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人——郑元芳

2011-07-27 |

艰辛的成功之路

郑元芳教授祖籍宁波北仑柴桥,1964 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物系,“文化大革命”冲垮了他的学业,1970年被分配到宁夏电子设备厂工作,就凭如此薄弱的基础,又在可想而知的艰苦环境和贫困条件下,居然在1978年连中“两元”——考取了中科院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生。随后又两跳“龙门”,先到北京,又飞到美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单校区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OSU)电子和电脑工程系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博士研究生,而且在第一学年就以优异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郑元芳学长(左)和清华大学863计划课题负责人贾培发教授在一起

获得博士学位后,他留驻美国,在克莱姆森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1989年又重返俄亥俄州立大学电子和电脑工程系,很快提升为教授。

俄亥俄州立大学电子和电脑工程系,在全美排名前20位,有40多位教授,1000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是在美国电子和电脑工程学科和行业中均享有很高声誉的大系。1993年,全体教职员参加了系主任投票选举,以最高票数选择了郑元芳这位已愈不惑之年的中国人做他们的领头人。这不是别人对他的偏爱,而是对郑教授学术成就和领导才能的众望所归。他在学术刊物上一篇接一篇发表论文,同时指导来自世界各地的十多位研究生,还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海军部、宇航局、能源部、工业界大公司获得了几百万美元的科研经费,这一个个数字就是最好的注脚。郑教授主持该系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达11年。出色的成就使他成为美国国际电子工程学科和行业中的知名人物,被选为权威的国际电子和机器人研究院院士,并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席。近年来,郑元芳教授还担任过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辉煌的科研成就

1987年3月20日,《参考消息》曾经转载过这样一条消息:“潜心研究,多次实验,郑元芳在美设计出双腿走路的机器人”。这在机器人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郑元芳教授也因此获得了“美国总统青年研究员奖”,成为在美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小波变换可速计算和实时图像视频压缩技术,是郑元芳教授领衔的多媒体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被认为是目前处理图像和视频的最先进的算法之一,该软件专门应用于对数字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存储和传输。这种压缩由于采用了最新的小波变换技术并进行了特殊处理,与传统的图像、视频压缩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灵活可适用性广、支持大容量图像压缩、速度快、失真小等特点。能支持10倍至100倍的压缩比,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对容量高达50兆字节的数字图像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其压缩速度高出其他压缩软件20倍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军事、司法、医学、地质、气象、计算机与网络通讯等对国计民生有着深远影响的应用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

在海外享有盛誉

1989年郑元芳的母校俄亥俄州立大学获悉了他毕业后的重大成就后,把郑教授聘回了电子和电脑工程系,并在1992年提升为正教授,这也是我国解放后在美国第一位中国大陆出身的正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是美国最大的州立大学,学术水平在美国享有盛誉,其电子和电脑工程系又是美国最大的系之一,拥有四十多位著名教授,排名一直在美国名列前茅。在郑教授任系主任期间(1993-2004),电子与电脑工程系的研究经费从500万美元增加到了1700万美元,排名也从全美20多名以外上升到第19名。

郑元芳教授在机器人领域享有国际声誉,在1997年就被选为IEEE Fellow,并担任过IEEE机器人协会技术副会长(1996-1999)。郑元芳教授除了在步行机器人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以外,还在机器人和自动化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有重大贡献,特别在膜蛋白结晶的自动化过程中,郑教授第一次应用了机器人技术,使得结晶过程效率和成功率有了根本的提高,郑教授由此确立了他在该领域的地位,连续七年获得美国国家基金会的资助。他还在2007年应邀成为IEEE自动化科学和工程会刊的特刊编辑,出版了有关生命科学自动化的专刊。1999年和2001年,郑元芳教授两次担任了IEEE机器人和自动化协会学术年会的大会程序主席。这反应了郑元芳教授在机器人领域的国际地位。

郑元芳教授还在2004-2005年被美国国家基金会(NSF)、宇宙宇航局(NASA)和国家健康总署(NIH)聘为专家组成员(全美共8位),对全世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进行调研,并于2005年9月向美国国会进行了汇报。郑元芳教授在其26年的职业生涯中多次获奖,除了美国总统奖以外,郑教授还三次获得了OSU工学院的研究奖,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最佳学术论文奖。

火热的报国之心

郑元芳教授关心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满腔热情地为此作出贡献。近十年来,他频繁来往于太平洋两岸,他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希望能贡献自己十余年在世界一流大学从事管理的经验,推动国内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2004年,郑元芳应邀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院长,一直到2008年,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在海外聘请的第一位院长。他在担任院长期间,把美国高校管理的先进经验毫无保留地带进了学院,给中国高校带来了新鲜空气,曾被誉为“在食堂里款待客人的院长”,他的主张和管理方法引起多方面的关注,得到了国内媒体的广泛报道。上海交通大学是这样评价郑元芳教授的:“郑元芳院长在电院的几年里,致力于把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引入电院,为电院前瞻性谋划发展;着力于电院的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年轻人;注重引领电院在科研上‘顶天立地’,既瞄准国际科研前沿领域,又从平板显示等领域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郑元芳院长在任职期间,以自己宽广的胸怀赢得了电院同志的敬重,并带领电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此外,郑元芳教授还为母校清华作出了贡献,在OSU培养了多位清华学子成为博士或硕士,并从2006年起担任了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理事会的理事。

郑元芳教授特别关心国内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多次在国内有关书籍和报刊发表见解和文章,为推动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和高校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自2004年起他还承担了我国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有关机器人和图像处理的研究项目。2005年郑教授根据国际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动态,特别为国家科技部推荐了服务机器人的研究方向,该方向最终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形成国内多所大学的科研项目,包括母校清华大学。

郑元芳教授在业余期间积极为社区服务,他长期担任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学生联谊会顾问教授,为中国学生在美国的顺利学习和成长不遗余力。

(贝伦)

相关新闻

  • 112020.08
  • 022023.06

    创业清华人︱冯消冰:无轨导全位置爬行机器人让“大国重器”严丝合缝

    科技的创始人冯消冰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他陪同年届九十的恩师潘际銮院士风尘仆仆地赶赴河北,在大雨中等待来接他们的车。2016年,无轨导爬行机器人这一国家863课题结题,潘院士带领团队四处奔波,寻找可以商业化合作的企业。无轨导爬行机器人属于特种机器人,可以在焊接领域代替人类执行任务。彼时,中国特种机器人商用领域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考虑到全新的科研成果孵化成产品投资...

  • 232018.04

    翼菲CEO张赛—— 济南学霸的“机器人蓝图”

    张赛:我们的梦想是做一家世界级的中国机器人公司,希望大家支持我们,共同实现这个梦想!

  • 232023.04

    张赛:以兴趣为动力 做机器人行业的追梦者

    近日,翼菲自动化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公司创始人张赛(2002级热能)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曾任香港上市公司震雄集团高级工程师和生产主管。他的梦想是“要做世界级的中国机器人公司”

  • 022022.03

    贾庆伟:海归博士和他的机器人之梦

    日前,宁波韦尔德斯凯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技官贾庆伟(1983级本、1990级硕,自动化)收到来自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的贺信,祝贺他成功当选该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是联合国认可的俄罗斯规模最大的社会性科学院,成员均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和专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贾庆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士、硕士,武汉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兼职教授,清华...

  • 162021.06

    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发展生态——校友学习日第22讲开讲

    2 月27 日下午,校友学习日第22 讲在“荷塘雨课堂”开讲,机械系教授刘辛军为校友们带来“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发展生态”的主题报告。海内外300 余名校友参与在线学习。

  • 272021.09

    三创大赛项目肝癌消融手术机器人登上2021中关村论坛

    2021年9月25日,在2021中关村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发表主旨演讲。董家鸿院士指出,智慧医疗将现代数智科技手段集成应用并深度融合到健康医疗实践,通过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的系统优化,实现覆盖全人群、全生涯、全维度的全域照护,最终实现优质、高效、经济、可及的价值医疗。董院士也重点介绍了第五届三创大赛健康医疗组优秀项目——肝癌消融手术机器人,期待其推动...

  • 052023.06

    复旦90后博导“疯狂”跨界:请机器人喝“奶茶”

    走在一条充满创造性的道路上,高悦及其团队的目标是通过科研为公众带去新的产品,用新的产品去服务社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 152017.09

    人工智能科学家王雪梅:机器人能与人谈恋爱吗

    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是科学家的梦想。

  • 17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