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追记屠守锷院士:“屠老总”的四个侧面

2012-12-20 |

屠守锷院士

1215日,中国航天痛失巨擘。“中国航天四老”中的“屠老总”,“两弹一星”元勋屠守锷辞世。斯人已逝,人们无法写尽他辉煌的每一个瞬间,然而,哪怕仅是片段,也足以令人心生敬意。

热血

“锷”者,刀剑之刃。

屠守锷,无愧其名。

他一生几多转折,研究方向也几经变化,而“热血报国”,是他一生不变之魂。他早年专攻飞机制造,源自少年求学时,目睹日本军机对上海的狂轰滥炸,骨肉同胞的惊恐与无助。鹰击长空,驱逐外侮,他暗自努力——考取清华,专攻航空;负笈北美,攻读麻省理工;硕士毕业,受聘美国飞机制造厂积累经验……向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抗战胜利,他立即辞去工作,辗转归国,皆因一颗报国心。

1957年,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加入国防部五院,参与研究我国第一枚地空导弹和地地导弹;担任我国首枚洲际战略导弹总设计师;出任长征二号火箭总设计师;发展火箭捆绑技术,攻克结构动力学难关,为我国大推力火箭奠基……从造飞机到造导弹,再到研制火箭,屠守锷晚年一言以蔽:“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国家事业重于一切。”

理想践行,令人感佩。

笃定

“屠老总”不服输是出了名的。对自己心爱的事业,他执著笃定。

1960年,前苏联撤走专家,中国导弹研制一时面临困境。对此,他只有一句话:“人家能做到的,不信我们做不到。”逢难益坚,青云之志立现。

1962年,他接手主持设计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导弹。此前,该型导弹首飞遇挫。“关键是要吸取教训,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他迎难而上,带领科研人员走出痛苦和失望,在两年后,实现了该型导弹连续八次试飞成功。

1966年,新型号研制。与屠守锷共事多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回忆道,当时,屠守锷在排查问题时,发现少了一颗极小的圆珠子。怕这颗珠子掉在导弹里,屠守锷带头趴在地上找,直到在车道沟里发现这颗珠子,才算作罢。百天测试,他累到便血。

即便在“文革”浩劫之中,导弹依旧是他的“心尖尖”。大字报铺天盖地而来,他不以为然,始终铭记着自己是我国首枚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哪怕是在批斗大会上,他也不忘带着笔和纸,计算着洲际导弹的数据。任别人在台上口沫横飞,他笑骂由人,安之若素。

生活中的屠守锷,也是如此。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习练太极拳,数十年如一日,每天按点,坚持不辍,直至晚年一次摔倒导致行动不便才被迫停止。

非此执著,安能成事?

寡言

同为“中国航天四老”,“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性格各异。其中,“黄老总”与“屠老总”反差最大——“黄老总”性格外向,工作之余,为下属讲笑话、变魔术是他的两大“绝活”;“屠老总”则性格内向,攻坚克难往往独自陷入沉思。

“‘屠老总’说话往往言简意赅。”“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学术研究部部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究员谭邦治有例为证——一次,“屠老总”打电话给一位科技人员。“屠。”自我介绍只有一个字,随后下命令:“马上到我办公室来!”“图?”这位科技人员一头雾水,但听出是“屠老总”的声音,不敢多问,只好琢磨着带上“屠老总”可能要的图纸匆忙赶到他的办公室。一进门,屠守锷却是一愣:“你抱着图纸干什么?”“不是您说‘图’吗?”一场“乌龙”,让人忍俊不禁。

在人们的眼中,“屠老总”是一位典型的“学究”,性格耿直,从不在乎所谓的“人际关系”。不熟悉他的青年人,往往心生敬畏。但相处日久,便能感受到他心中的炽热。研制“长二捆”,由新一代担纲,屠守锷转为高级顾问。“这些年轻人经过多年磨练,长期在一线实践,是完全值得信赖的!”话依然不多,但让人顿生暖意。

外冷内热,学者本色。

情深

“屠老总”是中国航天的第一代创业者。和很多老一代航天人一样,无暇顾家。然而,每有余暇,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永远是天下最慈爱的父亲。每当孩子们与母亲发生争执,他绝对“立场坚定”——“毫无原则”地站在孩子们一边。他夫人晚年患有较严重的心脏病,而当时身体尚很硬朗的屠守锷总是尽可能陪伴在老伴身边,坚持每天亲自到单位的医务室给老伴换氧气瓶。其情之笃,令人动容。

屠守锷情深,不仅及于亲人。尽管并没有太多家产,但在1998年,他一下子拿出30万元私人积蓄,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基金,奖励那些“贫而有志,穷且益坚,愿意改变祖国和家乡面貌;生活朴素,乐于助人;学习态度端正,有追求真理勇气”的学子。他把这个基金起名为“宏志清寒助学金”,一如其平时说话般直白爽利。老人一生与“扬名”、“作秀”绝缘,十几年来,很少有人知道基金的捐助者,竟是这位“两弹一星”元勋。

行胜于言,大爱无名。

(詹媛)

转自《光明日报》20121220

相关新闻

  • 022021.04

    微生物学家、上海最年长院士沈善炯:他让中国成为第四个金霉素量产国

    在那段国难深重的日子里,他辗转求学,为自己打开了科学之门;当国家百废待兴时,他历尽艰辛回国。尽管那时,祖国链霉素、金霉素的研究基础极为薄弱,他却觉得自己责无旁贷。正是对新科学现象、科学原理的追求,让他在理论上突破,极大提升了我国金霉素产量,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生产金霉素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3月26日22时10分,上海最年长的院士——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与...

  • 022010.03

    追记董申保院士:化作春泥更护花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董申保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19日在....

  • 032018.08

    追记中国铸造领域的育人大家周尧和院士

    半个多世纪以来,周尧和致力于中国冶金、铸造事业的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中国冶金锻造领域德高望重的科学大家、桃李满天下的教学名师,周尧和院士在科学研究....

  • 242008.11
  • 082022.08

    薛其坤院士:关于研究的三个层次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与部分“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南方科技大学青年学者,以“关于研究的三个层次”为题,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心得与经验。他鼓励青年科学家要不畏挫折失败,坚定冲击科学前沿问题的理想与信念,勇攀科学高峰。薛其坤在“科学探索奖”跨学科交流活动中与青年学者做分享以下为精选的分享内容在今天这个非常温馨的学术交流氛围中,我想从自己熟悉的三个领域来分别谈谈关于研究的三...

  • 102017.07

    院士教书匠——追记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

    著名教育家、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因病于2017年7月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1岁。

  • 182012.12

    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屠守锷院士逝世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消息,2012年12月15日05时05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

  • 082019.04

    董山峰:讲好中国故事要走出四个误区

    只有充分认识并走出“四大误区”,在“三个突破”上下足功夫,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 092022.09

    追记李德群院士:专“注”科技报国,心“塑”栋梁之才

    2022年9月5日10时34分,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材料成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德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的30多年里,李德群院士专注科研不停歇的创新精神,引领着我国数字化智能化成形技术的发展;他不遗余力托举晚辈的高尚师德,诠释着材料报国、重德育才的师者之心。他说:“科研工作...

  • 07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