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吴冠中: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的大事

2009-02-27 |

吴冠中先生90年的生命履历中,2009年2月26是一个卓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在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背景音乐声中,“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展”在中国美术界的最高殿堂——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60年来,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不知凡几,专题的吴冠中个展也有过数次;但意义不同的是,本次的180多幅作品,全部是先生的无偿捐赠之作,基本上囊括了这位为艺术辛勤了一生的绘画大师所有的重要作品。换句话说,吴冠中把他一辈子的耕耘成果,悉数奉献给了社会。

  在当代中国美术发展历史上,吴冠中是一位作出了杰出贡献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特别是在中西方艺术融合、油画民族化和艺术形式美等方面的努力和探索,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写下重要篇章,得到中外艺术界的承认和赞扬。此次,中国美术馆以12379号展厅联展的超大规模,展示这180余幅大大小小的油画、水墨画,也是以由衷的感谢向吴冠中表达深广的敬意。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吴冠中先生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是秉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风范,把艺术创造作为一种文化责任,自觉担当起超越传统、开拓创新的使命。”

我在展览大厅里徘徊。在众多精美绝伦的画作中,有两幅油画给了我特别的感受:一幅是名为《野草》(61cm×91cm)鲁迅先生像,画面上,只有鲁迅先生的一颗头颅安睡在黑灰色的泥土中,周围陪伴着一片星星点点的野草。我知道,先生一生最为崇敬的人庶几就是鲁迅先生,这是他深刻理解鲁迅精神的、属于他自己的一幅画,他的文字注释是:“生长于野草,斗争于野草,葬身于野草。”先生私下还跟我阐释了一句:“过去人们画鲁迅,都是横眉冷对,都是战斗精神,没有人敢把鲁迅先生画在坟墓里。”看得出,吴冠中非常珍爱这幅作品,本次展览的请柬只印了一幅作品,就是这幅《野草》。

鲁迅之子周海婴与“父亲”对话(饶强 摄)

  第二幅是《画中人》(28cm×36cm),画的是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国老妇人,穿着花色块跳荡的衣服,站在一幅更大花色块、更跳荡的图画前。亲近的人都知道,这是夫人朱碧琴女士,先生画的正是已和他相濡以沫63年的老伴。先生对这幅画的感情可想而知,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也捐赠了出来。说起这事,老先生有点儿孩子气地对夫人戏谑说:“我把你也交给了社会。”

  话题就自然而然地说到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做得这么“绝”?

  先生说:“我的艺术之路是非常沧桑的,一辈子劳动、辛苦,都在这上面。我的理解,作品是艺术品,属于国家,属于人民,不属于个人。”“艺术是珍贵的,了不起的,一定要把艺术留下,留给将来人们再认识。”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近年来随着年事渐高,吴冠中为自己的画作开始了艰苦的寻找——因为“很不容易找婆家”。最后,新加坡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可以辟出展厅长年展览,所以大批捐之,此次大批量捐献给中国美术馆是第三家。而此前的捐献,已包括大英博物馆、巴黎塞纽奇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香港艺术馆等在内的全世界各大博物馆,还有国内的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和重要场所,更为赈济水灾、救助残疾人等公益事业捐献过多幅作品,“前后捐出的共有300来幅。”

  吴冠中先生的家人给了他无保留的支持,三个孩子都非常听话,帮助父亲到处捐献,做了很多烦琐的工作。先生早就告诉家人:“搞艺术不赚钱,爸爸如果单为了供养你们就不搞画了。房产、现金,可以留给你们,但爸爸的画是社会公产,应该还给社会。”说到此,先生苦笑着说:“别人都以为,我的孩子们家里指不定有多少我的画呢,有的人还找他们去要,去买。殊不知,我只给他们每人留下一两幅做纪念。”

  对于此次中国美术馆的捐赠展览,吴冠中先生非常兴奋,不顾九十高龄,也不顾冬季寒冷,亲自出席展览的新闻发布会和开幕式。主席台上,他依然是一身普通的灰布衣装,只是益发的消瘦了,但人非常有精神,仙风道骨。他的发言只有极度凝练的53个字:“人类靠改良品种发展生命,短短人生的全部精力,为了改良新生。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的大事,没有创造的民族是必然淘汰的民族。”

  当然,他也有遗憾。最大的一个遗憾,就是有几幅非常重要的作品没能展出。比如他此生最大的一幅作品《清、奇、古、怪》(15m×3m),此刻寂寥地躺在北京某大饭店的仓库里与灰尘为伴,那是吴先生作于1988年的作品,当时,地面上铺开15长的画纸,人站在地上,眼睛不能看到全貌,只能凭着感觉一边走一边画,先生称之为“心里的画”。还有捐赠给几个机构的大幅画作,更匪夷所思地“丢”了——当然,这些也都是无偿捐赠给社会的。(韩小蕙)

转自 光明日报 2009年2月27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