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1977级

肩负时代的使命 ——清华大学[1977级] 林炎志 访谈纪实

2016-03-17 | 来源 《世纪清华人 从清华起航 千名校友访谈录》第一辑 |

【编者按】有人总结林炎志的人生有三个“11年”可称之为烙印:文革中做工人农民11年、清华北大11年、省级党委干部11年。“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林炎志用自己几十年的历程,向我们诠释了肩负时代使命的种种含义。

肩负时代的使命

——清华大学[1977级] 林炎志 访谈纪实

法学院 李汀洁、李钰、何莹


【林学长简介】

林炎志,男,黑龙江望奎人,1948年生,1982年获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1999年获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2008年获清华大学法学博士。1989—1992年任北大党委副书记,1995—2000年任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2000—2007年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现为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客座教授。


  • 走入学校,言志清华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国家的这个决定一夜之间影响了当时数十万人的命运,其中就包括还在北京电子显示仪器厂工作的林炎志学长。在1977年冬天举行的那场考试中,林学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成为了“清华77、78级”的一员。

   由于高考中断了11年,这些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在年龄构成上差异很大,当时已经是29岁的林学长在班中并不是最“老”的。“我们班一共有36个人,最大的31岁,姓黄;我是老林,第三大;最小的14岁,叫周健,和老黄睡上下铺。周健问老黄借橡皮,老黄说‘叫叔叔,就借给你’。”回忆起大学时的美好时光,林学长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1980年,林学长当选清华大学的校学生会主席。“当时校学生会主席的选举完全是模仿西方总统竞选的全民直选方式。每个竞选者都要反复讲演,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忆及当年竞选学生会主席的那一段经历,林学长坦言自己的群众工作能力在此期间得到了艰苦、“苛刻”的锻炼。

   除了校学生会主席之外,林学长在校期间还身负多项社会工作。但即使这样,林学长仍然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学习上要多花时间,学习效果和时间大致成正比,多投入时间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林学长回忆,当时学校曾统计过1977级同学每周的学习时间,统计的结果是:平均每人每周学习77个小时。

   为了挤出更多时间学习,家在北京的林学长很少回家,基本上一个月仅回家一次。社会工作耽误的时间,他就通过晚上“开夜车”或者在别人休息的时间给补回来。“核物理是尖端科学,对思维的灵活度要求很高,因此年龄越小就越有优势。”林学长坦言在毕业的时候,专业学习对自己而言就很吃力了,好像“老牛拉车”。但依靠自己奋力的拼搏和出色的动手实践能力,林学长依然于1982年完成了学业。

   谈及大学几年间自身最大的变化,林学长认为是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眼界的展开,“这一方面得益于清华大学的条件与环境,使我得以接近现代前沿的科学技术并对之有更具体的认识;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身处思维敏捷、知识丰富的老师和同学群体之中。”


  • 思想碰撞,文化整合


   对于在清华的这份独特人生经历,林学长在回望的时候总是带着些许感慨。清华理工科出身的经历,不仅仅让他学会了踏实付出和勤勉钻研的人生态度,更让他对自然科学拥有了一份独特的感悟。同时,在清华的几年里,林学长还从事一些思想政治领域的工作,加上他来清华之前5年农民、6年工人工作的经历,又使得他对于我们国家的现状和悠久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命运从来不会考虑我们的想法。我们都是随遇而安,并不会自己去设计自己的未来。”林学长在有了上述经历之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于人类文明的历史使命有了自己的解读。“我觉得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现在的全球化,都带有某种整合的意向。人类社会正在向整合的方向发展。世界上现在对未来影响比较大、比较成系统的文化体系,就是以希腊文化为源头的西方文化,以及以中国文化为主脉的东方文化。”

   对于这样结论的得出,林学长认为与自己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我离开清华后,或者说从入党开始,共做了30多年的党政工作。其中大量的工作都牵涉到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碰撞结合。实际上,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就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碰撞结合过程。如果没有在清华学习的经历,我在思想上就可能不会这么主动。而法学学习对于形式逻辑的要求很高,我在法学院读法学博士的期间里,在逻辑上感悟到的东西尤其深刻。所以我觉得我很幸运,是清华让我对这个历史过程、我们所处的位置以及人类整合的趋势有了一个基础认识,预备了一套概念、方法和理解。”

   林学长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全球化的一个实质就是人类文明的结合,而这个结合中的很大一部分任务要落在中国身上。在他看来,中国100多年痛苦的历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五四运动”之后一部分人主张的全盘西化,到后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理论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中国积极主动探索的实例。“最近的‘国学热’就反映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着‘否定之否定’。这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接受和再批判,也是对西方文化的再接受和再批判,以及对西方优势的再吸收。这是站在科学的角度的审视。”这个整合(综合)会使人类减少进步的损耗(成本),并提供一个新的认识水平,新的发展起点。

   讲到中国所承担的这个历史任务,林学长表现出了兴奋和自信:“现在明显是中国在承担着整合两个几千年文化系统的任务。这个任务不是伊斯兰国家、印度所能担负的,即使是发达的西方也不能担负。因为他们在历史上缺少自我否定的过程。整合必须有自我否定、批判的历史。同时,整合(综合)又必须有成功的历史实践。中国1949年的成功和1979到2009年的成功都为完成这个任务提供了经验和资格。”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浮现出了期望的笑容。他说:“我有时候觉得既兴奋又遗憾。我能看见中国有可能担负这个任务,但很遗憾我的精力已经不够了。我羡慕你们有幸能够担负起这个任务!整合东西方文化,需要把两者的优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不是简单地翻译国学、论语就能够实现的。在整合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将西方文化中最精彩、最核心的地方,如阿基米德、牛顿、高斯的数学理论思维,与中国文化中的辩证理论思维等一系列精彩、核心的地方结合起来。这是我以清华为起点领悟到的历史节奏,而这同样也是你们的历史责任。”

   在畅谈了对现在青年的期待之后,我们的话题又回到了清华本身。当被问到清华现在的教育对于之前谈到的文化整合有什么作用时,林学长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清华理工科教育很先进,同时自身又有很好的国学底子。我们现在已经恢复了文史哲等文科学科的建设,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全国的很多尖子生在这里。最高水平的教师也在这里。清华有能力,也有义务、有责任去担当这份使命。当然这个任务不是一个学校就能承担的,它很宏大,可能一个中国也不够,但我们在其中可以起主要作用。”

   “时代的使命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理想和精神,是为全人类工作和付出的意识。但人类不能没有职业,抽象的使命和理想都是在具体事情的落实中逐渐得以实现的。所以每个人首先都必须有一个工作岗位养家糊口,这也是最脚踏实地的事情。但同时也不能忘记我们还有一个宏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为实现这个宏大的历史使命而踏实工作,为全人类而付出。”林学长对祖国、对清华能够承担这样的历史使命充满信心,并对新一代年轻人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 心怀教育,情系母校

 

   有人用“三个11年”总结林学长的人生经历——文革做工人农民11年、清华北大11年、省级党委干部11年。离开母校多年以后,如今我们在清华又看到了林学长的身影,而这次,他拿起了教鞭,以老师的身份承担起了育人的使命。

   林学长在清华开设了一门叫做“创新人才与大学文化”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加以林学长的人格魅力,这门课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当问到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时,林学长笑着对我们说:“首先我非常愿意回到清华,以前没有固定在清华讲课,只是做了一些零散的讲座。后来,清华人文学院问我是否可以开设一门摸索创新性的人文通识课程,我觉得很有挑战性,便答应了。”林学长简单向我们介绍了课程的内容,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这门课主要借鉴了西方名牌大学在一部分“精英培养”中重视学生的通识能力,以人文教育为基础贯之以社会科学的综合性教育模式。在西方最好的大学,特别是培育统治阶级接班人的大学,一直都十分重视开设人文通识课程。而我国大学本科的分科很细。人文通识课却很薄,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于国家和时代交给的任务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学人才与创新文化课程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开设的。

   在育人过程中,林学长也不忘提高自己:“摸索这门课的过程,也是对我的知识进行条理化、体系化的过程,在这其中我也有许多收获。我已经离开学校20多年了,对于当今的学术前沿,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学生不是很了解。开设这门课,也是我重新认识现在年轻人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从而进一步了解现在的思想。”林学长的话语中透露出了对母校的怀念,虽然离开学校多年,林学长却丝毫没有减少对母校的感恩和对清华学生的关爱。在重新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林学长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思想,了解当代的青年人。

   通过课上课下与同学们的交流,林学长欣喜地发现,现在的清华学生依旧继承了传统的清华精神。林学长认为真正的清华精神体现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中;体现于严谨的科学精神中,体现于艰苦奋斗的精神中。所谓自强不息,林学长认为就是同学们内生的动力,体现了清华学子奋斗的精神。厚德载物则体现了一种包容的心态,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实践清华精神就是怀揣一个明确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艰苦奋斗。林学长说清华学子们能吃苦的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学长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对母校的深厚情感,我们看到林学长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时而妙趣横生,时而深刻警醒。从林学长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同学感悟】

   林炎志学长独特而又丰富的人生经历深深地震撼了我们,他自信又坚定的人生态度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通过与林学长的交流,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自己所处的这个人类文化整合的时代。作为清华学子,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怀揣这个宏大的使命,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用“愚公移山”的行动,去实现“改造中国”的使命!

——李汀洁

   曾经上过林老师开的“创新人才与大学文化”课程,感触很深,林老师和其他的高层领导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他完全没有官腔。平易近人的态度让人完全感觉不到和他的距离。林老师对世界对人生对国家建设和个人发展都有着自己宏观把握和独到见解,这与他一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我们有幸直接聆听人生经历丰富的长者对我们的指导和建议,唯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更加努力!

——江雪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