,我也一直铭记着母校教给我的‘清华责任’——要把自身所学报效给社会,要为国家培养我们自己的计算机人才。”

话音落下,掷地有声。

育人:师者情怀,为国育才

李向阳的办公室内,书盈四壁,墨香四溢。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者不同的魅力:既是严谨缜密的理科教授,醉心学术,热爱与计算机打交道;同时又是学养深厚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回国五年,除了学者,李向阳还多了师者、管理者、建设者的多重身份。这些身份中,他最喜欢“师者”。他说:“我始终对教书育人这项事业抱有一种非常深刻的情感。”

几乎每一天,李向阳忙碌的身影都会出现在学校的教学楼和实验室。他强调,计算机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要,因而自回国后他就一直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基础课。“算法和理论、系统结构、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这三个方向的知识是基础。我相信无论计算机行业的变化如何迅速,这些基础都是不离其宗的。”

李向阳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他更推崇师生之间成为一种“有机的共同体”关系,而非只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这种“有机的共同体”关系就如同梅贻琦老校长在《大学一解》中所描绘的“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那样,更加注重老师的方向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索,前者言传身教,后者濡染学习,“大鱼前导,小鱼从游”,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李向阳(左五)和学生们在一起

李向阳(前排中)与高中生们在一起

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09年,至今11年历史。作为该院的执行院长,李向阳自2015年回国受命接任后,从学科布局到师资引进再到招生、教学等一系列环节,基本每个环节他都亲自参与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他说:“我觉得执行院长并非一个‘管理者’的角色,我更喜欢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建设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空降直播间参与招生

“一个研究机构,最重要的还是它的文化。有人说建设一个院系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其实这些时间数字都是表面的现象,那我希望就是做好建设性、服务性工作,让它在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未来可以成为一个被瞩目的品牌,一个强调科学家价值的机构,一个鼓励科技创新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把先进的理念实践在国内,在学科建设上搭建好方向,把优秀的教师队伍引进来,为国家培育更多的计算机人才,这才是时间数字的真正意义。”

未来:学术之路,永无止境

一路走来,李向阳取得了很多荣誉。2014年,他曾担任清华大学EMC讲席教授;2015年,他当选为IEEE Fellow和ACM 杰出科学家。

2015年当选IEEE Fellow

去年底,李向阳又因在智能物联网与移动计算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当选为ACM Fellow。当年全球共有58名学者当选,其中华人7人,中国大陆仅3人,而李向阳就是其中之一。

国际计算机学会(ACM)是全球计算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学术组织,当选ACM Fellow也就意味着进入了“计算机领域世界顶尖的1%”,对于学者而言,是极高的学术荣誉。

对于这些名誉,李向阳谦和地表示:“当选一些名誉头衔只是科研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对于我和团队人员来说都是一种鼓励。未来的学术道路还很长,我们只有继续努力才可能多做一点贡献。”

参加外滩大会

沿着学术之路,越是往上攀登,李向阳的记忆就越爱寻找和珍藏他在清华园里度过的美好时光。2018年9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建系60周年,他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参加庆祝活动,“槛外山光,窗中云影,一切都仿佛还是我们当初读书时的样子。”

李向阳(右)回母校参加活动,与杨士强老师(中)和傅晓明(1997级博,计算机系)合影

“当年我毕业时,老师告诉我们一句话:从清华园走出,你要带走两样东西,一是过硬的本领,二是社会责任感。能够学到过硬的知识和本领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名校乃国之重器,作为清华学子,我们还应该思考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对国家、对社会、对自我的各个维度的责任。”

“今天,我想把上面这句话转送给师弟师妹们。希望你们能够保持对待学问的初心,也保持清华人的士气:那就是读书不只为稻粱谋,而要为天下谋、为社会谋、为理想谋。”

李向阳告诉我们,未来,他和团队还将沿着物联网智能化这一充满挑战的科研方向不懈攀登、执着前行。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更多优秀学生领进计算机科学的大门,见证更多学术新星冉冉升起……”

图片:校友提供

采访:李静 张超


相关新闻

  • 172019.12

    心有理想 向阳而生——记中国科大教授、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李向阳

    2015年,已是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的李向阳在指导学生时常想,为什么不回国为自己的国家培养人才呢?他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

  • 162021.06

    我校1位教师8位校友当选2020年度国际计算机学会杰出科学家

    12月16日,国际计算机协会(ACM)公布了2020年度杰出科学家名单,全球共有64名杰出计算机科学家获此殊荣,我校1位教师8位校友榜上有名。他们是:我校计算机系副教授崔鹏(2005级博,计算机),研究兴趣包括大数据环境下的因果推理与稳定预测、网络表征学习等。加拿大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教授杨天若(1987级计算机),研究范围包括并行和分布式计算、嵌入式和普适性计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刘学(1992级数学;1996级硕,自动化),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应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等。美国天普大学教授王昱(1993级本、1998级硕,计算机),研究兴趣包括无线网络、智能感知、移动计算与算法设计等。通用汽车全球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白帆(1994级自动化),研究领域包括车载网络与移动建模等。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陈名华(1994级本、1999级硕,电子),研究兴趣包括在线优化和算法、能源系统(如智能电网和节能数据中心)、智能交通系统等。IBM Almaden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蕴瑶(1995级自动化),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库、人机交互等相关的跨学科领域研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副教授童行行(1998级本、2002级硕,自动化),研究领域包括大规模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尤其是图形和多媒体数据)等。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副教授张洪宇(2006—2014教,软件学院),研究领域是通过利用从软件数据中挖掘的知识来提高软件质量和生产率。

  • 102020.11

    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刘炯朗逝世,系知名计算机科学家

    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刘炯朗于11月7日逝世,享寿86岁。

  • 222020.12

    清华大学1位教师8位校友当选2020年度国际计算机学会杰出科学家

    12月16日,国际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公布了2020年度杰出科学家(ACM Distinguished Members)名单,全球共有64名杰出计算机科学家获此殊荣,清华大学 1位教师8位校友榜上有名,他们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崔鹏(2005级博,计算机),加拿大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教授杨天若(1987级计算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刘学(1992级数学;1996级硕,自动化)、美国天普大学教授王昱(1993级本、1...

  • 172021.12

    清华大学1位教师5位校友当选2021年度国际计算机学会杰出科学家

    12月15日,国际计算机学会公布了2021年度杰出科学家名单,全球共有63名杰出计算机科学家获此殊荣,清华大学1位教师5位校友名列其中,他们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刘奕群(1999级本、2003级博,计算机),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教授杜小江(1991级本、1996级硕,自动化)、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哈利西奥格鲁数据科学研究院教授王欲甦(1993级计算...

  • 232017.06

    清华校友总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分会工作办法

    第一条 本会官方名称为:清华校友总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分会(简称:清华计算机系校友会)。第二条 本会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清华计算机系”)校友自愿组成的联合性团体,为全球性、非管理性...

  • 112019.04

    他是青年计算机科学家,却也曾是“网瘾少年”

    CLJ、WJMZBMR、有人叫他“丽姐”,有人叫他“陈老师”,他就是陈立杰,他是大神和偶像,却喜欢卖弱和自嘲,他是OI界传奇人物,也是游戏界资深玩家,....

  • 122018.11

    三位校友当选国际计算机学会2018年度杰出科学家

    11月7日,国际计算机学会公布了 2018 年度杰出科学家名单,全球共有 49 位科学家入选,其中有三位清华校友:微软亚洲研究院王井东校友因杰出工程贡....

  • 282022.06

    校友代表唐泽圣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心怀国家和理想,保持正义和谦虚

    唐泽圣教授是我国计算机图形学及相关领域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曾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等职务。20世纪50年代,唐老师协助钟士模先生在清华大学建立了我国首个自动控制系,也就是计算机系的前身。1978年至1986年,唐老师担任计算机系主任。唐老师从事教育60余年,教书育人,桃李天下,曾荣获中国计算机图...

  • 162008.06

    姚期智院士科学大讲坛演讲“计算机科学在中国”

    【新闻中心讯】6月9日,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院士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70周年科学大讲坛上,发表了“计算机科学在中国”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