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侯祥麟科学精神座谈会侧记:走近这位世纪老人

2012-04-06 |

“时光易逝,侯老离开我们已经4年了。侯老说:‘每天工作8小时,当不了科学家。’这句话始终激励我发愤图强。”88岁的两院院士闵恩泽深情地说。

许多人与闵恩泽有着同样的感受:侯祥麟依然活在人们心中,这位世纪老人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前行。

44日是我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燃料化工专家、两院院士侯祥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331日,学习侯祥麟科学精神座谈会及《侯祥麟自述:我与石油有缘》新书发行仪式在京举行。

忆往昔

“我比侯祥麟院士小8岁,但我和他应该是同代人。我们经历的时代基本相同,在战乱中成长,在旧社会大染缸中受过洗礼。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回到祖国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回想起与侯祥麟在一起的日子,92岁的两院院士师昌绪记忆犹新。1962年二人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第一次见面,1986年又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1992年师昌绪、张光斗、王大珩、侯祥麟、张维、罗沛霖共同上书中央,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2005年,师昌绪还作为4个报告人之一,介绍侯老的高尚品德和突出业绩。

师昌绪说:“现在正值侯老百年华诞,我们要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特别是他的敢于创新、勇挑重担和敢于直言,这是很难做到的,侯老能够做到。”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也是与侯祥麟相知较早的一位。他说:“先生操一口广东官话,语气平和,言简意赅,一点儿也没有中科院院士、留美专家和副部长的架势,更多的是一位儒雅、慈祥的学者和长辈。”

令徐匡迪惊讶的是,侯祥麟不仅是化学、化工领域的高级专家,还是一位能读通《资本论》并义无反顾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界先辈。“我对侯老更多了一份景仰。”

谈精神

在侯祥麟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所经历的人生道路,也是相当多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路,我的一生无处不打下深刻的时代烙印。所有这些,对未来的人或许能有一点点启示。这就是我最真诚的愿望。”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激励伟大的人民奋勇前行。”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中国工程院决心继承和发扬侯祥麟的科学精神,为祖国科学发展勇挑重担、建功立业,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侯老说话不多,但每说一句话都实事求是,给人以一种精神的力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说,学习侯老的科学精神,就是学习他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他坚定执著的奋斗精神,学习他严谨求实的探索精神,学习他爱国爱民的奉献精神。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在主持座谈会时说,在侯祥麟的倡议和组织下,有关部门先后成立中国科技馆专项基金、优秀人才基金、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青年科技基金等,涌现出众多青年才俊。“侯老是立德立功立业、求实求真科学精神先行者,传承不息后来人。”

讲传承

上世纪60年代,侯祥麟领导了我国硫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和相关催化剂、添加剂等5项炼油技术的成果开发,使中国的炼油技术很快接近了世界水平。

80年代,侯祥麟又倡导和支持催化裂解新工艺、乙烯裂解炉等4项新技术的研制和产业化,又使我国走到了石化工业的前列。

2003年,侯祥麟在91岁高龄时主持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国家重大课题。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吉平说:“深切缅怀侯祥麟同志的卓越贡献,追思他的崇高风范,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发扬光大他的科学精神,推动他曾经从事的事业继续创新发展。”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杨华也表示,中海油将围绕海洋石油工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难题集中攻关,力争在深水勘探开发等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张巧玲)

转自《中国科学报》20124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