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赵敏恒——“最了不起的华人记者”

2013-01-11 |

○陈玉申

求学

  赵敏恒是江苏南京人,1916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与梁实秋、罗隆基、吴国桢等同学。在清华期间,他曾获得英语演讲比赛的冠军,还担任过北京一家英文报纸的译员。1923年赴美留学时,他选择新闻为专修科。

  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赵敏恒学习的课程有新闻理论、采访、编辑、新闻写作、社论写作、广告、印刷、资料编存、报业管理,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威廉博士讲述新闻学原理,历述新闻界先辈为维护社会正义、为争取言论自由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精神,使他懂得了新闻记者不仅是一种职业,还负有崇高的使命。密苏里新闻学院不仅注重精神理念的培养,还给学生充分的实习机会。学院自己办一张日报,名为《密苏里人》,与《哥伦比亚论坛报》相竞争,学院的所有学生都是《密苏里人》的工作人员,差不多一半时间上课,一半时间参加实际工作。每个学生从跑新闻起,直到出报止,各种工作如编辑、校对、广告、发行、印刷、社论写作,都有机会参加,这种训练是在别的新闻学校里得不到的。

  1925年夏,赵敏恒从密苏里新闻学院毕业,获得了新闻学学士学位。他又去了纽约,一面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研究系读书,一面在世界通讯社工作,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哥大当时有几位出色的新闻学教授,新闻采访教授毕色是纽约《世界日报》的副总编辑,社论写作教授班德替《纽约时报》写社论,班德还常带赵敏恒到《纽约时报》去,向他介绍报馆内部的工作情形。一年后,赵敏恒又拿到了硕士学位。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的中国人。

一身多任

  赵敏恒拿到硕士学位的同时,在世界通讯社也担任了重要的干线编辑,开始了独当一面的工作,可他的老师却对他说:“你是中国人,应该回中国去,在美国是不需要中国人做记者的。”1927年春,英文《北京导报》(Peking Leader)的总编辑克拉克在纽约见到赵敏恒,也劝他不必长居美国,还是早点回中国去,并邀他担任导报的副总编辑。于是,赵敏恒在这年的5月离开纽约回国,进了《北京导报》。导报的一切编辑、采访、校对、排版、看大样,几乎由他一人包办,克拉克只是每天来报馆里写篇社评,处理些营业方面的事务。1928年国民党的北伐军攻下北京后,赵敏恒曾在外交部短暂任职。当时,他接到美国联合通讯社驻上海记者海里斯的电报,邀他任美联社驻南京记者,约他去上海一谈。他到上海与海里斯见面,几分钟里就把事情敲定了。海里斯在美侨俱乐部请赵敏恒吃饭,在座的还有英国路透社远东分社总编辑考克斯。考克斯听说美联社请赵敏恒任驻南京记者,表示路透社也想在南京有个记者,便向海里斯提议请赵敏恒同时担任美联社和路透社两家驻南京记者。路透社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通讯社,早在1870年,路透社与法国的哈瓦斯社、德国的沃尔夫社、美联社曾经缔结过一个划分“势力范围”的协定,其中规定路透社拥有在远东地区采集和发布新闻的专权。美联社在1926年开始进入中国与路透社竞争,但旧协定尚未完全废除,所以,海里斯也只好同意考克斯的提议,双方并商定赵敏恒采访的普通新闻都供给路透社,只有与美国有关的特殊新闻,才供给美联社。

  英美通讯社邀赵敏恒任驻南京记者,是因为南京已经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可那时南京的通讯工具还相当落后,京沪间的电报比火车还要慢,常常需要8个小时以上。赵敏恒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京沪间新闻传递的方法。最初是利用特别快车,每天外交部有专差搭特别快车去沪,赵敏恒就与外交部交涉妥当,请部里的专差每天为他带信到上海路透社远东分社。有一次南京政府颁布新税则,电报太慢,全文太长,赵敏恒就带上新税则全文赶特别快车去上海,利用在火车上的时间译成英文,当晚到上海就全文发表,而财政部的公报,到次日才在上海发表。京沪间的长途电话开通后,他便改用长途电话向上海传递消息,速度就快多了。中英国税条约在南京签字那天,签字后赵敏恒立刻打电话给上海,5分钟后上海的电报就到了伦敦总社。伦敦外交部因还未接到驻华大使兰浦森的电报,竟予以否认,第二天接到官电后,才向路透社道歉。中波条约也是一样。波兰政府收到路透社关于条约签字的消息后,来电问波兰大使,那时公报条约的官电还没有发出呢。

1931918日晚上,路透社伦敦总社接到了沈阳记者的急电,说日军进攻北大营,总社要赵敏恒设法向南京政府当局证实。赵敏恒午夜探访外交部,部方说并没有这样的消息,恐怕是误传。再过2小时,外交部才接到北平的电报,确有其事。那时张学良正在北平。所以,路透社接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比南京政府要早6小时。“九一八”之后,国际关系日趋复杂,中国问题对于世界局势的影响愈来愈大,所以,各国对于中国的消息都非常地注意起来。路透社正式设立了南京分社,以赵敏恒为主任,这是外国通讯社第一次请中国人担任驻华分支机构的负责人。有一段时期,赵敏恒除了为路透社和美联社发稿外,还同时担任伦敦《每日电讯报》、美国的国际新闻社和世界通讯社、日本联合通讯社、大阪《朝日新闻》、苏联塔斯社的兼职记者。一时间,赵敏恒成了国际新闻界的明星。

抢报历史性事件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际联盟派遣代表团来东北进行调查。调查团由英、美、法、德、意代表组成,英国代表李顿爵士任团长。李顿调查团到南京时,蒋介石夫妇在励志社宴请调查团,赵敏恒设法进入餐室隔壁的房间里偷听,记下每个人的讲话。调查报告书公布之前,赵敏恒又设法得到了报告书的全文。为了得到报告书,他是很费心思的。外交部方面的工作很细心,报告书交打字生时,每张打字纸都编有号码,凡用过的纸张都无法取出。赵敏恒凭他的机智,弄到了用过的复写纸,向亮光处一照,字迹十分清楚。他就靠这些复写纸,比别人早4小时发出了报告书的摘要。

  19346月的一天,日本驻南京副领事藏本忽然失踪,日方不问青红皂白,坚称藏本被“排日分子”杀害,日本大使与我方交涉时声色俱厉,日舰云集下关江面;日本媒体更是声言要对华“膺惩”,要派海军陆战队来南京兴师问罪。就在形势万分紧张之时,赵敏恒忽然接到南京警察厅侦缉队打来的电话,说藏本已在明孝陵山上寻获,惟恐交还日方后,日本仍狡赖,故约赵立刻去采访藏本,待谈话发表后,再把藏本交还日方。赵敏恒赶紧驱车前往,不料藏本拒绝接见新闻记者,表示在见到日本总领事以前,不拟发表任何谈话。赵敏恒一时情急智生,走向前与藏本握手说:“我是青年会的代表,特来慰问你。”藏本为之感动,大谈满腹牢骚,说他在中国多年,屡受排挤,长期屈沉下僚,他走的那天晚上,总领事不准他参加外交部的宴会,而派他去火车站看管大使的行李,他觉得人生无味,决计自杀,徒步出城登紫金山,然经数日徘徊山谷,求死不得,尝脱衣卧地,愿供狼一饱,而狼反惊遁。饥饿难忍时,下山至孝陵街买面吃被人发现,警察找到他时,他正在山上一棵树下午睡。这篇谈话经路透社发表后,“藏本事件”遂成为国际笑谈。《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写了一篇颇为幽默的短评,说我们要感谢紫金山上那些“爱国”的狼,假如它们把藏本一口吞掉了,中国人就百口莫辩了。日方对赵敏恒的报道十分恼怒,日本外务省情报局长天羽在东京招待各国记者时,大骂赵敏恒不是记者,而是中国的一个恶毒的宣传员。

  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也是赵敏恒首先报道的。事变发生的那天上午,9时半左右,南京政府某要人忽然亲自打电话给赵敏恒,问他西安有无电报来?赵说没有。又问路透社在西安有无记者,是否有无线电台?赵说没有,那要人就把电话挂断了。赵敏恒越想越觉得离奇,赶紧向各方探询消息。他打电话给交通部门,问西安有无异常,对方说西安的情形不清楚,只接到电话说陇海路火车只通华阴,恐怕是兵变。于是赵敏恒在当天上午立即发出第一条电讯:西安兵变。他再打电话与那要人交换消息,告诉他“火车只通华阴,西安有问题”。那要人第一句就说:“委员长也在西安。”这样,赵敏恒就报道了最重要的情况,而且是最迅速的,又为路透社立了一功。这条特大新闻的线索是别人送上门来的,事变发生后南京与西安失去了联系,官方要向路透社打听西安的消息。但是,假如赵敏恒没有特别敏锐的嗅觉与判断,也可能与这条新闻擦肩而过。

  抗日战争时期,赵敏恒先后任路透社汉口分社和重庆分社的主任。在重庆时,赵敏恒还担任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和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的兼职教师,讲授新闻采访与写作。

  194311月,赵敏恒随一个中国访英代表团前往伦敦,途经开罗时,飞机停留一天。他在开罗遇到了蒋介石的侍从人员和英美两国政府的要员,并了解到金字塔旁的米那别墅戒备森严,5英里内无通行证不能出入。经进一步探访得知,中、美、英三国首脑正在这里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计划以及击败日本后如何处置日本等问题(台湾在战后必须归还中国,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决定的)。会议当时已临近结束,很快就要向外公布消息,赶来采访的英美记者都写好了新闻电讯稿,已经送交开罗电报局,等候准许放行的命令。赵敏恒见开罗的邮电管制非常严密,便飞到葡萄牙的里斯本(当时葡萄牙是中立国),从里斯本发电报给路透社伦敦总社。电报发出了,但不知能否通过英方的新闻检查。结果总社很快收到,并且马上广播,立即轰动了全世界。路透社对这一国际重要会议的报道,比美联社、合众社等早了14小时。这是他采访生涯中的最得意之作。

  赵敏恒著有《采访十五年》、《新闻圈外》、《外人在华的新闻事业》等书。他在回顾自己的采访生涯时,特别强调新闻记者永远不要脱离采访工作。在新闻界,每当一个记者在采访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往往被提升做主任或经理;许多记者也希望如此,以为做记者同做官一样,只要升官发财,总是好事。赵敏恒并不这样想,他认为好外勤不一定是事务人才,就算他是多面手,能跑到新闻,又能处理事务,也不应当增加他事务上的负担,减少跑新闻的时间和精力。他说自己在路透社干了十多年的分社主任,因为要处理分社事务,正常的新闻采访工作受了很严重的影响。他感慨地说:“好外勤,应当一生只干外勤;好编辑,应当一生只干编辑。做新闻记者的,不应当争名夺利,而应当求事业的成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转自《青年记者》20071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