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1984级

清波万里千帆扬

2016-03-30 | 邓卫(建筑系建42班) | 来源 《清华人》(84级毕业20年专刊) |

       岁月如川,青春如舟。万里竞渡,千帆争流。

       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曾经风靡一 时,欢快的旋律、悠扬的曲韵以及略显直白的歌词,像清泉一脉,又亲切地流淌于耳边和心里: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 ……

       如今已“再过二十年”,当我们这些“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守约“重相会”而又聚首在一起时,无不感喟:二十载的往事,恍若白驹过隙,忽忽而逝;二十载的旧忆,却不会像黄鹤杳踪,缈缈无迹。人生如璞玉,时光如刻刀,每一条、每一道,不经意地在我们的脸上和额头,留下一些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们或深或浅、或疏或密,都谱写着一段少年懵懂的经历,收录着一些中年彻悟的奥秘;有曲折,有顺利;有苦涩,也有甜蜜……

      我们来白南北城乡,以往素不相识;命运的轨迹,却把我们在八四年的夏天汇集于一个交点—清华园,从此我们有了个共同的称呼—清华人,也有了一个共同的番号—四字班。两千多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不会敏然分辨,可是五年中那些“激情燃烧酌岁月”谁又能淡然遗忘?

       主楼轩昂的柱廊前,有我们迟迟夜归的身影;荒岛清馨的荷塘旁,有我们琅琅晨读的书声;二校门优雅的拱券卜,有我们匆匆编织的车辙;银杏道斑斓的落叶间,有我们踽踽徜徉的足印;大礼堂平坦的草坪上,也有我们仰望星窄、凝思真理的眼神……

       八十年代的清华园,古朴且又年轻:因为厚重的历史而古朴,因为蓬勃的学子而年轻。封禁的国门开敞未久,改革的人业方兴未艾,我们睁开明澈的双眸、展开矫健的双臂,激奋地审视一切风云诡谲的变幻,热烈地拥抱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就像蹒跚习步的孩童,坎坷却又执著地迈开了人生漫长的旅程……跌跌撞撞中,我们逐渐走得平稳;纷纷攘攘中,我们逐渐走向成熟。

       今天的我们,从一个交点又发散出不同的路途:或于政坛折冲樽俎,或于商海运筹帷幄,或于学界砥砺求索,或于文苑挥洒开拓;持家则上下眷顾,兴业则纵横捭阖,栉风沐雨,胼手胝足,矢志不渝地坚守和践行着校训的教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母校增辉添彩,为祖国效力竭诚,不计功名儿许,但问耕耘几何……

       提笔千言,成文几行。愿将我在八九年毕业时题赠同学的一首草作与四字班同仁共勉:

   《七律·毕业感怀》

   华年逐水笑流长,五载同行结同窗。

   胸藏日月凭吞吐,笔走龙蛇任翕张。

   豪情不已担正义,妙手由之谱奇章。

   敢问前程何以似,清波万里千帆扬。

                                                                                      2009年4月8日于清华园



相关新闻

  • 162010.04
  • 152025.01

    正步青春 “仪”路前行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72022.10

    清华大学荷塘诗社社员以原创诗词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

    10月16日前后,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清华大学荷塘诗社社员(教职工、校友)纷纷执笔,以原创诗词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丘成桐院士、王玉明院士、韩景阳、万俊人、孙明君、肖红缨、王革华、张凤桐、张成昱、齐炜炜、谷红丽、赵光烈等教师,吴硕贤院士、雷源忠、徐建明、张进、左言新、谭现伟等校友积极参与,提供了原创作品。作者们怀揣清华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浓浓的家国情怀,从不同...

  • 042017.09

    先父冯永轩收藏的信札

    冯永轩(1897—1979),历史学家。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期毕业,专攻历史考据学。生前为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历史系教授。

  • 302010.09
  • 132020.08
  • 142025.07

    千人万里重逢清华园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42021.08

    黄且圆:纪念父亲黄万里先生

    2011年8月20日,清华大学举办黄万里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作为黄万里教授长女,知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长孙女,黄且圆先生代表家属在座谈会上致词,娓娓道来黄万里先生在子女看来,是怎样的一位“普普通通的父亲”,为什么会感动那么多的人。

  • 052009.05
  • 292017.09

    王有柱:行万里路 胜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台湾地区企业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大陆的企业很有借鉴意义,可以让我们在和世界一流企业对标的过程中,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