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只要你爬上去,我就很愉快”——追忆当年采访华罗庚

2010-11-04 |

○徐慰侬

  今年1112日,是数学大师华罗庚的百年诞辰。在我国科学界喜迎春天的日子里,我曾有机会访问华老,回想当时情景,又一次激起我对这位科学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那是19803月间,中国科技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继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科技界的又一盛会。我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赴京采访。我从大会代表名册上看到了华罗庚的名字,他是我仰慕的巨匠。华老自学成才,有着传奇的经历;不但自己在数学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而且热心提携后辈,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我想,人才的培养、青年的成长,正是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科学界乃至整个知识界的热点话题,要是能请华罗庚谈谈他的见解,一定会给人们带来启迪。华老很快同意了我这地方电台记者的采访。

  这次会议的参加者大都住在京西宾馆。那天,华老的秘书陪我去见他时说:“华老最近身体不太好,请你掌握一下谈话时间,最好不要太长。”我答应了。等走进房间,我才看见华老靠在床上,鼻子里还插着吸氧管,我顿时觉得自己今天可能真不该来。但华老伸手拔去了氧气管,一边下床,一边笑吟吟地招呼我;还说:吸氧,停一会儿不要紧的。在这位和蔼可亲的长者面前,我忐忑不安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华老不久前曾去英、法、德、荷兰等西欧国家讲学,我们的谈话就从这里开始。他说:“这次出国访问,使我更加深切感到我国在人才方面存在的差距,可以说是整整缺了一代人。我们的困难确实很大,但应当有充分的信心来改变这个现状。”华老认为,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人才培养,造成一个“万马奔腾”的局面,才能涌现出更多“千里马”,才能出现人才辈出的兴旺景象。

  早在五届一次人大会议上,华罗庚就提倡老科学家要架起“人梯”,让青年人更快地攀登科学高峰。在我谈及他倡导的“人梯精神”时,他说:“我以前曾经讲过‘人梯精神’,就是我们要爬峭壁,我站在那儿,人家在我肩膀上再爬上去。我们老一辈的,看到年轻人能在我们肩膀上爬上去是很高兴的。甚至你爬的时候不小心,在我头上踢了一脚,这也没关系,只要你爬上去,我就很愉快。”华老对培养青年人才的热切心情溢于言表,感人至深。他还说:“搞科学研究和打仗一样,好的将军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也得亲身战斗在科研第一线,才能培养出人才来。”实际上,多少年来,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一直在当“人梯”,他教导学生,扶植青年,从不吝惜自己的精力。他培育了近代数学众多领域的一个接班群体,其中有不少已是国际知名数学家。

  华老一生酷爱数学,他曾说:“大哉数学之为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他是纯数学和应用数学很多研究领域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的不少专著在国际上被列为经典著作。当时,七十高龄的华罗庚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研究所的所长,不论工作多么繁忙,他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他说:“我感到自己年龄大了,更应该为发展我国的数学研究,为年轻一代多做些开创性的工作,把自己探索的新的研究领域告诉青年人,让他们少走弯路,取得成果。”

  华老谈兴正浓,似乎忘了时间。我想起他秘书的叮嘱,就提出暂且告辞。

  我的第二次造访是在两天后的晚上。那天华老谈得最多的,是鼓励青年人养成自学的习惯。

  当时恢复高考才三年,考生很多而录取率极低。不少青年因考不上大学而感到前途迷茫。当我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华老让我以他的亲身经历转告年轻人:只要自己努力,勤奋学习,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就会有美好前途。他说:“我以前没有机会上大学。当然,我也很羡慕那些能够上大学的青年,他们能得到老师特别是名师的指点,可以上进得快。可是,我从不因为我没能上大学而悲观失望。我感到自己通过青年时代的自学,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养成自学的习惯,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华老又谈了独立思考的重要。他说:“自学主要靠自己钻研,原来不懂的地方把它弄懂了,就是独立思考的开始。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很宝贵的。有了它,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科学,并不断创新。科学的创造发明都是靠独立思考取得的。”他26岁出国深造时,重在获取真知,不计文凭学位。在剑桥两年,他写了15篇论文,成果辉煌。有人评价说:“华罗庚每一篇论文都可得一个博士学位。”可他原先没有申请,也就没有获得学位。

  当然,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华老希望青年们不要一碰到困难就苦恼、动摇,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他还介绍了自学的科学方法。他自己就是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小杂货店学徒,通过多年刻苦自学,奋力进修,成为蜚声中外的杰出科学家的。青年时代的他经历过贫穷、失学和疾病的折磨,在艰难环境中仍坚持自学。那时,他的家乡江苏金坛镇还没有图书馆,书店里连本解析几何也买不到。有时借到一本书他就不分昼夜地读,甚至把它抄下来。想想当年,比比现在,华老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为了帮助青年们学习,有电视大学,有广播,有函授,还有各种各样的教材、书本,还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比起我那个时候来,条件不知要好多少。但客观条件虽好,关键还在自己的努力啊。”

  我记起来了,早在五六十年代,华罗庚教授的名言“聪明在于勤奋,天才由于积累”,就已在青少年一代中广为传播了。他的勤奋几乎是终身的,在“十年内乱”期间,他虽身处逆境,仍坚持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并不顾身残体弱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推广优选法、统筹法,把数学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既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财富,又为应用数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有关华罗庚的录音采访播出以后,听众反应热烈,有不少来电询问重播的时间,但当时,新闻节目稿第二天就不再重播了。后来,我应市科协的刊物《科学生活》之约,又写了《华罗庚教授谈自学成才》一文,算是弥补了广播“一听而过”的不足吧。

  在录音采访播出前,我把文字稿和录音带寄往北京,请华老过目并审听,他的秘书很快回信说华老很满意。大约在一年以后,华老秘书又给我来信说,华老邀请你来北京采访他即将主持召开的一个重要学术会议。当时电台领导认为,华老的邀请是他对上海电台和我的信任,让我回信表示感谢。但考虑到学术会议我们不可能作突出报道,且来回路费也是个问题,后来我竟未能成行。

  记得我那天结束采访时,华老秘书曾对我说:“华老患过心肌梗塞症,现在心脏功能不好,这次是抱病参加会议,也是抱病接受你的采访,这也许是华老和你有缘吧。在会议期间他不再接受其他记者的访问了。”想起这些话,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华老。上次他在病中没有拒绝我的采访,这次我却回绝了他的邀请。但我期待着,只要我仍担任科技记者,还是会有机会再见到他,向他当面表示歉意的。不料1985612日,华老在日本东京大学演讲,结束时突发心脏病,倒在了讲坛上。这位可敬可亲的数学大师,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在悲痛之余,又想到了当年对华老欠下的那份情,这成了我的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心结。

  30年前的录音报道,如今完好地保存在上海电台的节目库里。去年,为纪念上海人民广播事业60周年而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中,在我谈到当年采访华老时,就曾选取了华老甘当人梯的一段录音。这短短几句话,饱含着他对青年人的宽容、厚望和大爱。那天在录制现场,听着华老当年亲切的声音,我眼前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心中真是激动难抑。

转自 文汇报 2010111

相关新闻

  • 052009.06
  • 152010.11
  • 132016.07

    华罗庚在西南联大

    1945年,矩阵几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诞生。它的创始人,便是在牛圈里成长起来的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而这一年,刚刚走出牛圈的华罗庚,只有35岁。

  • 112008.09
  • 162020.11

    “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最优的“优选”

    今天的人们并不理解,为什么华罗庚会被称作“人民的数学家”?很多年前,他的外国同行也不懂,为什么华罗庚一定要把中国的数学搞上去,而不是把自己的数学搞上去....

  • 312021.12

    华罗庚在西南联大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爱国心切的华罗庚谢绝好友挽留,从英国剑桥大学毅然回国,1938年到达已搬迁到昆明的西南联大。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他在这里度过了近8年的时光。发表20多篇论文,完成两部数学史上的经典专著,在自守函数和矩阵几何研究上开辟新的领域,培养了王湘浩、钟开莱、王宪钟、朱德祥等几十位新中国院士或著名学者,并和闻一多、俞大维结下深厚友谊。一此时的西南联大,原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

  • 132020.11

    华罗庚在清华的三次“破格”

    总结华罗庚在清华这5年,可以说:“华罗庚自学数学最成功的一段倒不是他在家乡的时候。在清华这个时期才是华罗庚自学最主要与最成功的一段。这几年里,他把大学....

  • 122010.11
  • 012011.08
  • 132022.06

    华罗庚:创造自主的数学研究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祖籍江苏丹阳,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被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新中国数学和计算机领域的开拓者。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1931年,被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1938年,被聘为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