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徐航:一流医疗设备企业的领军人

2010-09-08 |

徐航,1962年出生于广东。1979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84年进入清华大学电机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攻读硕士,1987年毕业。19871991任职于深圳安科医疗仪器公司。1991年参与创办深圳迈瑞公司,担任董事长及联席首席执行官。

2005年度“深圳市市长奖”获得者,2002年获中欧国际商学院EMBA学位。曾领导中国第一台彩色B型超声诊断仪的研制开发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的医疗设备市场长期被GE、飞利浦、西门子等巨头垄断,国内企业由于不具备核心的研发能力,往往只能做这些巨鳄的代理,直到迈瑞出现。

  1991年,29岁的徐航放弃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技术负责人的职位,创建迈瑞。当时中国基本没有什么医疗电子行业,几乎所有医疗设备都是进口,没有人相信本土企业会闯出一片天地来。

  徐航却觉得越是在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就越要做点事情,这种感性的初衷,十几年后成就了迈瑞的成功。

  代理转型自主研发

  “我人生习得的第一堂课便是目标管理。”回忆求学时代,徐航总结道。

  徐航在初三时去过一次北京,天安门、故宫、圆明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徐航毫不掩饰对北京的钟情,这种钟情,使他定下目标——到北京去读书。高考到来时,他放弃了稳稳到手的中国科大,填了清华。

  徐航说:“填清华是有些冒险的。有些东西已经到手,却不是想要的,也不要去要。”

  这种感性的目标确立与理性的全力以赴,徐航在自己创立迈瑞、发展迈瑞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经历过,于是成功的经验复制了一次又一次新的成功,比如——

  1991年,29岁的徐航放弃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技术负责人的职位,与该公司另外几位骨干自立门户,创建迈瑞。徐航与其他几位创业者都曾在医疗设备产业工作,因此,他们选择从“洋代理”起家。尽管当时国内企业基本上都是香港公司的二级代理,但代理的日子非常好过,迈瑞依靠销售国外产品获得资金的积累。

  1995年,迈瑞的代理业务已经达到每年数千万元的规模,凭借已经成熟的销售渠道和代理模式,也有躺在成绩上睡一觉的资本了。但是,徐航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一是创业初的迈瑞尚无法在资金实力上与香港公司抗衡,二是国外公司在国内的响应速度之慢让人无法忍受。

  “当时中国基本没有什么医疗电子行业,几乎所有医疗设备都是进口,中国的医疗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没有人相信本土企业会闯出一片天地来。”徐航回忆,“进口医疗设备卖一台就想赚足,任何一个产品,没有国内厂家参与竞争,价格就降不下来。”这些进口医疗器械带来的高昂检验费用不仅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同时惊人的利润空间意味着巨大的操作空间。

  徐航开始希望能“做出点什么”,推动迈瑞加速走上自主产品开发的道路。

  迈瑞自主研发的第一款产品,是 1992年底出品的国内第一款单参数的血氧饱和度监护仪。但是,由于技术、质量和销售的原因,直到1995 年才开始陆续有客户愿意尝试使用迈瑞的设备。

  接下来1996年和1997年两年的投入,公司的新产品开发还是没有太大的起色,相反,由于资金的投入巨大,研发陷入了困难。部分公司创始人选择离开迈瑞,另谋发展。

  在“分家”的巨大压力面前,1997年华登国际风险投资雪中送炭,徐航终于可以专心实现迫切的自主研发愿望。

  用自有品牌逼“大牌”降价

  回忆起和华登国际的接触,徐航认为除了风险投资帮助迈瑞整理公司结构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到了公司真正的价值”。这也是徐航这个医学工程专家第一次和资本打交道。

  资金瓶颈的解决,帮助迈瑞在1997 年正式确立走上自主研发道路,成为迈瑞历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迈瑞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公司?未来3年的计划是什么?”当时华登国际风险投资商的问题,徐航没能回答上来。“3年?一年做好就不错了。”这是迈瑞管理团队当时的心态。

  “你们为什么不能做中国的惠普呢?”风险投资的提醒,让徐航第一次开始仔细考虑公司未来的出路,自主研发的决心也有了坚强支持。

  经过风险投资对技术以及资金平台的完善改造,迈瑞很快推出了PM9000监护仪系列产品,随后又推出血液分析仪、全数字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系列高技术医疗设备,凭借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带来的性价比优势,迈瑞的产品畅销市场。

  1997年,迈瑞的销售额达到了1亿人民币,代理产品与自己产品各一半。到1999年,则基本上自有产品销售达到1亿人民币。2000年以来,迈瑞的销售额以年均50%、净利润100%的速度增长。在其所从事的领域内,目前迈瑞一家的年销售业绩已经相当于其他所有国内公司的总和,迈瑞部分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远远超过该领域的国际巨头。

  在徐航的引领下,迈瑞建立了创新的组织架构,建成了国际一流的研发管理平台,设立了研发管理部、技术法规部等部门保证技术配置、技术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及知识产权,落实标准法规;同时根据研发的实际运作情况,建立了创新的研发流程,不断优化,保证研发系统整体工作围绕项目更有效地开展。

  “过去,我们唯一没有的是核心技术;一旦核心技术突破,那么我们产品升级的速度、产品降成本的速度、市场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都比外国公司做得更好,我们更擅长中国本土的事务。”徐航认为,除了市场分额的统计数据外,迈瑞的崛起,使得国际品牌的价格直接大幅下落50%,使得普通消费者直接受益,这是迈瑞的最大贡献。

  成功“走出去”进军国际市场

  2000年决定进军海外市场,同决心自主研发一样,是迈瑞发展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选择到纽交所上市也是其海外战略的一部分。

  徐航认为,国外市场的容量非常大,美国和欧洲共占据全球医疗设备使用量的70%,而中国则只有全球的5%左右,“我们的愿景就是世界级企业,光靠中国市场肯定不行”。

  迈瑞更大的市场绝对在海外。2000年时,华登投资和迈瑞团队就此达成了一致看法。

  一番经营,欧洲很快成为迈瑞最大的出口市场,收入占迈瑞出口收入的30%多。从产品的返修率上,徐航介绍说,从2004年到2006年,迈瑞海外产品的返修率还不到国内市场的13。相比国外品牌,性价比更高就是迈瑞的竞争力所在。

  2005年,徐航准备再次融资,最终选中高盛,“主要三个目的,一是通过高盛的品牌敲开国际市场大门;二是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三是以备资金不时之需。”看到全世界医疗器械著名上市公司几乎都选择纽交所时,他在20067月做出登陆纽交所的决定。

  13天的路演计划,8天就顺利提前完成。在香港路演第一天,迈瑞已经获得3倍超额认购。新加坡一家实力雄厚的基金,做了大量的行业研究和财务分析,给迈瑞的评价是“业绩好得难以置信”。

  从2006年在纽交所上市之后,“以前签不下来的代理商,现在都主动找上门来了。”徐航说,迈瑞上市直接促进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和信赖度。目前,迈瑞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已扩展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认为,未来迈瑞80%的收入来源要来自海外。

  徐航怀抱的“迈瑞一定能做大的信念”,和他当初高考咬定北京高校不放松一样,依靠一种近乎纯粹感性的抉择,但在决心、拼搏与资源的支持下,最终实现了迈瑞的腾飞。

  “直觉也往往有理性的成分,你要明白你的直觉从哪里来。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企业步入正轨,徐航坚持依靠理性来管理企业,他特别强调,在迈瑞不存在能包打天下的人,成功不是靠一两个人,而是靠一个团队。

  徐航说,国外的大公司的经验就是,在一个很好的平台基础上大家一起做事情。他的角色就是既牵引,又推动。迈瑞最重要的是不断去发展,不是守成,为企业、社会做更多的事情,并让一起做事情的人都能成功。(田然)

转自 深圳特区报 201098

相关新闻