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1982级

与“台湾”打交道的清华人 ——清华大学[1982级] 顿世新 访谈纪实

2016-03-17 | 来源 《世纪清华人 从清华起航 千名校友访谈录》第一辑 |
       

【编者按】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本是一名工科生的他现在却成为了研究对台政策的重要参谋。从一个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到沟通海峡两岸的使者。他不平凡的经历告诉我们: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清华人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


与“台湾”打交道的清华人

——清华大学[1982级] 顿世新 访谈纪实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陈玲


【顿世新简

   顿世新,1982年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业自动化与仪表检测专业学习,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攻读科技与社会方向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92年任湖北省江陵县人民政府科技顾问、湖北省荆州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1994年调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工作,1996年调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工作,现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研究局副局长。


   采访顿学长的前一天,他刚从南京参加完海峡两岸第三次“陈江会”回来。寒暄之后,我注意到他办公室立柜一角悬挂着第二次“陈江会”的纪念品——一幅09年挂历,上面唐代诗人李白的两句诗十分醒目:“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个和两岸关系打了十五年交道的清华人,对于自己和台湾、对于自己和清华又有怎样的解读呢?


  • 难忘的“系统科学研讨班”


   顿学长的七年时光是在清华度过的,比起本科的工科专业,他还是对与现在工作联系更紧密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谈了更多。从工科生到社会学研究生的巨大转变,引起了访谈同学的兴趣。“我是在本科阶段萌发出了对人文社科的浓厚兴趣的,可你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是这样,我也没办法用一句话说清,大概是因为那会儿我们工科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实在是太匮乏了吧。”顿学长诚恳地回答了我们的疑惑。

   起决定作用的,是顿学长大四时参加的一次特殊的试验考试。那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综合”考试,满分400分,每个人手上被分发的是包含清华所有基本学科的试卷,学校对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对的所有题进行分数统计,按照分数高低排序录取。“可多了,有半尺厚,谁都不可能做完,每个人就拣自己能做的做。”顿学长用手比了比那摞试卷的高度,感慨地说道。考试结果不错,顿学长顺利转入自己心仪的人文社科方向,成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的研究生,攻读科技与社会方向。

   研究生阶段令顿世新印象深刻的,固然有对文史哲知识如饥似渴的吸收,更多的,还是自己在钱学森先生亲自主持的“系统科学研讨班”的收获,这个班,他坚持参加了整整两年。“钱学森先生非常重视系统科学理论的传播和推广,才开创性地办了这个研讨班,每两周一次,每次邀请一位国内各学科领域最杰出的专家做一个学术报告,之后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顿学长回忆说。许多那时被邀请的专家都成了院士,有些甚至成为了两院院士。“为了旁听这个研讨班,我每次都骑车到当时的国防科工委或航天部的710研究所。”顿学长还记得当时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柏林做过的两次报告,“尽管对于郝教授的学术观点,系统科学界有不同意见,但是,我记得当时郝教授用y=a+bx^3这么简单的式子,通过赋予自变量不同的值而得出的3个解赋予3种不同的颜色后转换成图形,那蝴蝶一样的图形实在是太美了!”顿学长带着对那个壮观图像的赞叹描述道,“我是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然科学是如此之美!通过这个研讨班我看到了顶尖专家们的研究领域竟然到最后有共同的交集!”顿学长无不激动地回忆着。

   令顿学长印象深刻的,还有钱学森先生在研讨班上讲过的话:“系统科学是连接科学与哲学的桥梁,在系统科学和哲学之间如果还有一个环节的话,就是系统科学方法论。”对于这段难忘的经历,顿学长至今仍觉获益良多。


  • 合格公务员的三点标准


   顿学长所在的研究局,平时主要负责对台政策研究工作,包括台情分析、政策建议等,为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决策部署当参谋助手。为此,研究局还需要经常联系两岸和一些国家的涉台专家学者,以进一步了解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发展趋势。顿学长十分重视当面听取涉台专家学者的意见,向他们请教问题也好,普通闲聊也好,从不同学者的不同视角得到的不同观点、启发,让他觉得获益匪浅。

   除了“直接”交流外,他也十分重视“间接”交流——阅读涉台专家学者的书籍、论文,“面对面交流因为是临时的沟通,不可能完全是系统的,但是书籍是学者思想沉淀的结果,它能系统地呈现他们的重要观点”。研究生阶段学习了系统论的顿学长用“系统论”的思维如实地分析到。但不管是与人交流还是与文字交流,都让他连连说着“收获很大,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但是,在谈及他十五年涉台工作经历时,顿学长更多的还是从对自身的要求出发谈了几点个人感受。“对工作本身而言要懂得积累经验,工作专业化,这是我认为最基本的工作要求。”顿学长很认真的说道。

   不断加强知识储备是他对自己的第二点要求。“对台工作看似单纯的政治工作,但所需要的知识背景却相当深厚,也就是知识面要广泛。”顿学长严肃的说道。在他看来,80年代从清华毕业的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很不够。即使他在读研究生时转学了社科专业,但仍需要广泛学习政治、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为的就是把在学校没上够的课给补回来。

   “做到前两点是一个合格公务员,做到第三点才算一个好公务员。”顿学长说道。他认为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需要在本着符合两岸发展实际的原则上有开创性的新想法和新思路,也就是创新能力。“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正是因为有这些努力,两岸关系才有了后来的新局面。”


  • 回忆恩师,回报母校


   说了工作,谈了学习,顿学长聊起了他的恩师——原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魏宏森教授。他是魏老师那一届唯一的学生,魏老与他情同父子。“魏老师非常关心学生,对我非常好,去年年底我回清华时还见到了他老人家,他也很高兴。”

   在被问到魏老师究竟是怎么个“好”法时,顿学长讲了一个小故事。那时顿学长参加了海南省琼山县的经济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准备回程时,和老师的闲聊中开玩笑的说着:“魏老师,我还没坐过飞机,乘飞机是什么感觉啊?”魏老师心如明镜,知道学生的心事。在那个坐飞机还要办各种麻烦手续的年代,魏老师居然给他专门安排了一次“飞机旅程”,魏老师笑呵呵地说:“这次就安排你从海口飞到广州,让你也体验体验坐飞机的感觉,回北京太远,我这次就不包办了。”从海口到广州虽然只有“一箭”之遥,但是这次旅程让顿学长感受到了魏老师实实在在的关心,直到现在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顿学长还连连说道:“魏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好老师,为学生考虑得非常细致。”

   顿学长谈到了台湾新竹的那个“清华大学”,和我们的学校同出一源。除了这个学校以外,台湾的其他学校每年也有许多学生来大陆进行交流。“现在与台湾一海相隔的厦门大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经常有他们台湾研究院的学生赴台交流。”“两岸的深入广泛交流从青年人开始是最好不过了,学术文化的交流对增进两岸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顿学长说,“两岸的交流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向文教交流靠拢,而此时对于人文社科来说更是一个大好时光,咱们应该抓住机会。”这也是他对我们这些后辈的殷切期望。

   和每次访谈一样,我都会在最后问问被访者有没有什么需要学校帮助的地方,顿学长却根本没有回答我的这个问题,反而一再和我说在加强两岸交流中、在学校事务方面,如果他能提供帮助,一定义不容辞。


【同学感悟】

   与顿学长的交谈让我获益颇多。在采访结束后,顿学长再次接受了对他的返校邀请,几天后他将出现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所的所庆活动上,相信他到时对于自己的母校,对于自己的老师,定会有一番更新的见闻与感怀。从学长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一定义不容辞地站出来!

——陈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