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谢明干:《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诞生前后

2010-09-30 |

谢明干(1957机械)

本文作者谢明干学长是清华大学1957届机械系毕业生,1955年参加校田径队,曾获得北京市大学生运动会1600公尺接力冠军。下图后排左三为谢明干学长。谢明干学长曾任国家经委副局长、国家物资部司长。在1984年及其后的几年里,曾参加过党中央及国务院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1984102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次会议和这个《决定》,后来被称为在中共历史上(或在中国发展史上)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

我有幸参加了这个《决定》的起草工作,亲历了它产生的全过程。今年是《决定》诞生25周年,面对我国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回忆过去,深感《决定》来之不易及其意义重大。

《决定》出台的历史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制定和出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迫切的现实需要。

一是粉碎“四人帮”后,随着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改革大潮遍及全国,许多实际问题亟待回答和解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全国人民精神振奋,迫切要求改革原有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解放生产力,尽快把经济搞上去。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这5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在调整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初步改革,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也进行了探索性的试验,积累了重要经验。

5年多,党中央颁发了好几个有关农村经济改革的文件,调整了农村政策,放宽或废除了对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的限制,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特别是普遍推行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使农村经济蓬勃发展起来。全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4%,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加1709万吨,棉花总产量增加1.9倍;农民收入大幅增长,1984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1.6倍。农村改革的发展,农村经济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转变,对城市经济发展和改革是一个巨大的促进,迫切要求疏通城乡流通渠道,为日益增多的农副产品开拓市场;同时,要求城市更好满足农村对农业生产资料、工业日用品和科技、文教、资金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农村改革的实践表明,只要大胆冲破“左”的思想和条条框框的束缚,我国经济所蕴藏的强大活力就会迸发出来,而联产承包就是当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城市改革,并为城市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年多,城市改革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和探索。197810月四川省率先在重庆钢铁公司、宁江机床厂等6个地方国营工业企业进行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19791月把试点范围扩大到100个工业企业和40个商业企业,主要是探索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这两个经济关系,打破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传统体制,允许试点企业在计划安排、产品销售、劳动人事、利润分成、资金使用、外汇留成等方面有部分或全部自主权。四川这一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当年1月至8月试点企业的产值和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1%21.8%,同非试点企业相比,平均增幅高出39.3%,产品的品种、质量也比一般企业好。四川的经验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许多地方都先后开展了这样的试点。1981年国务院批准在首都钢铁公司等8个大型国营企业进行扩权试点,先后试行过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和以税代利等做法,最后确定全面实行利改税,把国家同企业的关系用法令形式固定下来,使企业能够在照章纳税之后自负盈亏;在企业内部,则逐步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了探索大中城市改革的路子,国务院又在沙市、常州、重庆进行综合改革试点,这种综合改革试点到1985年初发展到59个城市。

此外,这5年多还在其他方面进行了改革的试验,诸如: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由1978年的2048万人发展到1984年的3216万人,个体劳动者由15万人发展到339万人;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结构和行业、部门、地区之间的界限,推进企业的改组和联合,到1983年全国改组和建立的各种工业公司和总厂达到2400多个;在商业系统实行“三多一少”(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减少流转环节)、城乡通开的改革;破除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观念,在全国开放600多个生产资料市场;在计划管理方面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方式;在财政方面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和比例分成,进行第一、二步利改税;在金融、价格、工资等方面也进行了初步改革,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特别是实行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举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开放了大连、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对外贸易体制实行政企分开、进出口代理和技贸工贸结合的改革等。

农村的初步改革和城市改革的试验,仅仅是个开始,但已经大大搞活了经济,激发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热情和智慧。与此同时,在改革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传统理论和观念,以及许多现行政策和法规的阻碍,持反对态度的人有之,泼冷水的人也不少,犹疑观望的人更多。现实强烈呼唤着理论上的突破和制度上政策法规上的创新,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盼望着新的“红头文件”。

二是中央领导对原有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反思,积极探索改革的方向和原则,酝酿改革的总蓝图。

曾经实行30年之久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是否定商品经济,政企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有人把这种僵化体制概括为“八统一”体制,即生产计划统一下达,原材料统一调拨,生产产品统一销售,产品价格统一规定,职工统一调配,工资统一标准,财务统收统支。在这种体制下,无论人财物、供产销,或者经营管理方式的选择,企业都没有自主权。因而,企业和职工没有积极性,国民经济缺乏生机与活力。

因此,粉碎“四人帮”后不久,邓小平就呼吁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771226,他在会见澳共(马列)主席时说:“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 19789月他在东北视察时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些尖锐的诘问,就是强烈的改革呼号。19781011,他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鲜明地提出:“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19781213,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他严肃地告诫全党:“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制度上、组织上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改革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首先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制度下能不能搞商品经济、应不应该发展市场?当时理论界议论最多、中央领导人也最关注的就是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决定着改革大方向的原则问题。1978122,邓小平在同胡耀邦、于光远谈话时就主张发挥市场的作用,说“不要怕乱,市场不会乱,承认市场的一定调节”。197938,陈云写了《计划与市场问题》提纲,明确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即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后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在今后经济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中,实际上计划与市场这两种经济的比例的调整将占很大的比重。后来陈云把这一思想概括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在陈云写提纲前,曾与李先念交换过意见。李先念在222同银行负责人谈话时说:“我同陈云同志谈过,他同意,在计划经济前提下,搞点市场经济作为补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是个补充,不是小补充,是大补充。”这是中央领导人第一次提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思想认识上一个重要突破。

19795月,时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的陈云指出:“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现在要进行研究,先改什么,后改什么,怎么改。”同时他要求改革的步子要稳,不能过急,应该先有一个规划,而且要有探索的时间,并非无的放矢。据此,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一些人起草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初步意见》,后因感到尚不成熟没有提交审议。邓小平听说有这么一个素材性的稿子就说,可以“披头散发”和大家见面征求意见嘛。于是这个稿子就拿到全国计划会议上议论,大家认为其基本思路对头,但方案还不成熟,因此当时未定下来。19801216,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又说,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要使改革有利于调整,也有利于改革本身的成功。198211 4日,陈云在听取计划会议情况汇报时指出:“搞活经济是对的,但是必须在计划的指导下搞活。”他还引用黄克诚把计划和市场关系比作笼子和鸟的关系,说“笼子大小要适当,但是总要有个笼子,这就是计划经济。”

对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这个重大命题,邓小平的观点更加超前一些、彻底一些。早在19791126,邓小平在同外宾谈话时,对当时社会上有人散布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的言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做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

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人的言论,是对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的深刻剖析以及对改革的方向与原则的深层思考,对于开展、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了破冰和导航作用。他们一致认为,原有的经济体制非改不可,而且必须发展市场、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他们的观点,虽然有时在着重点上和程度上不完全一致,但从总体上看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19809月,新成立的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起草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鲜明地提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应当“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的条件下,按照发展商品经济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把单一的计划调节,改为在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意见》的主要起草人薛暮桥在各省区市第一书记会议上作说明时,称这个提法是“对30年来占统治地位的教条主义的挑战”。这个《意见》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赞同,许多经济学家也给予肯定,但由于党内的看法不一致,以致未能形成正式文件。1982年国务院体改办又草拟了《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鉴于当时党内的认识尚不一致,这个《规划》的观点有所退步,不再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坚持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把过分集中的国家决策体系改为多层次决策体系、发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调节作用、改革统收统支和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等重要观点。

198238,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邓小平的倡议,通过设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并决定由国务院总理兼任主任。体改委成立之初,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即强调体制改革归根结底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二是条条与块块的关系。他重申他在198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讲的话:在坚持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扬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同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982525,他又在国家体改委提出:体制改革的大框框有些是有了,最好定个6年计划,争取到1988年能把经济体制的路子理顺。

1983913,陈云给赵紫阳写了一封信,提出:“城市工商改革已有几年,似应总结经验,以便继续前进。”1983年下半年到1984年上半年,随着城市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陆续下发了企业扩权、商业改革、外贸改革、利改税等一系列文件。可以说,迅速而有序地推开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已成为当时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具有了良好的主观、客观条件。

三是广大理论工作者为端正改革的航向、扫除改革的障碍,积极探讨,献计献策,形成了前所没有的热烈气氛。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有些经济学家就联系当时的经济实际,提出了实行商品经济和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观点。改革开放后,许多经济学家率先突破“左”的思想的束缚,否定“两个凡是”,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展开了热烈争论。社会主义经济究竟是计划经济还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市场调节的作用应该是辅助性的还是基础性的?这是一个不容含糊或回避的原则问题。许多经济学家或撰文或发言,深入讨论这个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例如:19792月,在四川省价值规律理论讨论会上,西南财经大学袁文平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市场基础上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能把它同资本主义经济混为一谈。”3月,在无锡举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问题讨论会上,在60年代就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经济学家卓炯发言,呼吁“破除产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提出了市场导向的改革思路,还说“一直到现在,对于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还存在不少混乱思想,还没有摆脱斯大林的影响。”在1979年第四期《经济研究》杂志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明夫撰文指出:商品经济并非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中国几十年建设中出现的失误和造成的损失,就是因为没有搞商品经济。”也有些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如孙尚清等说: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又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计划性与市场性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有些学者则直接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如马洪说:“承认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是一个飞跃”,等等。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机制,许多学者认为应该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至于如何结合,有人主张“板块式”,有人主张“渗透式”或“胶合式”。与此同时,许多学者主张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如刘国光在198296《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提出“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随着价格的合理化,要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企业应该是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还是商品生产者,也是许多学者所热议的一个问题。早在19795月,陈云就表示支持当时的国营企业扩权试点工作,指出“扩大企业自主权是必要的”。同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蒋一苇在《经济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企业本位论刍议》一文,引起广泛的反响。文章有力地批判了中央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国家本位论”)和有些人主张的“地方本位论”,强调国民经济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且企业不是一块砖头,而是国民经济肌体的一个细胞,只有经济细胞搞活了,整个经济肌体才会活起来。他认为,企业应该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能呼吸、能吐纳、能成长、能壮大,对外界的刺激能产生自动反应”的“能动的有机体。”“国民经济力量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它所拥有的企业数量,更重要的还取决于每个企业细胞的活力大小,就好像一个人的强弱盛衰,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体内细胞的活力大小一样。”这个观点,为实行政企分开,为增强企业活力,为1984年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在此期间,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一些经济学者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经济根本不能与市场经济结合,只能一个吃掉一个,如果结合就会导致资本主义。在1982年至1983年间,各种类似的僵化观点在某些权力部门的支持下,大大地膨胀起来,甚至挥舞着“帽子”和“棍子”,把市场化改革说成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把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指责为“复辟资本主义”,把实行厂长负责制扣上“反党”帽子。有的权力部门还按言论划线、排队,大有抓“右派”、搞“大批判”之势。甚至竟然把邓小平19791126同外宾的谈话《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邓小平文选》中抽除,把邓小平1980116《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讲话中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改为“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一些经济学家被迫作了“检讨”(如薛暮桥、刘国光),也有的人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正确观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当时经济工作重点是抓调整,强调改革要服从调整,改革的步骤要放慢,因而1981年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都未能写上发展商品经济的内容,而只停留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上。

但是,经济学界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的探讨并未停息。19827月在莫干山举行的苏联、东欧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上,与会的中外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市场是供求双方的媒介,它不一定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当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一产生,市场就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他们还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好”的指令性计划,凡实行指令性计划的国家,无例外地存在着产需脱节、物资匮乏、资源浪费和低效益。类似的研讨会、座谈会此伏彼起,报刊上的讨论亦很热烈,不断为决策部门提供新的理论信息。19821014,邓小平同国家计委负责人谈话时,有针对性地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这段话表明了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关切和他的思想倾向,也是他对经济部门和经济学界的期待与鼓励。

不断发展的实践,不断深化的理论探讨,孕育和催生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纲领、总蓝图。现实的需要,人民的期盼,理论研究的促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呼之欲出、应运而生。

《决定》起草的全过程

19842月底 ,我被借调到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工作(当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515举行)。426,起草小组组长、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袁木在起草小组说:中央决定十二届三中全会于下半年举行。这几年农村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城市改革虽然也搞了一些试点,但尚未全面推开。城市改革如何与农村改革统筹起来、协调进行,需要有一个指导性的文件。中央决定,另外组织一个起草这个文件的小组,由国家体改委、计委、经委、商业部、劳动人事部及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派人参加。他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里程碑,十二届三中全会也要开成一个里程碑。他要我留下来参加这项工作,说政府工作报告的定稿和这个改革文件的起草,两方面工作要兼顾好。

从此开始,起草《决定》的全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几个小阶段:

第一个小阶段是讨论、研究、草拟提纲。

430,《决定》起草小组开会,讨论文件的内容和写法,国务院白美清列席了会议。袁木指定杨启先(国家体改委)和我(国家经委)一起,尽快拟出一个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起草提纲,供大家讨论。当时拟出的提纲,分三部分、20条 。534日,袁木主持讨论,大家敞开思想,各抒己见,十分热烈,但对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对文件的结构,都有分歧。后来袁木提出根据会上的意见,搞两个方案,我搞一个,杨启先和国家体改委其他同志搞一个。58,这两份提纲一起送白美清转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

510 ,田纪云在中南海第三会议室召开会议,讨论这两份提纲。到会的除起草小组成员外,还有国务院的杜星垣、李灏和中央办公厅的周杰及国家体改委几位负责人。讨论的意见,一是两个方案都不错,可以合二为一;二是重点要放在今后怎么做上;三是分4大块: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什么、怎么改,加强领导问题。

以后几天,起草小组开会反复讨论,大家认为分4大块就会形成“大肚子”(第三块分量太大),主张破开“大肚子”,写十几条。于是,袁木又指定国家体改委杨启先等人,加上我,一起拟一份统一的有十几条的提纲。在此期间,我还交叉地参与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的一些事情,如根据各部门反映的意见作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应对报告多种文字翻译工作中提出的问题,为报纸撰写关于此次人民代表大会的社论等。515日下午还列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聆听了赵紫阳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二个小阶段是征求若干地方领导人的意见。

鉴于当时对提不提发展商品经济等问题存在着争论,袁木提出趁全国人大开会之机,走出去听听部分人大代表的意见。从51924日 ,起草小组先后同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若干省市领导人及部分代表座谈对起草《决定》的意见。他们是:江苏省的汪冰石等,广东省的梁灵光、李建安等,上海市的胡立教、汪道涵等,四川省的杨汝岱、何郝炬、王谦等,安徽省的黄璜、苏桦等。他们的意见高度一致,说现在要求改革强烈,进行改革困难,主要是部门强调集中统一、不肯放权。他们都赞成中央搞个指导性文件,一些在基层(如宝钢)工作的代表的要求尤其强烈。这5次座谈会,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第三个小阶段是学习胡耀邦的指示,写出第一稿、第二稿。

530起草小组开会。袁木说,本来想等胡耀邦同志接见后再动笔,但他近日比较忙,让我们先写初稿。61,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解散,小组成员只杨启先和我留下参加《决定》起草小组。从616日,小组成员分两摊起草初稿,然后由杨启先和我总串。但由于文字上装配不起来,我们只好重写。经过两天“奋斗”,拿出了第一稿。我们看起来像个样子,但总觉得思想站得不高,文字气魄不大,不满意。

69,袁木传达了胡耀邦对这个稿子的意见:要写得“高”一些,原则一些,要搞出个“历史性的文件”。胡耀邦还提出可分为8个问题来写,包括改革的必要性,建立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国企改革,价格改革,等等。

612,起草小组反复讨论,决定增加3条,共11条;分两摊写,来自国家计委、经委的同志一摊,来自国家体改委及其它部门的同志一摊,各写若干条,具体分到我头上的是写发挥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这一条。21日,印出了经过初步装配出来的稿子,我看了看,觉得还不如第一稿,主要问题在于议论不够,思想不统一。22日,小组讨论,袁木决定改写,他亲自写前面几条“虚”的,其他人改写其他几条。23日,袁木主持集体修改,要求达到观点鲜明、文字简练。大家议论,我执笔改,25日改完。28日印出第二稿,送田纪云,同时送国家体改委等几个部门征求意见。

第四个小阶段是听取几个部门对第二稿的意见,形成第三稿。

76,国家体改委送来意见:写得“平”,缺乏新意。710,商业部送来意见:政企分开问题写得不够明确;不要用“改革者”、“反对者”之类的词汇。袁木决定再请一些部门来提意见。从71326日,我们先后听了国家物价局、劳动人事部、国家科委、教育部谈对起草《决定》的意见和介绍它们的改革设想。国家计委、经委也来谈过他们的一些看法。我听了以后总的感觉是,一些行政部门还缺乏革自己的命的自觉性,思想不大解放,站得不高、看得不远,所谈设想比较肤浅、零碎,缺乏创新。

与此同时,田纪云于711召集国家体改委、计委、经委、财政部、商业部的负责人来开会,讨论第二稿。根据讨论意见,我们确定按体制改革如何走出一条路子的思路来写,写12条。于是,又集体讨论、分工起草(桂世镛、王愈明和我负责写“虚”的部分,共6条)、汇总统串,于723形成了第三稿。这一稿,我觉得有些进步,但仍然不大满意,主要是在商品经济问题上没有突破。

728,听传达赵紫阳谈计划体制改革问题。他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这个观点,促使起草小组走出旧的思想框框,重新考虑稿子的结构。

第五个小阶段是到北戴河听取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

729,袁木等去北戴河向中央领导汇报,胡耀邦等听了汇报不大满意,主要是觉得平平淡淡、缺乏新意,要求在重要问题上有所突破。汇报后宣布调整起草小组成员,部分同志回原单位,另从中央部门调林涧青、郑必坚、林子力等人参加起草小组,小组负责人是林涧青(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副主任)、袁木。

81日起,我们在北戴河,一方面分别拜访一些中央领导同志,听取他们的意见。我参加拜访的是万里和姚依林。万里的观点和态度非常坚定、鲜明,认为改革非搞不可,否则没有出路。他完全赞同稿子中对我国经济状况的分析和提出的改革设想。在谈到农民生活困苦、农村教育落后和一些农村干部为非作歹时,他激动得拍起了桌子。姚依林没有说多少话,只强调现在许多问题还看不准,文件要写得原则一点。在此期间,我和杨启先还参加了秦皇岛市的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改革的意见。另一方面,根据在北戴河听到的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重新讨论整个文件的框架,拟出了新的提纲。但是在起草小组讨论时,对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关系仍然有不同的认识,主要是有些同志担心会导致资本主义。

85,胡耀邦接见起草小组全体人员,表示基本同意新提纲,逐条讲了些意见,并要求20日前拿出新的稿子,交给将于9月上旬在北京组织的高级干部大讨论。这是我生平第二次见到胡耀邦。第一次见面是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在清华大学念书,是团干部,到团中央听过他的报告,他那敏锐的思维、生动的语言、平易近人的风度,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近距离面对面听他讲话,倍感亲切。

第六个小阶段是根据胡耀邦、赵紫阳的意见,写出第四稿、第五稿。

87回北京后,我们立即按照新提纲,重新分工起草第四稿。郑必坚、王愈明和我负责写前三条,边议边写,我执笔。到81511条全部写出,由林涧青、袁木、郑必坚等统稿。

这些日子,理论界又活跃起来,开会、写文章、给中央写报告,纷纷要求明确肯定必须充分发展商品经济,这对我们统一认识、增强信心起了促进作用。

829,赵紫阳到玉泉山同起草小组座谈,他着重对第四稿中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增强企业活力、价格改革、政企分开、经济责任制等几条提出了修改意见。他重申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这为《决定》的起草定下了基本调子。

830,胡耀邦到玉泉山同起草小组座谈。他再次要求在总结前几年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他还说了许多话,我们有时也插插话。他谈到邓小平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时说:“‘四人帮’宣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那就让他们喝西北风去吧,他们把发展商品经济说成是搞资本主义。”又说:“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嘛。不能把贫穷当做社会主义。”在讲到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的弊病时,他引了列宁的话:“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官僚主义的空想’”,说:“什么‘无所不包’!能包得起来吗?包起来的结果就是经济没有活力,市场商品匮乏,人民生活困难。”还说“什么是计划?计划就是打算、预计嘛,不可能算得那么准确。计划就是计划,不是法令。”在讲到发展个体经济时,他说:“有人反对发展个体经济,怕导致资本主义。怕什么?它们不过是太平洋上面几个小孤岛而已,掀不起什么风浪!”(说到这里,他哈哈哈地笑了)。在讲到反对精神污染时,他说:“把‘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变成了‘全社会清除精神污染’,这是偷换了命题。”又说:“‘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提法,以后要少讲一点,讲多了会影响对外开放。”最后他说,我对经济工作不熟识,今天我说的不算,你们就听紫阳的。

根据胡耀邦、赵紫阳的意见,我们又立即分题、起草(高尚全、杨启先和我负责编写两条:经济责任制,多种经济形式)、综合、互相修改、集体“过”稿子,于95形成了第五稿,共10条。袁木还让高尚全、杨启先和我起草一份文件说明,供大讨论时用。

98,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第五稿,同意把这个稿子提交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中顾委委员讨论。会上还决定大讨论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在中央,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中顾委委员约400人,分十几个组讨论修改;在地方,分别由各省区市委常委召集大企业负责人、理论工作者讨论、修改。胡耀邦还指出,计划、价格、领导三条写得还不够,要加以充实。会后我们即对这三条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第七个小阶段是中央和地方组织大讨论,对第五稿提出修改意见。

91120日,起草小组成员分别参加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中顾委委员的分组讨论。我分到第10组,地点在中南海152会议室,召集人是杨尚昆、宋平、袁宝华。袁宝华见到我,就说:“请谢明干同志把文件念一遍吧,他是起草小组的。”我认真地大声地从头到尾念了一遍,念完后全场鼓掌,萧劲光还称赞说:“念得好!”会上七嘴八舌,纷纷说文件写得好,气氛很活跃。从12日开始,小组每天讨论半天,念一条讨论一条。大家联系实际,一致表示拥护中央关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除在个别文字上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外,没有原则性的意见。

913小组讨论时,传达了赵紫阳99写给胡耀邦、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的信《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三个问题的意见》(邓、李、陈均已批示同意)。《意见》在讲计划体制改革时讲了四层意思:一是“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二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生产和交换,……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辅助作用”;三是“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编制包罗万象的指令性计划,不仅不可能,而且有害。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方针是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四是“指导性计划主要用经济手段调节,指令性计划也必须考虑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要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要运用价值规律为计划服务。‘计划第一,价值第二’这一表述并不确切,今后不宜继续沿用。应该如实地把两者统一起来,而不是把它们割裂开来或对立开来。”在讲价格改革时,《意见》认为“价格改革难度最大,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调整价格,主要是由于商品的比价不合理,……是结构性的调整物价,而不是通货贬值。”“在调整物价时,一定要积极慎重,采取负责态度,……务必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仅不降低,而且尽可能有所提高。”在讲到国家领导经济的职能时,《意见》主要强调政企应分开,公司必须是企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大家听了《意见》后,争先发言,表示赞同,要求稿子按之修改。

914小组讨论前,传达了陈云 9月13给赵紫阳的复信,信里表示同意赵紫阳的《意见》,认为他讲的三个问题,都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对这几年城市经济改革经验的总结。在谈到计划体制改革时,陈云在信中说:“我国现在的经济规模比五十年代大得多,也复杂得多了。因此,对五十年代适用的一些做法,现在不能也不应该套用。即使在五十年代,我们的经济工作也不是完全套用苏联的做法。”在谈到价格改革时,陈云说:“关于价格改革,现在确实是有利时机,应该稳步进行。上次化纤降价、棉布提价没有引起社会震动,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鉴。”在谈到政企分开时,陈云说:“这样做很必要,一方面可以给企业活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国家领导部门从许多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有时间议大事,加强宏观方面的指导和控制。”最后,陈云强调指出:“这几年,农村的改革已取得极大的成功,城市改革总的说来,还处在积累经验的过程,广大干部不是都很熟悉。因此,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务使改革健康发展。” 大家听了都表示赞同,起草小组也及时把陈云信中的基本观点吸收到稿子里面去。

917讨论结束。这场大讨论显示出全党对改革的高度关切,大家对这个稿子是肯定的、拥护的,评价很高。我觉得通过这次讨论,文稿中的主要观点,在这个范围内已经基本上取得了共识。从简报看,虽然意见也提了不少,但新的或原则性的已不多。在讨论企业改革时,首钢负责人主张向发达国家学习,国家对企业只监督、不干预;也有人建议,应直言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但起草小组多数人认为,这些观点“走得太快、太远”,目前不宜考虑。

919 ,胡耀邦又到起草小组,提出了一些具体修改意见。说到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他说打算1013开预备会议;18日开三中全会,半天;19日公布《决定》。根据胡耀邦、赵紫阳的意见,考虑中央、地方大讨论的意见,我们从21日到24日又分题修改稿子。高尚全、杨启先和我负责修改计划、价格两条。修改时我们直接引用了赵紫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三个问题的意见》的观点,并在提法上作了改动和发展。到25日,印出第六稿。

第八个小阶段是赵紫阳约谈邓力群。

927下午,赵紫阳在中南海同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主任邓力群谈话,在场的有袁木、郑必坚、杨启先和我等。赵紫阳说:有人说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提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我说有,那就是保加利亚。赵紫阳问:我们提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同宪法有没有矛盾?郑必坚答:没有矛盾,宪法里没有提实行计划经济。于是赵紫阳问邓力群,在讨论中,大家对稿子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都表示赞同,你是否赞同?又问,《决定》里不再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小平、陈云同志都同意了,你有什么意见?当时邓力群闪烁其词,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吱吱唔唔地说“我1979年就写文章讲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了……”。赵紫阳说:那好,就这样定了,把商品经济写上去。后来,赵紫阳又谈到企业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说不赞成把厂党委书记搞成第一把手的印象,问邓力群有什么意见,邓力群也没有表态。

此后几天,起草小组继续推敲稿子里的文字、提法,林涧青、袁木、郑必坚等反复修改,形成了第七稿。

第九个小阶段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第七稿。

108,起草小组列席在怀仁堂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与会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副总理及中顾委、中纪委、军委主要负责人等80多人,陈云、李先念、彭真、徐向前、乌兰夫等老同志也出席了。会议由胡耀邦主持,他先传达了邓小平对《决定》第七稿的电话意见:“文件看过了,写得很好,政治局会议我就不参加了。”接着,胡耀邦说:“陈云同志带来了一份在三中全会上的书面发言,请大家看看。”

然后,开始讨论稿子。陆定一第一个发言,表示同意,并对个别文字提出了修改意见。接着,宋平、姚依林先后发言,着重对企业下放、两权分开等问题提出看法,建议把“政企分开”改为“政企职责分开”,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改为“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然后,胡乔木作了很长的发言,在许多问题上都提出了不同意见,看来他不大赞同这个稿子的基本观点。他未说完不少人就同他争论起来,胡耀邦还说:“你在北戴河不是也同意的吗?”这时,陈云对胡乔木说:“乔木,你讲得太长了……”。

陈云在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先肯定这个稿子“对经济体制改革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说有了比较周到的考虑。”“这个文件非常重要,是一个很好的文件,我完全拥护。”他又说:“农村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工商业方面的改革也已经有了几年时间的酝酿、试点和实践。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按照这个文件的精神去办,再用几年时间,工商业方面的改革也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我们国家的生产力一定会得到一次大解放。”他还着重指出:“这次改革涉及范围很广,在进行过程中,一定还会出现一些我们现在难以预见的问题。因此,应当像对待农村改革那样,边实践,边总结经验,以便使改革不断完善。”对改革中可能出现一些消极现象,他认为“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我们头脑清醒,注意到这些现象,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一起抓,那末这些消极方面是可以加以限制的。”陈云发言后,薄一波、乔石、李先念、彭真等先后表态,都同意将这个稿子提交即将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最后,会议原则批准了这个稿子。

会后,起草小组根据各方面的意见,修改出第八稿。

第十个小阶段是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决定》。

1012 ,参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代表报到。13日代表们看文件(第八稿)。15日至18日分组讨论。我列席了西南组讨论。会上发言踊跃,大家纷纷表示看了文件后很受鼓舞;也有的人感到写的力度还不够,有的人则担心行政部门不肯放权,改革推不动,还有的人对个别文字提出了修改意见。

与此同时,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人对送审的第八稿,都批示同意。陈云在1019的批示中还指出稿中“工资和物价挂钩这句话不要写上”,“只要说明将采取切实办法保证人民实际收入不因价格改革而降低就行了。”我们立即按照他的意见作了修改。

1020,十二届三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大宴会厅举行,由胡耀邦主持。陈云在书面发言中说:“系统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他在谈到计划体制改革时说:“这次全会审议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计划体制改革的基本点所作的四点概括,完全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在谈到价格改革时,他认为现在“确实是有利时机。但是改革的步骤一定要稳妥,务必不要让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因价格调整而降低。”他再次肯定政企分开很必要,“一方面可以给企业比过去大得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可以使各级政府部门从许多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议大事,看全局,把宏观方面管住管好。”他强调体制改革“必须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经验”,说:“我们要按照这个决定的精神去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只要这样做了,这次改革就一定能够成功。”会议一致通过了这个《决定》,还通过了会议公报和关于明年召开党的代表会议的决议。

《决定》通过后,坐在主席台上的邓小平高兴地对旁边的胡耀邦说:“写得好。谁写的呀?”又说:“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有这么一个评价。但是要到5年之后才能够讲这个话,证明它正确。”

《决定》的产生,历时5个月,8易其稿。它实际上是改革开放5年多来广大人民群众和广大干部投身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广大理论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心血结晶,是胡耀邦、赵紫阳在邓小平、陈云同志的指导下通力合作的重大成果。《决定》全文1.7万字,分10个问题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政策。这是党中央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而制定的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有几个主要的“亮点”,或者说几个重大的历史性的突破:

一是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上,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上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商品经济是同资本主义相联系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搞活企业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种种正确措施当成‘资本主义’”等传统观念,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

二是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过去“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的传统观念,明确肯定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要“在国家政策和计划的指导下,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坚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要为“集体、个体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条件,并给予法律保护。”

三是在经济调节机制上,突破限制、排斥甚至否定市场作用的传统观念以及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和以指令性计划为主、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做法,明确指出:“国民经济计划就总体来说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只能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和经济手段的调节,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保证重大比例关系比较适当”;“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

四是在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上,突破企业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的传统观念和政府对企业实行集中统一、包揽一切的做法,明确指出要“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各级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明确指出:“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五是在企业领导体制上,突破过去党委书记是企业第一把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的传统体制,明确规定企业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中的党组织要积极支持厂长行使统一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职权”。

六是在经济利益分配上,突破“社会主义就是要平均”、“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的传统观念和忽视企业、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做法,明确指出“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破坏社会生产力”,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富裕”;强调在企业内部,要实行工资奖金同经济利益挂钩,“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以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七是在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上,突破以纵向联系为主、条块分割、互相封锁的格局,明确要求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都“打破封锁,打开门户,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促进横向经济联系”,“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

《决定》发布后,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好评如潮。邓小平也多次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对其中一些重要论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今天我们重温他的有关讲话,仍然感到十分亲切、很受教育,有助于加深对《决定》的重大意义的理解和对不断深化改革的认识。

《决定》通过后的第二天,邓小平在中顾委全体会议上讲话。在讲到《决定》时,他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是这么个评价。这两天国内外对这个决定反应很强烈,都说是有历史意义的。这个文件,我没有写一个字,没有改一个字,但确实很好。”又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三个委员会的同志都赞成这个文件,看到了现在发布这个纲领性文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个好文件。”

1026,邓小平会见马尔代夫总统时说:“最近通过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今后我们可能还会犯错误。但是,第一不能犯大错误,第二发现不对就赶快改。” “如果按照决定所制定的方针走下去,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可以加快。”

《决定》的颁布,开创了我国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国企改革、计划体制改革、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对外开放等都大大加快了步伐。

参加《决定》起草的一些体会

光阴荏苒,今非昔比。我们今天重读这个《决定》,可能会觉得它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其实,它的基本观点,破天荒地冲破了长期禁锢着我们头脑的传统经济思想的牢笼,使亿万人民群众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力得以释放,对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起了历史性的作用。这是应该载入史册的。可以说,没有这个《决定》,就不会有这以后25年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大好形势。诚然,以现在的客观环境和思想认识来看,《决定》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不足或不妥之处,这些已随着实践的发展为后来一系列中央文件所弥补和修正,而且其基本观点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这是符合认识的客观规律的。

参加《决定》的起草工作,对我来说,是很值得回忆的一件事,因为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是深切体会到解放思想确实是改革开放的先导,又贯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之中。包括起草重要文件,整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提高、不断统一认识的过程;起草不容易,贯彻落实就更不容易,必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尤其是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推进改革开放如此,做其它工作也如此,因此解放思想不是权宜之计,而应该把它经常化、常态化。可以说,不解放思想就不能前进,就会落伍和被淘汰。

现在,我国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战胜世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也需要从体制上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正如中共十七大报告所说:“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通向现代化的道路还很漫长,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不间断、改革开放不动摇、开拓创新不停步,把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关新闻

  • 222021.02

    亲历一张“经典”照片的前前后后

    亲历一张“经典”照片的前前后后

  • 062017.12

    张琼:我国向发达经济体学习和赶超的空间不断缩小

    我国离“前沿”经济体越来越近,后发优势不断减小,我国总人口增长趋缓,以至于人口老年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下降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必然....

  • 042019.04

    一位改革者的际遇|楼继伟:从宏观经济管理者到资产配置者

    从研究改革开始,楼继伟最后也加入到了改革操盘者的行列。作为财政部长,他将自己定位为“宏观经济管理者”,而作为中投公司董事长和社保基金会理事长,他又是巨....

  • 162021.06

    清华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决策者和奠基人——纪念刘达同志诞辰110 周年

    刘达同志早年投身革命,曾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和根据地斗争,浴血奋战。建国前后又转而从事教育事业,主持创办了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并先后担任黑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刘达同志1977年来清华主持校务工作不久,就于1978年提出要在清华建设经济管理学科和专业,并亲自领导、决策定向、具体指挥与部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达校长是清华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决策者和奠基人。

  • 212021.04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怎么干?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82022.11

    清华社科学院成立前后的二三事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42015.06

    经济学家李崇淮

    ○王荣 王抒滟李崇淮于1916年10月14日出生于江苏淮阴,早年曾就学于清华大学(1934—1936年)、华西大学(现四川大学,1938—1941年),1943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留学,1945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李崇淮谢绝耶鲁大学的一再挽留,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毅然归国。 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李崇淮李崇淮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在教书育人上成就斐然,而且投身国家经济改革,积极谏言献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李崇淮...

  • 152009.06
  • 272015.11

    宗家源:可可托海水电站建设的前前后后

    位于新疆阿勒泰富蕴县境内、地下136米深处的可可托海水电站,无疑是工程难度最大的一座——目前深度超过100米的地下水电站大多依托天然地下河建设,而可可....

  • 152017.03

    习近平被清华大学录取前后的事情

    近日,《学习时报》刊发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访谈录,其中也对陶海粟进行了专访。访谈中陶海粟透露了习近平被清华大学录取前后,以及在清华大学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