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李宝章:市民需要真正的公共空间

2009-04-02 |

李宝章,加拿大奥雅园境师事务所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19811986),后赴加拿大深造,并获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园境硕士学位(19881991),加拿大注册园境建筑师。1999年回国,在深圳创立加拿大奥雅园境事务所。

个性不同追求一致

李宝章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归国成立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的北美注册景观建筑师;李方悦则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加拿大和香港等地的专业国际公司工作十余年后,于2002年加盟加拿大奥雅观规划设计事务所,有多年的景观项目管理经验,完成过多项国际性项目。

1996年,在加拿大留学期间,两人通过一个欢乐的聚会相识。李方悦本来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于国际经济咨询,她当时对建筑的理解仅限于“砖头瓦块”,在参加了一次美国的设计师年会后,她被国外设计的魅力所感染、震撼,一下子打开了景观设计的视野。随后,他们开始了共同的事业,自2000年回国至今,他们创立的奥雅园林设计公司稳步健康地走了10个年头。

李宝章的办公室以黑色为底色,橱窗里摆放着茶具、佛像、书法等物件,满室飘散着茶香;李方悦的工作间以白色为底色,慵懒的沙发,古典的灯台,老式的留声机,还有满屋子萦绕着的爵士音乐。这两个毕业于中国最好的高校的学生,如同他们的母校一样,个性存在差异,但两人对完美和卓越的追求是一致的。

旅行激发创意灵感

对于李宝章和李方悦来说,开阔视野,感受丰富的世界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当中,他们全家至少出国旅行4次,一般会选择巴黎、伦敦、柏林、纽约、芝加哥、费城、东京这样有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创意的城市。李方悦告诉记者,“每次旅行都能激发内心潜在的灵感。”

深圳虽然号称“设计之都”,但对于一直从事创意设计并多年生活在深圳的李宝章夫妇来说,深圳与国外的很多城市在规划上存在差距。李方悦举例说,墨尔本曾经是一座老城,街道狭窄,建筑物破旧,但通过修复后,这座城市显得前卫、自由,极富设计创意,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之都。

李方悦表示,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可能带给人创意,比如,音乐与品茗。李方悦喜欢听爵士乐,那份内含的激情和轻轻的喧闹常常点燃她的灵感。而李宝章则喜欢品茗沉思,在沉稳与静谧中,酝酿自己的设计创意。

李方悦将工作、生活、艺术融为一体,这在职场中比较鲜见。虽然身为三个孩子的母亲,但这并不影响她做任何项目。李方悦说,她的生活一半是Order(秩序),一半是Free(自由)。

希望修复南头古城

在位于蛇口南海意库的奥雅园林设计公司里,一扇扇来自西关大屋的门窗作为景观设置在公司,移步换景,可谓别具一格。李宝章夫妇认为,老建筑镌刻着历史和故事,从审美价值来看是弥足珍贵的。一座城市面貌的改变,并不是拆建,而是在不破坏原貌的基础上,融于自然地进行修复和提升,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是体现生态与人文的融合。

李宝章夫妇经常去考察南头古城,对于这个“深港文化之源”周边环境的脏乱差,李方悦感到痛心。他们回国开公司做了很多知名并获奖的项目,但还没有参与过南山区相关景观的设计,这是他们最大的遗憾,“我们很愿意参与修复古城的项目,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她真诚地告诉记者。

钟情步行生活圈

对于深圳的城市规划,李方悦认为,深圳目前以车行为主体,造成了人心理上的流动性也很大,因此需要营造人行“停留”的空间,打造5分钟步行生活圈。

一个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应该是复合的、多功能的。比如,华侨城LOFT园区和蛇口海上世界街区就是完美的公共艺术空间,这里有不同的店铺,有创意市集,有开放的艺术家工作室、咖啡厅、茶室,更有强烈的艺术氛围,这种复合的空间充满了人性关怀,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可以享受阅读、欣赏、购物、娱乐、休闲的乐趣,这样的空间在无形中增强了城市吸引力。

南山商业中心区的规划体现了人性化,但就南山区而言,这种规划缺乏连续性,该中心区离大部分市民较远,无法真正满足普通市民的生活需求。如果南山的每个社区都能按照这个格局来规划,就能提升市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深圳将蛇口海上世界至红树林15公里的海岸线建成一个“国际滨海长廊”,李方悦对此充满期待,“这是深圳作为滨海城市体现出的优势,这才是市民需要的公共空间”。

李宝章近两年来一直忙于生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包括自然湿地的修复、人工湿地的建造,还有绿色屋顶的研发。还城市以绿色景观,用创意激活城市活力,在李宝章夫妇看来,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设计公司应该做的事。(林雪 贺志熙)

转自 蛇口消息报 2009年3月30

相关新闻

  • 112024.10

    张元辅校友支持“清华经管学院公共空间建设”捐赠仪式举行

    2024年9月26日,张元辅校友支持“清华经管学院公共空间建设”捐赠仪式在李华楼举行,此次捐赠用于支持李华楼公共区域的配套设施,为师生创造提供更加健全的学习、交流环境。台湾燿华电子公司副董事长、清华-INSEAD EMBA(TIEMBA)项目2018届校友张元辅,清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薛健、EMBA教育中心主任贾莉出席捐赠仪式。仪式由学院合作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王敏主持。张元辅发言张元辅在发言中表示,很荣幸在学院成立40周年时参与捐赠...

  • 182007.12

    清华首个公共单车租赁站揭牌投入使用

    清华率先推广绿色出行方式清华首个公共单车租赁站揭牌投入使用  【新闻中心讯 学生记者 刘晓菲】数十辆崭新的自行车在靠近紫荆学生宿舍区的清华东北校门内排开,12月6日下午,作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公共单车推广系列...

  • 122021.05

    范维澄院士:世界性公共安全危机只可能在公共卫生领域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久久为功,持之以恒。”5月8日,作为首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办的“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为我国应急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建言。同日,范维澄院士在接受澎湃新闻记...

  • 102013.05
  • 272023.06

    创业清华人︱田天:智能向善,让技术真正创造价值

    田天,清华大学2009级计算机系校友AI青年科学家联盟“青年AI科学家”、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创业邦“30岁以下创业新贵”、 “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第五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这些熠熠闪光荣誉的拥有者,是年仅32岁的瑞莱智慧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田天,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专业,曾荣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西贝尔学者称号。AI行业发展迅猛,浪潮汹涌,田天却一往无前,瑞莱智慧成立仅4年多,已服务...

  • 022020.04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成立

    4月2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成立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仪式以视频会议形式连线北京、深圳、香港三地。

  • 222015.12

    宫鹏:健康与气候变化:保护公共健康的政策相应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作为《柳叶刀》人类健康与计划变化委员会的主要参与单位,与《柳叶刀》编辑部联合发布了《健康与气候变化:保护公众健康的应对政策....

  • 042016.11

    经管学院举办以公共服务为主题的校友沙龙

    10月29日,以公共服务为主题的校友沙龙活动邀请了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吴子云(经1997/经硕2001)、束珏婷(经1997/经硕2001)、郭建华(MB....

  • 022023.06

    创业清华人︱童晓蕾:让每一粒矿石都真正变成宝藏

    毕业多年后,北京霍里思特科技有限公司的COO童晓蕾仍然期待回到清华园,绿草如茵的校园环境使她的内心重归宁静,暂时放下工作和生活中的纷扰,恍惚中梦归无忧无虑的求学时光。彼时此间,她学到了日后足以安身立命的知识,接受了许多令她受益终身的教诲,最重要的是结识了一群能够并肩作战的伙伴,让她在将脑海中的梦想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从来不是孤身一人。虽然正式创业的时间不长,但是回溯...

  • 252025.01

    从北京到仲巴,西藏已经成为他真正的家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