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出国之前,我回清华去跟边老师告别。边老师送了一本新出版的《模式识别》给我。恩师的这本专著,我一直带在身边。见到它,我会想起边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想起我们在火车上废寝忘食地讨论课题的情景,想起毕业后去边老师家边煮面条边讨论模式识别新动向的快乐时光。
大年初一,我第一个拜年的电话打给了北外的刘承沛教授。刘老师90岁了,他那个年龄段的老教授越来越少了:张道真、丁往道、夏祖奎、范瑛、俞天民相继去世,甚至....
2025年4月2日是叶铭汉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办了“叶铭汉星”命名仪式。叶先生爱国敬业、严谨求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辈们为祖国的高能物理事业奋斗!谨以此文纪念叶先生,在星空闪耀的“叶铭汉星”,指引高能物理人砥砺前行!郑志鹏在“叶铭汉星”命名仪式上致辞2024年10月4日下午我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所办公室打来的电话,告知叶铭汉先生于当天中午在医院...
4月23日上午,从黄震春老师那里听到李三立老师与世长辞的讯息,感到心头一沉,向师从李老师的同门师兄弟了解相关情况,大家都在回忆最近一次探望李老师的场景,细数院士生前的成绩和贡献,分享近些年校庆聚会时的照片。这些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谨以此文沉痛悼念和缅怀这位指导我完成博士学业且言行风范影响我一生的学者先生。回想起最早联系李三立院士是在本科临近毕业决定继续读直博的时候,当时记得系里只...
我的舅公吴景荣(1915—1994)是著名英语教育家,《汉英词典》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主编。《精选英汉汉英词典》(汉英部分主编)《汉英词典》是和北外....
我的舅公吴景荣(1915—1994)是著名英语教育家,《汉英词典》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主编。《精选英汉汉英词典》(汉英部分主编)《汉英词典》是和北外....
恩师祖籍江苏宜兴,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后留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先生转入清华电机系任教。“文革”前,恩师曾调到清华水利系搞水电工程十余年,直到“文革”结束后,又回到电机系执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恩师曾受国家派遣,赴伊拉克参与某水电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并带几名毕业设计学生一同前往。回国后,他一直从事钢铁、化工等大企业供电系统谐波检测与治理领域的科研工作。从水电厂建设转到发电厂建设,再到供电系统谐波治理,恩师从未停止学习、钻研、实践的脚步,并且总是那么较真求实,追求更安全、更可靠、更准确。先生在我国快速发展的那段时期,默默地工作、奉献了五十余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