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夏青:创新基金以人为本提升绩效

2009-08-06 |

夏青,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曾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现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生物基材料和降解产品标准化委员会主任、中国商品学会副会长、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副会长。2002年至今,历任第二、第三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衡量一件事的意义,往往取决于做事的人做出了什么成绩,取得了怎样的影响。

  国务院于1999年5月批准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目前国内惟一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创新基金设立10年来,在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各方面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历任两届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连续8年的耳闻目睹,夏青对创新基金的总结是非常简练却意义深刻的8个字——以人为本,绩效领先。

  掌门人把舵 经营人唱戏

  “人们谈一件事,往往谈管理,谈技术,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作用。所谓管理、研发,都必须在‘人’上做文章。”夏青认为,在创新基金的发展运作中,最关键的两个人就是“掌门人”和“经营人”。

  他将创新基金的掌门人细分为3层:第一层是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领导者;第二层是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各处室的负责人,第三层是分散在各地的科技厅局的专管负责人。这3层“掌门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夏青对此印象非常深刻。

  记者在一份创新基金大事记上发现,2004年10月,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家开发银行投资业务局及资产重组保全局、中国高新区协会创业中心专委会、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委会,共同推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

  夏青说,这是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梁桂和他的同事们专心致力的一项事业,涵盖了中小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进一步强化了财政资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最大限度弥补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先天不足,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

  “任何一件事,只有思路还不能成行,必须依靠一个队伍去踏实实践。”夏青认为,创新基金的这支队伍首先包括真正将政策、措施运用到位的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各处室负责人。他们勤劳、认真地甄别项目,收集案例,形成研究报告,并反馈到政策决策者那里进行完善修改。

  分布在基层、与企业接触最密切的地方科技厅局专管负责人则是这支队伍的另一主力。夏青将他们形象地比喻为“牵线人”。他举例说,宁夏科技厅创新中心一位杨姓副主任,常年累月在外奔波,无法照顾家人孩子,却为当地不少企业争取到了创新基金的“甘露”。

  正是有这样一批“牵线人”常年累月扎根企业,寻找有价值的项目,甄别真正实干的企业家,才让创新基金的“甘露”灌溉到真正优良的“种子”上,并最终生根开花结果。也正是因为这不同层面的“掌门人”形成了一个系统,才使得创新基金日渐规范,真正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夏青说,创新基金表面上支持的是项目,实质上支持的是项目背后的经营人。也就是说,政府财政资金要想产生效益,必须看企业是否善于用钱、善于组建团队、懂管理、懂市场。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经营人”。

  夏青认为,只有企业有一批出色的“经营人”,才能使企业在创新基金的支持下不断创新,发展壮大。

  绩效导向 考核指标落到实处

  在夏青看来,创新基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绩效导向。对创新基金的考核,是看其最终创造了多少效益,有多少人实现就业,而不是看有多少报告,发表了多少论文。他说:“只有绩效导向才能真正实现长远的民富。”

  在担任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期间,夏青多次到各地调研创新基金的实施情况。这其中,宁夏羊绒产业的发展给夏青留下了深刻印象。

  夏青说,过去人们只知道鄂尔多斯的羊绒,却不知道宁夏有羊绒,更没有想到宁夏可以把全国各地乃至澳洲等地的羊绒集中起来,用当地企业自主研发的梳绒机,开拓出新的产业基地与市场链条。

  2007年年初,宁夏灵武羊绒产业园区被科技部列为欠发达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工作试点区,实施期为3年。截至目前,该园区先后有13个项目累计获得创新基金资助880万元。

  创新基金的集中支持,使灵武的羊绒产业从分梳到染色,从纺纱到针织,从主产品的生产到边角料的回收再利用,从机械设备改进到生产工艺提升,从单纯的羊绒制品到羊绒与其他材料混合纺织技术的研发等,均获得突破,拉长了灵武的羊绒产业链,有效促进了当地产业的整体升级和快速发展,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实现逆势强劲发展。

  在创新基金的支持和引导下,宁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科技含量大幅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宁夏星日电子股份公司、宁夏大河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宁夏林业研究所、银川方达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靠“基”快跑,成为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创新基金对福建省泉州市微波混合集成组件及微波通信整机开发与生产领域企业的扶持,也让夏青印象深刻。

  福建省泉州市是我国微波混合集成组件及微波通信整机开发与生产的三大基地之一,其中,该市鲤城区的微波通信直放站设备,微波通信功能模块产业化的骨干企业占该市2/3以上。在2009年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公布的第一批立项项目中,鲤城区共有8个项目获得立项,获资金扶持54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自主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6年开始,创新基金的支持对象增加了“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贴资金项目”支持类型。夏青说,对于公共技术服务机构的扶持,从某种意义上放大了创新基金的绩效。

  他举例说,我国过去没有降解塑料的测试平台,得到创新基金几十万元的支持后,相关单位又自筹部分资金,购买设备,进行研发,攻关检测技术。根据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与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3年内降解塑料检测平台至少要服务70家企业。事实上,2009年验收时,该平台已经服务了191家业内企业,其出具的报告,成为世界14家通用报告之一,得到美国、欧盟等的承认。

  “创新基金实施10年来,形成了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成为了一个品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夏青说,对于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创新基金不只是“雪中送炭”,其品牌效应还为企业赢得了各地政府、同行、风投、客户的广泛认可。而对于这些潜在的效益,企业往往更为看重。

  基于此,夏青十分希望国家能够继续加大对创新基金的投入,甚至可以从支持大院大所的投入中,再分离3%-5%的资金,用于创新基金。与此同时,他还建议,进一步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创新基金评价体系,争取让更多的“伯乐”找到更多的“千里马”。(郭涛 摄影/报道)

转自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9年8月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