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倾听钱学森:美国研制导弹用了10年 我们可以更快(五)

2007-09-04 |

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已经很高了,不要把荣誉都堆到一个人的头上,务必将这一荣誉授给别人。 ——钱学森

96
岁高龄的钱学森,生命的灿烂,在于他光焰无比的科学事业,还在于他清纯如水的道德文章。展览有一张北京中关村科学院宿舍的照片。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就居住在这里。1960年,他从这里搬进航天部大院,至今没有动过。组织上曾经多次给他安排新居,他都不要。展览还有一张照片,是钱学森在杭州的旧居丰谷园。钱学森回国后,把在杭州、上海的几处房产,都捐给了国家。

1958
年,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出版,获得了一笔不小的稿费。那时,他看到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从农村考上来的孩子,连买把尺子的钱都没有。于是,他把这笔钱捐出来,专门买些学生们的学习用品。所以力学系的新生,报到后就能领到一把尺子。1962年,他的《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出版,获得了3000多元稿费。当时,国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十分困难。他将这笔稿费作为党费上缴给组织。1978年,他将组织上为父亲落实政策补发的一笔钱,也交了党费。1994年,钱学森先生获得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这笔奖金高达100万元港币。他连支票都没有看,就写了一份委托书,捐给了我国西部的治沙事业。

也许人们不会相信,这位身兼重任的海归派,在回国后的半个多世纪生涯中,只出过两次国。一次是1957年,随聂荣臻访问苏联。一次是80年代率中国科协代表团出访英国、德国。1991年,中央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媒体上出现了宣传他的小高潮。对此,钱学森很不安。有一天,他把秘书叫来说道:这几天报纸上天天说我好话,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今天的科学界,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作贡献。千万不要因为宣传钱学森过了头,影响大家积极性。请你立即通知报刊杂志,把宣传钱学森的稿子撤下来。

金钱、名誉、地位,在钱学森这里,都没有生存的市场。有人奇怪,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初建时,钱学森就是院长了,怎么以后成了副院长了。人们不知道,这是他主动要求的。他还是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副主席。但是,早在1992年,他就致信当时的政协主席李先念,请求辞去政协的一切职务。还在4年前,他就致信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请求免去他学部委员,即今天的院士称号。1991年,在他退出一线工作后,他给自己定下许多原则,谁说情都不能破。比如:不题词,不为别人的书写序,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出席任何应景活动,不出国,不到外地开会,不上名人录等等。

这些年来,美国方面也曾多次邀请钱学森访美,甚至提出,只要他来,就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但是,都被他拒绝了。钱学森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全文完)

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

(来源: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