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校友做客清华时事大讲堂

2009-03-27 |

单霁翔,19547月生,20039月~20067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在职学习,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其学位论文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长期致力于历史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研究,积极倡导并实施在城市化加速进程条件下的各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乡土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工业遗产保护新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现任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委员。

  323日晚,国家文物局局长,全国政协委员单霁翔走进清华大学,以“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为题就城市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为清华学子进行了精彩的解读,讲座吸引了众多清华学子倾听。校党委副书记韩景阳出席活动。

  单局长首先指出,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都是边缘科学,并无大相关之处。但两者的沟通十分重要,在城市化加速进程的关键时期,两者的合作会给两者的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天地。他以建筑师的角度来看文化遗产保护的得失,而从文化保护者的角度来看城市建设的利弊。这一特殊的开场激起了在座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问题也随之凸显。首先是人们对城市定位的错误理解,在建造功能城市的同时,人们忽略了对城市文化的保护。针对这些问题,单局长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方面,单局长归纳了由于城市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不平衡而产生的城市记忆消失、城市面貌趋同、城市建设失调、城市形象低俗、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精神衰弱、城市管理错位、城市文化沉沦等8个方面的问题,并强调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单局长从建筑师的角度为同学们解读了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单局长指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外延也有所扩展。无论是在文化遗产保护要素方面、保护类型方面、还是保护性质方面,都要注重从一元到多元,从注重静态保护到同时注重动态和活态遗产保护,从重视物质要素保护到同时重视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此外,单局长阐述了自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三点体会。他说:“新时期文化遗产应该拥有自己的尊严;文化遗产事业应该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应该惠及广大民众。是谁创造了文化遗产,谁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谁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这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根源性的问题。”

  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单局长就同学们关心的近期热点“圆明园兽首海外拍卖事件”等话题进行了解答。

  师生们对单局长的讲座显得意犹未尽。“能够听到对这个经常被人们遗忘的问题的解读我感到非常的开心。时事大讲堂抓住了兽首事件的契机,深入到文物保护,这无疑是一场成功的讲座,”一位一直在认真做记录的同学告诉记者。(校团委 黄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