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范敬宜留下了什么?

2010-12-23 |

○李北陵

范敬宜走了,新闻界不约而同发了“通稿”。他的一位老部下、学生和同事发微博称:惊闻恩师范敬宜去世,悲从中来,心痛不已!心痛不已,道出了人们共同的痛惜之情。一个问题由之从我心里跳出:范敬宜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是这位老报人“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的遗言透示的执著精神?是的。20岁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本来可以去教书,只因读到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竟热血沸腾,坚决要求到白山黑水去当战地记者。不料6年后被错划成“右派”,“下放”贫困山区当农民,整整二十年。即便在那样的环境下,不许写稿,也不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他还是不断地写;不许用真名发表,就用笔名,笔名也不许用,就用一些集体的化名写文章,一直没有中断。五十岁重当记者,出众地连产出色作品,以致在短短时间内接连升任《辽宁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退休后去清华大学刚创办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教书,重新站上新闻的起点。他的传奇,就是执著于新闻事业。

是范老奖掖后辈、为后辈成长拓宽渠道的眼光?是的。范老经常拿着年轻记者的稿子推荐,福建一位30多岁的小伙子写的《再也不能挥霍公款大吃大喝》来信稿,新疆读者发来的一张照片《雪峰阿尔泰,战鹰解危急》,竟在他主张下破例地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清华大学学生李强利用寒假回山西老家农村进行调查,以札记的方式写成3.5万字的调查报告,范敬宜推荐给了温家宝总理。他主持下的辽宁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为年轻人创造了宽松的成才环境,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让人才辈出。在报社最缺少人手的时候,他舍得把最得力的干部送去党校学习,下派到基层锻炼,这才有了后来国内新闻界一流的报人《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詹国枢、《经济日报》总编庹震……如此爱才用才、舍得放才育才,实为为官之镜。

然而,他留给我们的,还有做人的低调,虽身为高级领导,却文人气很浓,疏于周旋,没有官气,温文尔雅,绝无趾高气昂、霸气十足的官气;非比一般的责任感,做总编每天要看几十块版,却一字不拉地审看个仔细,任何差错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版版留有他改动过的墨迹和批语,天天如此,周而复始。作为学院院长却亲自给学生开一门课,每周坚持到学校,评点学生作业,在当下中国建有新闻专业的六、七百所大学院系中少有。竭力践行新闻改革和新闻报道创新的精神,他那深入基层采访的力作《莫把“开头”当“过头”》,成为传世经典佳作;“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理念,影响着后代新闻工作者;打破陈规改革版面和文风,让他主持下的权威媒体达到更高的境界,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突破能够站上一个更高的起点。

诚如一位新闻后辈所言,“您已写入新闻史,今天不需要通稿。”大恩不言谢。大师虽去,精神犹在。不忘大师恩德,学习大师风范,在新闻之路上,我们应该走得更加灿烂光明。

转自 《 中华读书报 》 201012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